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大觉寺“塔林”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7-02-24 10:11:58   47318

无棣县大觉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存三排“唐寺”和“唐塔”遗址。但是葬埋僧人的“塔林”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的是历史上毁佛运动给弄没了吗?弄没了,也应该有个“遗址”啊,没有“塔林”,大觉寺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


大觉寺


为解开这个“迷案”,近期我在编写《大宋三藏 无棣道圆》一书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同古城管理中心负责同志一研究,并多次走访调查和现场考察,最终定,“塔林”就在大觉寺以西,古城“迎恩门”以南,民间称为“高岗子”或“和尚坟”处,方圆约1平方公里。理由有四:

一、史料记载。据释赞宁编纂的《大宋高僧传》中记载,五代时期著名高僧恒超大师,在大觉寺(当时称开元寺)住持27年,“誓传经论死,不染名利生”获宋太祖赵匡胤赐紫衣,乾佑二年(949圆寂,当时僧人和百姓在城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建塔葬之,奏赐师号“德正大师”,并将其文刻在石塔上等等。

《大宋高僧传》原文摘录如下“释恒超,姓冯氏龙德二年(922)挂锡于无棣………表闻汉祖。遂就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以乾祐二年仲春三日微疾。数辰而终于本院。院众咸闻天乐沸空。乃升兜率之明证也。春秋七十三。僧腊三十五。门人洞征与学徒百余人持心丧。倾城士庶僧尼会送城外。具茶毗礼收舍利二百余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别奏赐师号曰德正。乃刊敕文于石塔焉。”

二、实物佐证。无棣县古城开发始于2010年9月,出土文物多,老城里居民王立飞就在“高岗子”附近收藏了大量的唐宋时期的瓷片,许多为佛教用品其中,“宋代行炉”残片最多,品种各样,有的保存基本完整。


“高岗子”出土的宋代行炉


“行炉”就是佛教行香用的,可以手捧着绕行的“香炉”,形状如同高脚酒杯,最初是从西域佛国随佛教文化传播到我国,当时称“鹊尾炉”。后来宋代大兴佛教,行炉需求量大,因此宋代各个名窑都烧制了大量的“行炉”,称为“宋代行炉”。无棣县文物局也有此类藏品,在“高岗子”的西南角一个断崖处,本人也亲眼见到遍地裸露着许多陶片和瓷片。这些出土物证,充分证明“塔林”遗址的存在和位置,也说明无棣县大觉寺在历史上是何等的香火旺盛。

三、名塔旁证。我国佛教“塔林”大多建在寺的西侧。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约250米处,占地约21000平方米,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塔林;山东省长清县灵岩寺塔林位于灵岩寺内西侧,现存自唐代以来各种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座。数量之多仅次于少林寺塔;西安市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西侧;汶上县宝相寺塔林在寺内西侧等等。这些是否与佛教来自西域佛国,还是圆寂之后去西方极乐世界有关,不得而知。但按此方位寻找“塔林”,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四、民间传说。无棣县建设局提供的资料,“高岗子”原海拔为12.9米,现在为11.6米,为全县制高点。走访县城内外老人,大都有这种说法,城门南这个地方为全县最高处,名叫“高岗子”也称“和尚坟”。“和尚坟”就是僧人的坟墓,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塔林”遗址。


“高岗子”位于大觉寺以西,古城“迎恩门”以南,方圆约1平方公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定无棣县大觉寺“塔林”遗址就在大觉寺西,迎恩门南方圆约1平方公里处。还可以进一步推测,地下还应埋藏大量的佛教用品。

《宋高僧传》中记载的这句话“具茶毗礼收舍利二百余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别奏赐师号曰德正。乃刊敕文于石塔焉”非常有吸引力和震撼力。以此我们可以断定,千年古刹必将沉淀有大量的佛教用品和宝藏,通过持之以恒的挖掘和探索,必将有重大收获,或许能够成为无棣古城文化和旅游事业点。

届时无棣古城文化底蕴将得以进一步丰富,无棣古八景之一“丛林塔影”或将再现。

后用一首拙诗结束拙文吧。

 

高岗深处覓塔林

踏破铁鞋求其真

悠悠岁月

叠叠灰尘

风是风

云是云

莫谈痴者颇费神

吾认为

这是古城的“聚宝盆”

 

作者:一景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