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建明移建清改建 一刻钟复盘博兴锦秋亭兴衰往事

发布时间:2021-11-12 14:47:37   1101862 作者:徐健 张基地

文脉就是文化的传承有序,虽有间断,但总会续接承传。清丽壮观的博兴锦秋亭始建于元初中统年间,其历史悠久,文脉绵延,闻名遐迩,美名远传。


迄今七百六十年间,锦秋亭有三次重大建设,元初中统间(1260~1264)邑人始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移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改建。惟明嘉靖年间移建不甚明晰,略重点考述之。文人雅士锦秋湖边登亭赏景,吟诗作赋,留存下了千古绝唱及锦秋亭不同时期的历史场景,尤足珍贵。

 

锦秋亭取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中“锦”“秋”二字命名

 

著名元方志编纂家于钦(1284~1333),字思容,山东青州人。他所编《齐乘》是山东幸存的唯一一部明朝以前的志书。《齐乘·古迹》记载:“锦秋亭,博兴东南城上,中统间(1260~1264)邑人所建,取坡诗命名。”于钦“昔尝过之,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亭上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巿,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文中所言锦秋亭“取坡诗命名”,乃是取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中“锦”“秋”二字名亭。


(苏轼画像,来源网络)


而后,锦秋亭作为山东名胜被载入《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山东通志》等志书,且多是采用了于钦《齐乘》中文字。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的《湖上早春》是最早吟诵锦秋亭的名诗:“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谁歌采苹曲,愁绝不堪听。”该诗录自清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五》,载于钦诗后。该诗描写初春清晨,诗人于锦秋湖边锦秋亭坐看春回大地,遥听采苹曲,湖上美景,更引来游人愁思。

 

清朝著名文学家王渔洋著有《锦秋亭记》

 

清朝著名文学家王渔洋(1634~1711),名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淄博桓台)人。王渔洋累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其家与博兴隔湖相邻,多有锦秋湖记游文字。他的《锦秋亭记》早于《锦秋亭辨》,此可从其将《锦秋亭记》的全部文字置于《锦秋亭辨》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徐夜(1612~1684)《锦秋亭辨》的文字而知。成书于康熙辛未(1691)秋的名著《池北偶谈》中所载其表兄徐夜《锦秋亭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既有对亭名的考证,也有当时湖景的真实记载。


(王渔洋雕像,来源网络)


王渔洋在《锦秋亭记》中记述了他所知亭的改建:“由东城骑行而南,舍骑,过石梁,登笔架山。山叠土石为之,三峰起伏,杂植桃柳,锦秋亭在东峰。此亭元中统所建,《齐乘》以为在东南城上,而山乃嘉靖甲辰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其文中“山乃嘉靖甲辰(1544)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及“今湖与亭皆称锦秋,盖湖从亭名矣”的考证,多为后人所采信。近经查阅四部旧《博兴县志》等典籍,试补正如下。

 

顾铎撰写《博兴庙学山井记》,记述了聚土为笔架山、凿井为池工程

 

邑人顾铎(1488~1552),字孔振,号警斋,又号南田。幼年即以才气闻名乡里。明正德丁丑年(1517)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曾任刑部主事、汝宁知府、开封知府、信阳兵备副使、陕西太仆寺卿。著《南田集》。回乡后,顾铎居住在笔架山附近,并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前建了高大的藏书楼。楼中聚书数万卷,名曰风云堂。顾铎在博兴留有大量诗文,既有因兴而作的《退老笔架山》等诗,也有应博兴官绅所请而写的大量记略,如《博兴庙学山井记》等。顾铎卒年无考,至少在世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时为64岁。

他应邀撰写的《博兴庙学山井记》载:“近者佥宪黄公鳌分巡至邑,周环相度,谓‘门临陡皇则衢未亨,望属低陷则气不翔’,出罚金买田一十四亩,命构桥台、凿池而亭于台池之上。审若是,亦一邑之胜而藏风气者也,奈何历三令而俱未遑也?”由上文可知,黄鳌仅是出罚金买田,提出了“构桥台、凿池而亭于台池之上”的建议,可惜“历三令而俱未遑”,换了三任县令都没有顾及该建议的落实!“壬子(1552)岁,二尹杜君孔禄乃聚土为山,山下凿井焉”。

也就是说嘉靖三十一年,县丞杜孔禄完成了聚土为笔架山,凿井为池的工程(据顾连璧文,杜完成了桥和笔架山的工程,没有“凿井为池”)。诸生孙应溪等人、国子生顾存仁为此请顾铎撰写了《博兴庙学山井记》。

顾铎在文中说:“此令之事也。杜君以丞能为之,亦可记也。然如斯而已乎?”应溪辈曰:“未也。山将增之高也,九仞焉已矣;池将凿之深且长也,怀山及泉焉已矣。山之巅建亭焉,美轮美奂,见者改观也。完矣,黄公之意,亦止于是矣!……”予曰:“犹未也。池深矣,莲芡种焉,鱼鸟翔泳,粲然如锦。山高矣,柏竹植焉,云烟滃郁,巍乎莫京。诸生不日取捷而回,拉老夫坐亭中,观花卉竹柏,俯清池胸次,悠然举目,鸢鱼飞跃也。姑记而待之,见厥成也。”顾铎对尚未完成的凿井为池、山巅建亭给予了规划并充满希望。

 

明时知县刘廷琮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东峰

 

然此文亦有疏略之处。其后,顾连璧所撰《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中关于锦秋亭的文字,补正了顾铎文章的疏略之处,及顾铎逝世后的锦秋亭建设情况。其文曰:“岁甲申(1524),佥宪黄公鳌东巡谒庙,周回览视,谓‘朱雀主文明之象,而南方低陷,非宜’,乃捐金置学田一十四亩,令架桥为山于门之外,业置田已,事竟中止。”“壬子(1552)春,县二尹杜君孔禄任其役,即所置田桥者桥,山者山,而黄公之志始成云。”“丁巳(1557),邑侯刘公廷琮复于山后浚井凿池、亭其上焉。”也就是说,壬子(1552)春,县丞杜孔禄完成了桥(迎秀门南的登瀛桥)和笔架山的建设;丁巳年(1557),知县刘廷琮在笔架山后浚井凿池、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的东峰。

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的时间乃丁巳年(1557),并非王渔洋所言:“山乃嘉靖甲辰(1544)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顾连璧所撰《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中有“岁甲申(1524),佥宪黄公鳌东巡谒庙”的明确记载,相信王渔洋游博兴孔庙时应是见过顾连璧所撰《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碑文,王渔洋所记“山乃嘉靖甲辰(1544)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则是将“甲申”误记为“甲辰”!可从全文的时间逻辑关系细看,不辩自知。

自壬子(1552)年,建登瀛桥和笔架山,佥事黄鳌的关于县学风水的建议初成。是岁秋,崔应鹤乡试中举人;乙卯(1555)年,初旦中举人。丁巳年(1557),知县刘廷琮复于山后浚井凿池、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戊午(1558)年,顾连璧与弟合璧中举人,翌年,顾连璧中进士;辛酉年(1561),于藩中举人;丁卯年(1567),白应乾中举人。可谓文云大开。至壬申年(1572),两科诸生没有中举者,认为“文运犹未泰乎?”欲再次进行县学风水整建,知县王尧臣应诸生所请,遂与同僚各捐俸若干,仍请士夫乡民尚义者共济美举。“月余乃成,将勒诸石,以征余文”,顾连璧“姑摛词以记其盛”。可知《博兴县学重修风水记》撰文于壬申(1572)年。作者顾连璧(1535~1585),字曰温,号文岗。其父顾存仁,字守元,号乐山,以拔贡生任河北永平府照磨。顾连璧好读书,文章博赡雄浑。24岁于万历二年(1574)中三甲第60名进士,授盩厔(今陕西周至)知县。后,顾连璧调任嘉兴都丞。死后赠太仆寺卿。其弟顾合璧为举人,授博野县令,顾连珠、顾合珠均为贡生。其子顾颐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

丁巳年(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刘廷琮移建锦秋亭于笔架山(亦名奎山)东脊,更方便游人呼朋唤友登临赏景,把酒言欢,留下了无数吟诵锦秋湖、锦秋亭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康熙《新城县志》“卷四·艺文志”载有王象春撰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七月十三日的《北湖游记》,游记真实再现了明万历年间锦秋湖及锦秋亭胜景,“城之南门有亭翼然点苍,曰锦秋亭,元中统间邑人所建”。可惜此文将丁巳年(1557)知县刘廷琮移建于笔架山的锦秋亭,误为“元中统间邑人所建”!

今桓台马踏湖中有20世纪80年代末在原址重建的徐夜书屋,书屋之内面南正中悬挂着徐夜(1612~1684)画像,画像之侧端挂着徐夜的诗作,其中有一首《登锦秋亭有怀》:“博昌耆旧日凋零,怀古来登天畔亭。鸿迹偶然留剩雪,鸥盟惟可问漂萍。秋光映水全收绿,山色空浮欲坠青。好醉韩公垆畔酒,东风吹梦未曾醒。”《徐夜诗选注》在其诗下有:诗人自注“亭下有‘韩公酒垆’”。城里的名店“韩公酒垆”都曾在此开店,可知锦秋亭旁有酒店等旅游服务行业。诗人骚客亭中饮酒赋诗,抒发情怀,繁华胜景可想而知。正如毛畹《登锦秋亭》所言:“此地谁为主?常来高士游。行行循岸柳,处处见汀鸥。水阔桥通路,亭间客自留。溪风吹满袖,不觉已深秋。”

 

徐乾学《古风·博兴》一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锦秋亭历史资料


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军窜入山东大肆掳掠,季冬初旬,清兵猝至博兴,城陷,杀掠无数,博兴人民进行了宁死不屈的抗争。


(徐乾学系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与弟徐元文、徐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来源网络)


徐乾学(1631~1694),江苏昆山人。顺治十一年(1654),徐乾学以选贡入京师国子监,至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第三(探花),博兴是他进京或返家的必经之路。徐乾学《古风·博兴》清晰地记录了清初博兴城破败苍凉及博兴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当时锦秋亭的破败惨景如在眼前:

我行适青齐,秣马博兴城。城门昼常闭,亭午无人行。

土室筑道周,云是锦秋亭。昔时游赏地,零落存两楹。

潴泽荒蒲稗,严冬结层冰。狐狸窜荆棘,鸱鸦群悲鸣。

入城问父老,叹息谓苦兵。博兴数十户,庐舍悉已倾。

今兹二三载,大守多横征。府帖昨夜下,搜括诸穷氓。

睅目一吼怒,如闻虓虎声。苛政不一端,有土不得耕。

县令贤且惠,暂乃安其生。不然为盗贼,死重名正轻。

听此策马去,恻怆难为情。

 

此诗应写于顺治十一年至康熙七年之间,因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有锦秋亭“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的记载。此诗是徐乾学在回京路过博兴时留下的:他在城南外喂马,见城门白天经常关闭,正午也没有行人;路旁破败的土屋,是昔日游赏胜地只存两根房柱的锦秋亭旧址。厚冰覆盖的锦秋湖边满是荒芜的蒲草与稗草,狐狸在荆棘中乱跑,鸱鸦成群地鸣叫。他进城问老年人,他们叹气地说,是苦于战争,现存人家仅数十户,房屋都已倾倒,几年来,青州府大守(即太守)横征暴敛,搜刮穷苦百姓,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层出不穷,有土地而不得耕种。幸亏知县贤明仁惠,能暂时安顿生活,不是这样的话,早就做盗贼去了。徐乾学听了这些话,哀伤的感情上受不了,骑马离开了博兴城。徐乾学的《古风·博兴》诗是清初真实可信的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锦秋亭历史资料。

 

康熙八年重修后,锦秋亭成为博兴文人社团雅集活动场所

 

王渔洋成书于顺治十三年(1656)的《落笺堂集》有博兴游湖所写《笔架山作》:“笔架山前水正清,博姑城下几舟横。白云无尽秋天远,水国凉思一夜生。”还有写于康熙二年(1663)的《送家兄礼吉归济南兼寄子侧》(又绝句二首,选一):“锦秋湖边稻花凉,锦秋亭下鲈鱼香。垂虹秋色一千里,秋到吴淞思故乡。”此时锦秋亭虽未重修,却也是诗人寄托乡思的著名景点。秋色惹人思乡,送别亲人归里,念及“亭下鲈鱼香”,引起王渔洋对家乡的无比思念。

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方舆志”载:“奎山,一名笔架山,在迎秀门外,累土为之。山上有亭,山下有池,俯瞷城市,远眺湖光,柳色春媚,荷香夏凝,亦一大胜也。”注曰“亭名锦秋,详载《古迹》内”。此即“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后,笔架山及锦秋亭的景况。

山东清代修志名家李焕章(1613~1688),乐安(今广饶)人,常与博兴友人聚会,其《锦秋湖同人泛舟赋》曰:“余友东莱钱伯衡先生,忠烈名胄,骚雅宗盟,广文蒲姑。其地有孝廉许君镇南,文学马君子唯、王君介士、贾君炅寅,雄文伟望,振动时流。于孟秋之日,暑气已退,凉飓频来,招余锦秋湖上爰集。”《锦秋八友记》记载:善琴、善棋、善书、好诗、工画八友者,博邑高士也,被呼为锦秋八友,“结盟联社于锦秋亭上。期花之花朝,上巳清明,夏之清和端午天,猎秋之七日,中秋之九日”之时,他们泛舟游湖,吟诗作画,弹琴清唱;“元夕长至,荧籽春灯,爽皑霁雪,则聚饮锦秋亭中,意兴如枻浆,时十五年于兹矣”。

李焕章逝世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所记锦秋亭应为康熙八年(1669)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后的锦秋亭。李焕章不愧为修志名家,其“结盟联社于锦秋亭上”,记载了博兴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雅士成立社会团体的时间地址及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他们坚持活动,从未间断,“十五年于兹矣”,也就是说康熙八年重修后不久,锦秋亭就成为博兴文人社团雅集活动的场所。

 

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李相于旧亭东复建锦秋亭

 

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六十一年任博兴知县的李元伟,纂修的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方舆志·古迹”云:“锦秋亭,元中统间,邑人建于东南城上……亭后移至奎山东脊,岁久倾圮(由此亦知,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的锦秋亭存世亦不太久)。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李相度地势,于旧亭东百余步(一尺为0.32米,五尺为一步),得水中小洲,筑使高阔,建亭数楹于上。有曲栏廻砌,水色侵阶,花香入户,渔艇往来于绿荷白苹中,不啻赤县神州之在瑶岛,博邑名胜遂为第一。”

李元伟将湖中小洲“即渚为基,浚下益上,固以金椎,缘以石砌,作亭其上,仍名之曰:‘锦秋亭’。书院开于南,郑公祠建于北,鼎峙若三岛然。”他“每当风霜高洁,潦水澄清之候,偕客二三临眺其上,城睥西障,东畴一望无垠,惟见黍稷稻粱,稂稂蕃熟,白苹红蓼,黄叶丹枫,渲染成彩,湖光天光,碧色互相映衬,而鸿雁一声,历落点次于青冥之中。余乃把酒临风与满沟满车之父老子弟,为之鼓腹而庆丰年焉。”

曾任益都知县的成永健到访过博兴,写有《锦秋湖赋》:

辛丑仲夏过博昌,与二三友人憩饮锦秋湖亭,荷香拂拂,鱼艇往来。因念斯湖之胜久虚,而李侯开浚支脉,复建斯亭,不减古人先忧后乐也。赋此以记。

九河道久湮,济漯下流塞。昔人浚清河,支脉通海北。

岁改地多壅,法驰人罕力。处处汨洪流,鱼龙枕稼穑。

李侯绾符来,恻然事沟恤。由旧若创始,毁誉不遑恤。

大府任勿疑,功成见泽国。郭外锦秋亭,长湖光欲滴。

油油满稻畦,田田漾莲菂。后乐本先忧,匡济拯所溺。

主人事行役,对兹怀明德。把酒望西浦,夕雨昌箬笠。

鱼艇三两轻,欸乃杂长笛。

成永健,江苏射阳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时任日照县令。成永健康熙五十五年至五十七年曾任益都知县,其离任后,康熙五十八年博兴知县李元伟曾兼益都知县。辛丑年乃康熙六十年(1721),时正值李元伟任博兴知县。诗中对李元伟开浚支脉河,复建锦秋亭等治绩多有赞誉,博兴时值太平盛世,其情其景在诗人笔下展现无遗。

 

支脉河小清河二河改道,锦秋湖“湖已非湖”,锦秋亭也成纸上记忆

 

仅仅十年,锦秋亭与锦秋书院已“皆毁”。漫寻其踪,锦秋湖以锦秋亭得名,锦秋亭以湖水丰盛而风光旖旎。锦秋湖的水源于小清河、支脉河二河长流水,与二河共盛衰。明嘉靖时,治城河(直身河)自城东南龙王庙庄(今锦秋街道东风村)引小清河水入城壕,围城周遭,复东流,由天齐庙而东。明成化九年(1473)开挖支脉河,其水从高苑县(今属高青县境)进境入锦秋湖,从湖东北注龙河洼流向乐安县(今广饶县)。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李元伟修支脉沟,其流不复至城下。

诚如道光《博兴县志》“卷二·河渠志”所言:原支脉河有“流水沟迹,自锦秋湖东下,由大石桥洼、流舟洼(即龙注洼——原注)、宽阔稍洼等处,步步渐低,曲折入海,从无水患。至康熙五十七年,始挑成河,有博兴高工房不顺水性,引向东北高亢之处,遂致碍难下流,壅水反逆。”支脉河、小清河二河水流不复入湖,故锦秋湖水源奇缺,湖水日少。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任乐安(今广饶)知县时,于雍正九年(1731)至乾隆三年(1738)间,多次往来小清河诸水考察,据其《山东水利管窥略》一书记载:小清河“高苑县之军张闸迤东至博兴之湾头庄,淤塞四十六里,俗呼曰乾河。”当时支脉河流经的锦秋湖,“南北不过一里,东西不过半里,深不及二尺。至于宽阔梢,非湖非泊,不过芦草之荒荡。”锦秋湖已非往日之锦秋湖,自此,湖亭相映,风光旖旎的佳境佳情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内。


(锦秋亭故址,载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


自晚清始,锦秋湖“春夏常涸,秋乃有积潦”,湖已非湖。虽然如此,博兴重建锦秋亭的梦依然未息。民国二十五年(1936)《博兴县志》有补记:“民国二十六年二月,县长张其丙因锦秋亭遗址,重行修建,顿复旧观。”十几年前访寻老县城里十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皆言对此亭没有记忆,“重行修建,顿复旧观”,实乃蓝图,并未实施,可谓虚记。与民国二十六年相隔五年,1942年出版的兴亚宗教协会编的《华北古迹古物综录》亦载:“锦秋亭,张其丙立碑书‘锦秋亭故址’,已成旷地,改为锦秋苗圃。”锦秋亭实已成为纸上的记忆。


(锦秋亭故址碑,现存博兴县博物馆)


历经沧桑的锦秋亭虽已成为纸上记忆,但其文脉绵延不绝,祈愿博兴胜地之胜景锦秋亭盛世再现,赓续历史,美名永传。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