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着门缝看历史】(155)光交正税是不可能的,此外又有很多“此外又有”

发布时间:2021-12-29 21:57:30   443331 作者:侯玉杰

滨州范围内的首部地方志,是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武定州志》,具体署名是:安福人、知州刘佃,校修;新昌人、学正何宙,考正;武定州人刘继先、崔士伟,同修。前有知州刘佃的序言,后有学正何宙的序言。该志11卷,分别是:建置沿革志、方域志、川泽志、城池志、公署志、学校志、赋役志、兵防志、祠祀志、职官志、选举志,附有属县志,实际是12卷,182页,每页9列,每列22字,粗略估计文字约3.6万字。

读嘉靖《武定州志》,常能发现作者秉笔直书民生艰难的事例,这是非常难得的史料,其较为集中的地方在卷七赋役志里,我数次想整理和归纳,总不如意,就把全部原文整理出来,使读者可以窥其全貌。全文如下:

“一曰土田,官民地九千六百八十二顷五十三亩有奇。官民棉花地三十顷四十九亩有奇。宣德元年,赐内官刘宁地三顷六十八亩,永不收税。”

“二曰税粮,夏税实征小麦一万六千三百二石三斗九升有奇,秋粮实征三万八千三十八石九斗一升有奇,地亩丝四百三斤一十两有奇,丝棉折绢一百一十二匹二丈三尺有奇,农桑折绢一千四十三匹八尺有奇,棉花绒八百七十八斤六两有奇,马草七万六千九百四十五束。”

“此外又有:驿传:恩县太平驿上马三匹,中马三匹,下马二匹;汶上县新桥驿中马二匹;临清清源水驿下马一匹;武城县甲马营水驿站船水夫十人、递运所红船水夫一百一十六人;德州递运所红船水夫二十人;梁家庄水驿站船水夫五人。船码头户,皆一正一副,又有贴户输科。旧时,州人苦此。嘉靖初,赖知州一经处之如上,少便。”

“三曰民数,军民校尉将军厨灶医匠,一万七千三百七十二户,寄庄户二百三十六,男妇老幼一十二万七千一百九十七口。宣德元年赐内官刘宁家人六户,蒋理、薛充、魏全、吴友诚、刘干、石仑,永不收籍。”

“四曰差役,食盐口钞七万三百有奇。此外,又有均徭、银力二差,岁科无停。其银差,则有春秋祭品九十四两一钱,乡饮酒礼十二两,德府庆贺礼八两,药材六两,斋郎二十两,校尉五十两,京班柴薪三百二十四两,京班直堂皂隶四十两,姜蚕价四两,易州厂柴夫一千四百五十两八钱,木柴九十两五钱二分五厘,按察司马夫四十两,门子十两,布政司皂隶十二两,库子八两,历日纸价十六两,济南府库子四两,司府柴薪七十二两,德府斗级六十两,协济牌夫二百七十两,盐运司脚夫四十六两,兵备道皂隶一百四十八两,门子三十两。按,兵备道缘十八州县而设,其门隶何独取之武定也。君子无偏枯之政。嘉靖二十五年冬,知州佃具申于抚按,得减去四名。”

“本州柴薪一百六十八两,马夫二百两,儒学斋夫九十六两,膳夫六十两,岁贡礼三十六两,民壮二千五百二十五两二钱。旧,四千一百四两,佥事烨,减。快手七百二十两,料价八百七两二钱,听差三百五十两,计银七千七百七十七两六钱有奇。”

“其力差,则有先师庙门门子一人,察院行台门子二人,布政分司门子一人,府馆门子一人,本州门子六人,皂隶三十人,库子二人,禁子八人,鼓夫二人。旧,用五人,知州侃省为二人。夫以二人司五更,故多间歇,此不当省而省者。钟夫一人,巡栏四人,驿司一人。按,州旧有林棠馆驿,因设驿司。自汉庶人册封于州,已并驿为藩府,后不闻再设,何故今犹存驿司之名,而岁费雇银四两也,况执掌不过书公文往来耳,铺司足以兼之矣,此当省而不省者。铺司十五人,铺兵三十五人,官仓斗级六人,儒学门子六人,扫殿夫一人,斗级一人,库子一人,巡检司弓兵二十人,计银二百三十八两有奇,它诸浮费不与焉。”

“此外,又有大户。于人户中佥派殷实者,收受花户钱粮,仍管交解。近年,花户逋者多,责大户赔补,州民往往因此荡折。里甲。每里十甲,甲十一户,一为里长,余为甲首,十年轮役一次,凡百供应科费取办焉。老人。每里佥老人一,视民讼断。又有木铎老人十,集头老人一,外镇集头老人九,预备仓老人二,兵备道买办老人二,此外,又每里佥书手一人会计。”

“此外,又有滋牧马,一千三十匹,儿马二百六匹,骒马八百二十四匹,凡儿马一匹,骒马四匹为一群,立群头一人,十群立群长一人,州共立二十一群,天顺以前,俱五丁朋养一匹。成化十二年,都御史牟公议行每匹儿马三十丁,骒马五十丁,弘治七年,奉例每匹儿马十丁,骒马十五丁朋养,为定制。计岁科驹,俵以备用。近因驹皆矮小不堪,每岁坐派备用马,论丁出银贸马,春秋共俵二百六匹,费银六千一百八十两。按,山东惟西三郡牧不及于东。论者曰:马产于东,牧之宜倍于西,时有力者以它辞得免,西郡岁时解俵,必贸于东,东人坐食其利,而独遗害于西,此则未解,虽然此通六郡而论也,今且以西郡大州论之,惟德与临清称最。临清种马止三百匹,德二百四十匹,武定视二州为何如乃一千三十匹,此又有可解者乎?夫西郡,山东之偏害也,武定又西郡之偏害也,书之以俟敷惠政者鉴之。”

“论曰,稽古取民之制曰,什一;用民之力曰,以岁上下,所谓良法美意也。自税亩作俑,击鼓召怨,民始不堪矣。”

“我朝赋役之法,三岁一审编,固无不善者,但法久弊生,吾州尤甚。盖自汉府除后,田制不明,奸吏黠胥,暗飞诡寄,产绝粮存者,贸无所白,野多蒿莱者,良畴未垦,一人数役,力不暇给,是以,生意蹙而民用减,且州土地较诸他郡虽饶,然硗者太半,徒以其饶,不察其硗,而重之赋,此民之困,所以甚于他郡也。徭役之出,银差独派上户而办之,无难力差,虽利贫民,然多雇倩,费反数倍,此又所以致困也,然则奈何必也,其均田乎?田均则凡曰官曰民,成赋惟一,产绝粮存者可无也,差酌贫富为银为力,勿拘银力于富贫,省费相反者可无也,若是,庶几哉,其民有瘳乎?”

注释1:内官刘宁,即明宣德皇帝的司礼太监刘宁,司礼太监是太监的最高职务。刘宁后来曾任南京守备太监。

注释2:一经,即解一经,交城人,举人,武定州知州。

注释3:王烨,武定兵备道佥事,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就是在王烨的督促下,武定州首次修《武定州志》。

注释4:唐侃,武定州知州,丹徒人,举人,以清廉闻名,颇得武定民众好评,升任南京刑部员外郎。

扒着门缝看历史。打开尘封的历史画卷,如同大喊“芝麻开门”,这是一座宝库,许多是我们未曾见过的、改变我们惯性思维的宝贝。比如这武定州的赋役制度,明面上是有定额的,但是,“此外,又有”,令人大伤脑筋,正税的数据远远不及杂项。

扒着门缝看历史。封建时代的官员与百姓的比例,百姓负担,是个说不清的问题。比如武定州,上交的皇粮国税是定数,杂七杂八的负担比正规的多多了,而且,一定是无底洞,像去临清县、武城县服役,耗时耗力,百姓苦不堪言。

(古代交税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扒着门缝看历史。一叶知秋冷。明朝中期,也就是嘉靖《武定州志》编修的时候,农村中的富裕百姓已经开始破产并逃亡了。这是收受赋役制度造成的恶果。原文说:“派殷实者,收受花户钱粮,仍管交解。近年,花户逋者多,责大户赔补,州民往往因此荡折。”翻译成白话就是:收取农民的租税时,由当地的大户人家负责征收并向政府交割,因为老百姓交不起逃跑了,官府就勒令大户人家赔偿,所以,大户人家因此而倾家荡产。

扒着门缝看历史。难得有写史书者敢于把百姓现实苦难写下来,更难得当地最高政府官员敢于公开揭露现实。整部嘉靖《武定州志》,读来让人畅快淋漓,不穿靴戴帽,没有空泛语言,直陈事实。如武定州供养军马1030匹,而东部地区却不供养,与武定州相同的临清300匹,德州仅240匹,武定州百姓负担明显偏重。

这是一篇应该用万字论文来表述的大文章。赋役志的文字不足2000字,涵盖的民生内容何止千言万语。作者的写作思想通过内容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此直书当时的长官,批评和褒扬自己的父母官,让人感佩。整理这两千字的文章,用了我十余天的辛苦,再三思索,仍然不知如何表达,期待有心人拿去原文再仔细研究。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