毛岸英旧居:见证阳信人民与毛岸英的深厚情谊

发布时间:2021-06-01 09:29:47   138640 作者:记者 葛肇敏 李默 赵鑫 通讯员 解晓龙 王洪磊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日,在阳信县河流镇张集村毛岸英旧居,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让这处并不大的小院格外热闹。有好几所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学生们边听着讲解边驻足拍照,格外认真。“希望孩子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当时艰苦岁月,学习光辉党史,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阳信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级部主任王洪霞说。

毛岸英旧居院落总体布局分为北屋、西屋、东屋,共有大小房屋7间。房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建,土坯结构的青砖土墙具有典型的鲁北风格,古朴典雅。步入室内,便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感。北屋为正房,房屋中间为会客厅、厨房、餐厅共用,东里间是房东一家的卧室,睡的是土炕,冬天在外屋的灶台烧柴火取暖。屋内陈列的是简陋的生活用品,如衣柜、煤油灯、军用被服等。毛岸英居住的那间屋里有一桌一床,还有一尊正在伏案工作的毛岸英蜡像。

据工作人员介绍,毛岸英旧居于今年4月3日开馆。1977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将毛岸英住过的三间土房列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张家集土改纪念堂”。当年毛岸英用过的一张方桌和两把木椅由县博物馆收藏。为深切缅怀毛岸英同志,阳信县于2019年开始筹建毛岸英旧居,这是阳信人民同毛岸英深厚情感的见证和再现,也是阳信几代人的心声和夙愿。

毛岸英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是毛泽东与妻子杨开慧的长子。1947年11月6日,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随时任中央土改工作团团长康生等,乘坐一辆美式卡车,经过几个昼夜的奔驰,于11月6日到达渤海区党委驻地的阳信县李桥村。那时的毛岸英化名杨永福,高高的个子、白瘦的方脸、大大的眼睛,穿着肥大的灰军装,军装上5个大扣子掉了2个,给人的感觉谦逊随和。

当时,毛岸英的身份是康生的情报员和联络员。根据工作进展和上级指示,渤海区党委决定在李桥村进行建乡试点工作,并在王架子村召开了专门会议。会议由区委赴阳信土改工作团团长段林主持,张晔代表华东局农委作工作报告,刘格平代表渤海区党委讲了话。会上,大家提名杨永福(毛岸英)为计票员。经投票选举,产生了新的乡政权。不久,根据工作需要,毛岸英与部分同志转调到阳信县张家集村,被安排在张元林家东屋偏房居住。

1948年3月,渤海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和渤海区土改工作基本完成情况,探讨如何结束土改实验,随即组织了以中央工作团、华东工作团为主,当地部分县、区、乡、村干部参加的“老区结束土改实验工作团”,开展结束土改和建乡实验工作。工作团下设多个工作组,分驻阳信县张集乡的沈庄、张集、小李、小刘、董家佛堂等7个村。中央工作团成员有徐冰(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张琴秋(曾任全国纺织部副部长)、张晓梅(曾任全国妇联执委、全国人大代表)、张勃川、曾彦修、于光远、毛岸英、史敬堂、贾琏、高文华、曹铁欧、邓毅生等10余人。像这样从中央直接到农村来做群众工作的高级干部如此之多,时间又如此之长,在渤海区历史上前所未有。

中央工作团成员大都是资历很深的高级干部或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没有一点架子,住在老百姓家,还常帮着干些家务活,甚至和老大娘一起纺线,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团的伙房设在沈庄,平常能吃点细粮、包大包子就算是改善生活,各驻村工作组都是自己到伙房吃饭、提水,或到野外拾柴火烧水。区党委为中央工作团批了每月几斤肉的保健待遇,他们都交到伙房,让大家一同改善生活。毛岸英的吃住也没有搞任何特殊,还经常帮房东提水、扫院子、喂猪等。毛岸英和房东张大娘一家结下了深厚情谊,回中央后还写信问候。

1948年5月,毛岸英调离阳信。他在阳信的工作经历,是他在国内革命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重要节点。毛岸英在阳信期间,凭借坚定的政治信念、渊博的才华学识、务实的工作作风、乐观的人生态度,给阳信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位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感受到了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担当。

>>>记者手记

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一座院,一座祠的修建,均源自群众发自肺腑的一腔真情,一份敬意。伟人们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赢得了民心,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老一辈革命者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去领悟、去思考、去学习。小到家风,大到治国,伟人们作出了表率,后人更应深思如何修身齐家。

毛泽东一家的家风讲究一个“严”字,教子严,律己严,持家严。他教育子女,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对待他人。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父子阔别多年,毛泽东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毛泽东如此“苛刻”,就是要让毛岸英“接地气”,让他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能搞特殊。毛岸英在阳信参加土改工作时,已是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土八路”。

周恩来留给晚辈“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车辆,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作为一国总理,他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他的做法就像一面镜子,告诫我们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

抚今追昔,每一次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能获得砥砺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宋静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