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高井“张家南旗杆”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3-24 23:04:28   1509540 作者:张海鹰

无棣县马山子镇高井村东南三里许,有一座敕造于清朝咸丰初年的大墓,墓前矗立有一根高约五丈的大旗杆,被乡人称为“张家南旗杆”。据当地老人讲,当年旗杆上还有引人注目的都司大旗,高高飘扬了百年之久,成为渤海湾畔一道壮观的风景线。这座大墓的墓主人是谁?为什么咸丰皇帝亲自下诏为他建造墓茔呢?

名震疆场的父子武举

高井村位于德惠新河东岸,明永乐二年(1404年),吕、仝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各自挖井饮用,因取村名为“各家井”村。后高姓迁来,挖井供大家饮用,遂更村名为“高家井”,简称“高井”。

也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蒲台城东六十里十三图大胡同张氏迁至海丰县(今无棣)之马谷山(今碣石山)南三里许,盖起几间草房,开垦了几亩薄田,从此定居下来,并取村名“张家庄”。张家子孙繁衍,家族渐渐兴旺,一支迁至高井村,新置田产,创立家业。传至十六世,有张自标者,例监出身,农商兼做,家资渐丰,遂一门心思力助子侄以耕读为业,凭孝悌传家,孝子忠臣名播四海,遂成当地望族。

张自标有一个嫡孙,叫张士营,字晏村,又字祥河,学名“海清”,此人即高井“张家南旗杆”的主人。

张士营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学得一身拳棒枪法本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张士营岁试考取县学武生第七名。县学,就是旧时供生员读书的学校。清朝,童子试三年举行两次,岁试、科试各取文童15名,岁试取武童12名,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科举时代分文武两科,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武童生,通称“武生员”,又称“庠武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武秀才”。

无棣县学,即无棣文庙、无棣学宫,原在无棣县古城东门里荷花湾的北岸,西邻鲁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县衙,这里楼台掩映、古槐苍郁,曾为古“无棣八景”之首“芹泮槐荫”。作为无棣县最高教育机关的无棣县学兴建于宋代,元末毁于战火,明代在旧址重建。经明清两代16次增修,其规模相当宏阔,红墙碧瓦,翠柏绿槐,是莘莘学子学道求经、梦想金榜题名之佳地。据史料记载,仅清代十朝,无棣考出去的43名进士、157名举人和251名贡生里绝大多数出自无棣文庙。这其中,就包括张士营。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张士营到济南应本省乡试,武举中式第七名,从“武秀才”成为“武举人”。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在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朝廷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在清代,武举人及第后即可接受朝廷任命,成为武将。张士营也不例外,他被朝廷任命为河南南阳府新野营守备。

新野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地带,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早在东汉时期,这里就是“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到了三国时期,这里还是蜀汉政权的发祥地,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朝廷将新野如此重要之地委任张士营来驻守,可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守备是指管理军队军饷、军粮职务的正五品官,受各省提督、巡抚或总兵管辖。不久,张士营因军功钦加都司衔,署右营都指挥使司,官阶由原来的正五品升为正四品,诰授“昭武都尉”。

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刚开始,张士营即奉派出师,管带右营陈州营。随即,奉檄出师两湖。在平定捻军之乱后,调赴湖北作战。在与太平军对阵时,张士营身先士卒。清咸丰二年(1852年),张士营奉命转战湖南一个月,大小二十余仗,未尝败北。后在衡州府牛头洲一役中,众寡不敌,力竭阵亡。

朝廷感念张士营为国战死疆场,赏赐祭银三百两,敕造墓穸,并恩赐“云骑尉”世职,以“恩骑尉”世袭罔替。崇祀忠义祠。1925年版《无棣县志·人物志·忠节》有传。

张士营的父亲叫张兆泉(字鹤林,学名“魁林”),是张自标的第二个儿子。

张兆泉自幼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名震鲁北。清道光三年(1823年),张兆泉岁试考取县学武生第一名。道光五年(1825年),山东乡试中式第十二名武举。后,赴京师会试三次,均入大挑。“大挑”,是清乾隆年间制定的一种科考制度,为的是让已有举人身份但又没有官职的人有一个晋身的机会。由此,张兆泉由兵部铨选为卫千总,例授“武信郎”。“卫千总”,清代绿营兵军官,位次守备,为驻守京师的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所武官,统率漕运军队、领运漕粮。

张兆泉所任卫千总,是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所的领运官。为确保漕运无误,张兆泉从漕粮的起运,到漕船北上过淮、抵达通州,都要亲自稽核督查,被敕授“武略骑尉”。“武略骑尉”是官阶名,正六品,可封赠其父母及妻室,给敕命二轴。后来,张兆泉因其长子张士营官,诰赠“昭武都尉”。

以孝德仁义载入邑志的祖孙三代

张兆泉的父亲、张士营的祖父张自标自从在高井打下根基后,乐善好义,施仁布德。张自标仁义宽厚,对家里数十名雇佣工善待如家人一般,街坊邻里有困必施以援手,村里有义举或节庆也都积极参与并出资襄助。道光初年,高井一带闹荒灾,很多村民食不果腹,张兆泉开仓捐米,出钱出人出力,救活饥民无数,例授“武信骑尉”,后因子张兆泉官诰封“武略骑尉”,因孙张士营官移赠“昭武都尉”。1925年版《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有传。

在张自标“仁孝布德”家风引领下,高井张氏很快成为当地仁孝布德、文武繁兴之族,一门出了4个举人、9个贡生、13个太学生(监生)。

张自标的小儿子,也就是张兆泉的四弟、张士营的四叔张兆渭(字晋阳,太学生,例赠“文林郎”),秉承家风,为人纯朴正直,周济他人毫无吝惜。遇到天灾人祸时,张兆渭出钱出粮救济四邻,并以此为人生一大快事。对那些因家贫没办法上私塾的子弟关爱有加,倾力帮助他们上学读书。在与他人做生意时,对无力偿还债务者,张兆渭撕毁借据,令很多想着砸锅卖铁还债的人感激不尽。有一年,一个与张兆渭不相识、又不知姓名的人从他那里贷去百金后,黄鹤一去不复返。有人就笑他愚钝,张兆渭仅仅含笑而已。张兆渭一生,结厚四方,口碑载道,勤勉操持,家业益盛,去世之日,乡人感其德,号啕涕零,其行迹后被载入1925年版《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

张兆渭乐善好施,过世后留给妻儿的家产微乎其微,其子张寅清(字敬斋,太学生)和寡母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为养家糊口,张寅清在高井西南的马谷山附近开垦了数亩薄田,筑起了数间草屋,春播夏管,维持生计。一年四季,无论风霜雪雨、电闪雷鸣,张寅清都要早晚往返二十里,侍奉留守在高井老宅的寡母。有一年寒冬腊月里一天傍晚,北风呼啸,天降鹅毛大雪,张寅清怀抱食盒疾奔高井。雪大天黑风冽,张寅清到家时已是深夜。他进了院,一推屋门,发现门未闩,老母安坐于炕上,屋里漆黑一片。张兆渭焦急地询问母亲,咋还不睡觉?老母慈爱地回答,即便天上下刀子,我也知道你也要回来的,所以就一直在等你……老母亲年纪大了,一到冬天,咳喘的老毛病经常犯,并且越来越严重。老母亲一旦犯病,张寅清总是坐在炕上,倚在母亲背后,用自己的肩膀承托着母亲的脖颈,好让母亲安稳地睡上一小觉。再后来,张寅清的老母亲以常人少有的高龄过世。张寅清日夜哀切如幼儿一般,终因悲思过度随母而逝。同乡以孝德表其墓,学政授予“孝德”匾额一块。1925年版《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有传。

兴学修志的张方墀

张寅清有二子,长子是增生张方圻,次子即修纂《无棣县志》(民国版)的张方墀。

张方墀(1850-1928),字丹忱,号秋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一等第二名,大挑二等,拣选知县,例授“文林郎”,曾在无棣希贤书院、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无棣县师范讲习所任教,遍树桃李。他纂修的《无棣县志》资料翔实,为民国所修志中之佳本。

张方墀满腹经纶,殚见洽闻,且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初事教育,遍树桃李,相继以读者,迩遐竟赴。废科举前,在无棣希贤书院任教,教学态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为无棣培养了诸多人才,“学子欢洽,书声朗朗,人才云集,高足辈出”。光绪三十年(1904年),知县杨增辉创办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堂址在原希贤书院,后迁县城东南关大觉寺东侧),特聘张方墀出任首任堂长,并主讲“读经讲经”“格致”等课目,兼及历史、训诂。

1922年冬至,张方墀有感于无棣县志年久失修,与无棣县立高等小学校教习韩文华集录了部分先贤文稿取名《无棣文征》后,决心续修无棣县志。1923年,经无棣县公署批准,召集部分志同道合的文化界人士商议,决定成立专门机构,由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知事侯荫昌主修,张方墀纂修,其他人分任协修、核对、采访等职务。他们多渠道筹集经费,按分工广泛征集资料,精心研究志稿,克服各种困难,几经寒暑,于1924年冬完成初稿,又多方征求意见进行修改,1925年夏付印。

民国《无棣县志》六册,约三十万字,分十五个专志,二十四卷:首一卷,《疆域志》《建置志》《爵秩志》《赋役志》《学校志》《兵防志》《典礼志》《选举志》和《宦绩志》各一卷,《人物志》四卷,《烈女志》二卷,《祥异志》和《风土志》各一卷,《艺文志》六卷,《丛志》一卷及末一卷。卷首有无棣县境全图、新县治(县衙)平面图、无棣八景图及例言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实,可补旧志之缺,可充国史之无,被誉为民国纪年地方志书之翘楚。

1925年夏,《无棣县志》付印后,张方墀回乡暂居。1926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县长李凯鹏请张方墀到县公署做客,谈书讲经。数月后,又聘张方墀到无棣县师范讲习所讲授国文等课目。1927年回乡,栖居碣石山之阴,辟地数亩,遍植树木,又拟开辟菜园,因凿井不成而废。后,以读书自娱,怡养颐和。对子侄辈,循循善诱,咸获桑梓敬仰赞誉。

张方墀一生著述颇富,编著有《易书周礼仪》《春秋音注》《周礼仪礼解注》《六子通言》《王涣洋五七言古体唐诗续选》《姚姖传五七言金体唐诗续选》《宋·洪迈万首绝句选补遗十二》《松阴之含诗文集》等,其《王氏殉难记》《东牟先生传》《王澹泉先生传》等载《无棣文征》。“文革”十年,张方墀生前所藏家珍、典籍史册及著述手稿等荡然无存,唯《无棣文佂》《无棣县志》尚完整无损,为新编史志提供资征,亦为后人研习无棣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张方墀传承“仁孝布德”家风,一生以俭朴好学为表率,治家本忠厚诗礼训子孙,故将“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十字定为后代继世之序,载之谱书,承袭至今。

张方墀嗣子张玉琦,字昆山,举人,张方墀堂侄,北洋学堂毕业,曾任直隶州州判官,民国后曾任盐山县县长。张玉琦仅有一子张忠濂,即张建。张建,生于1925年,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从事抗日地下情报工作,曾参加胶济西线、淮海、渡江、上海、大西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1987年离休。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据高井村老人讲,早年高井村不但有“昭武都尉”张士营的大墓、大旗,还有张士营府邸,正门上方、屋檐下,高悬“昭武”匾额,正堂内供奉着朝廷封官授爵的诰敕有数道之多,彰显着府邸主人生前之显赫、死后之殊荣。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