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芳:历经大小140余仗,运筹帷幄平定耿精忠叛乱

发布时间:2017-02-17 21:02:24   91337

在整个清朝,山东省共有15人可以称作“阁老”的,因为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热播的缘故,比较出名的是诸城的刘统勋、刘墉父子,滨州有两个,一是惠民县的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李之芳,二是滨城的咸丰皇帝恩师杜受田。


创修《两浙赋役全书》被户部奉为典范官员考核中被评定为最高等级“卓异”


李之芳,字邺园,惠民县城里人,天启二年(1622年)出生,1642年(崇祯十五年)中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掌管刑狱事务在任5年,御史审查当地案情,李之芳不看卷宗,竟能背诵,深得同僚的佩服。他创修的《两浙赋役全书》,被户部奉为典范。官员考核中被评定为最高等级“卓异”,晋升为刑部广东司主事,参与编修《大清律》,再晋升为湖广司郎中因为他出类拔萃,被授予总理刑部各司的重任,代理刑部尚书处置日常事务。

顺治十五年(1658年),调任广西道监察御史。他上疏请求革除随意向百姓摊派钱粮陋规,禁止州县官员迎送旧习,颇得舆论好评。顺治十七年(1660年),被派出巡按山西。所到之处,他必深入民间,探访百姓疾苦。

康熙即位,召回京城。康熙二年(1663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康熙五年,负责巡视浙江盐政,他剔除积弊,革除陋规,安商恤贫,清蠹锄奸,做了许多为当地民众称道的好事。特别是他果断处理了盐商汪仲炎等4人,并一举查处了他们在京城的后台,大快人心。再调入京城执掌河南道。

康熙清除鳌拜后,处死依附鳌拜的大学士班布尔善。鉴于鳌拜专权时期,大学士当日不值班,第二天才看奏折,容易产生延误、压下,甚至是篡改的弊端,李之芳上疏请求恢复大学士值班制度,严格文书的起草工作,得到康熙的肯定。他又上疏请求清查全国各省督抚大员,凡营私舞弊、横行不法、失职渎职者应一律彻查,以整顿吏治。康熙皇帝深以为然,要求吏部认真甄别,不久就革除了数位督抚的职务。

一时,李之芳耿直之名誉满朝廷。后来,康熙皇帝曾经数次斥责谏官,嫌他们尽说些鸡毛蒜皮之事以敷衍塞责,叹息道:“若李之芳者,真御史,今竟无其人耶!”康熙九年秋,李之芳官阶越级晋升为正四品,仍执掌河南道事,从此可以密折奏报。康熙十一年,被破格提拔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李之芳数次上疏,请求严格各级盐政官员的考核,慎重罚处京外官员的俸禄。他所上的奏疏都事关国家大局,切中要害,深得康熙倚重。年底,升迁为吏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再转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运筹帷幄平定耿精忠叛乱,经历大小140余仗战功赫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夏,李之芳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身份离京去杭州总督浙江等处军务,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仅两个多月,吴三桂起兵反清,李之芳面临着虎视眈眈的靖南王耿精忠的巨大压力,他立即整顿军备,加紧操练士卒。来年春天三月,耿精忠率兵反叛清朝,派部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三路大军进攻浙江,一时全省震动。

李之芳紧急传令各地将领分兵据守,同时严令部将死守仙霞关,扼住险关要隘,阻挡耿精忠部队。康熙皇帝命都统赖塔率军进入浙江,李之芳主动与他会合。五月,两人带八旗兵千人、绿旗兵两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防守。

部将都劝李之芳不要离开省城杭州,他果断地说:“不对,衢州地处上游,是浙江的门户,一旦衢州失守,则整个浙江不保。我虽然是文臣,但作为一省的主帅,我必须亲临第一线,死而无憾。”

战争刚开始时,叛军的三路大军进展顺利,清朝的温州镇总兵祖弘勋也叛变投敌,很快,数万敌军四面围困衢州。七月,李之芳与赖塔率部与叛军激战。李之芳手执大刀冒着漫天的炮火,亲自在阵前督战,部下劝他在后边指挥,他说:“三军将士都看着我这个主帅,我若退后,必然引起全军骚动。今天的胜败,事关生死,我们绝不能后退半步。”

守备将军程龙临阵畏缩,李之芳立即将其斩首示众,遂军心大振,一举取得胜利。他又乘胜派部将出击,收复义乌、淳安、东阳、嵊县等地,整个浙江的形势稍稍有所稳定,康熙皇帝下诏嘉奖李之芳调度有方。

为了团结满洲贵族共同抗敌,李之芳身为浙江总督主动与八旗驻军首领图喇结为兄弟。他特别嘱咐图喇不要纵容士兵骚扰百姓,有一位八旗士兵侵害百姓,李之芳将其抓获,亲自交给图喇,按律处置,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也整肃了军纪。

为加强浙江方面的力量,康熙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南下指挥清兵作战。杰书据守金华,与李之芳遥相呼应,战争一直相持了两年。康熙十五年,福建前线吃紧,康熙严令杰书必须主动出击,夺取福建。

李之芳向杰书建议直取仙霞关,他说:“进攻福建的桥头堡不是温州,也不是处州,而是衢州。”杰书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率军到衢州与他会合,两人配合,很快解除了耿精忠部将对衢州的围困。杰书启程进攻福建时,李之芳忠告说:“大将军只要从严约束八旗士兵,勿使他们虏掠百姓,大军就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兵不血刃而取胜。”事情果然如李之芳所料。

李之芳做事沉稳老练,善于谋划。康亲王杰书率领大军出征前,曾经咨询李之芳:“此次按照你的建议,长驱直入,是否能够万无一失呢?”李之芳回答说:“将令已出,千军万马整装待发,作为主帅如果稍有迟疑就会影响士气。气可鼓,不可泄。”他对康亲王说:“将军放心吧,我已经看到你的大军押送俘虏的场景了,明天就会大捷。”第二天,果然传来前方大捷的快报,康亲王大喜,把李之芳奉为神明。

耿精忠投降后,其部分将领仍继续与清兵作战。李之芳上书朝廷出兵江西,收复玉山、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地。康熙皇帝嘉奖李之芳出省作战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熙十六年,耿精忠部将林尔瞻势力强盛,率部与清兵对抗,李之芳亲自带领数十名骑兵到林尔瞻的军营,当面劝说林尔瞻归顺朝廷。此后几年,在李之芳的指挥下,整个浙江境内的反清力量逐渐平息。

战争期间,李之芳经历了大小140余仗,战功赫赫,可是他却以自己乃是总督身份,不参与论功,相关功劳都被他推给了部下的将领,由此许多跟随他的各级官吏都得到晋升。


转战10年还朝须发皆白,满朝文武莫不相顾叹息,以吏部尚书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


康熙二十一年底(1682年),李之芳应诏回京,因其出师年逾50,转战10年,还朝须发皆白,公卿士大夫莫不相顾叹息,康熙亦为之动容,随即晋升为兵部尚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晋升为吏部尚书。来年,李之芳身体欠安,康熙特遣御医诊视,并赏赐药物。病稍好后,李之芳请求辞职,康熙特别挽留。翌年,李之芳再次恳切辞职,康熙仍然不准。

康熙二十六年秋(1687年),李之芳以吏部尚书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入阁办事”,被尊为“阁老”。来年春,李之芳遭人弹劾,诬为与大学士明珠结党营私,康熙也担心李之芳功高望重,不好驾驭,便借此机会让他休息了,李之芳从此告老还乡。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经过德州,李之芳前去迎驾,康熙非常高兴,激动地说:“卿筋力尚健,能乘骑至此耶!”赏赐了许多物品,慰劳有加。

在故乡安居7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病逝于家,谥号“文襄”,两年后,康熙又赐坟地。李之芳有4个儿子,其后人中科举者代不乏人,惠民李阁老家是武定府知名的世家大族之一。


(作者:侯玉杰)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