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郝东: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抢夺生命

发布时间:2018-07-15 15:05:59    作者:记者 张猛猛 通讯员 蒋芳芳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这张是老人老伴过来探视时拍的,老两口相濡以沫。”

“这张是丈夫拿手机给住院老婆看宝宝的照片,母子平安,很好。”

“这张是两位胰腺病人互相交流病情,我们的病人也不都是躺病床上的。”

“这张是救治H7N9患者时,我们身穿防护服拍的,当之无愧的‘守门员’。”

“这张呢,则是抢救病人时的场景,毕竟来我们科室的都是危重濒死的病人。”

……

7月12日,在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郝东讲述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语气平静却又满怀思绪。重症医学科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谁都知道患者进入医院的ICU,意味着病情的危重和紧急,生命可能一去不返。照片呈现的仅仅是暴风雨后的那份宁静,就如郝东所说,“利用先进的生命支持和监护技术、超负荷的体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干的活是从死神手中抢回病人”。

“直面生死很难置身事外”,有感情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其实面对生死,置身事外很难。”郝东说。她切出电脑中的几张照片,“这几位患者已经去世了”。

作为重症监护室的大夫,与病人交流免不了附着上感情,同时作为一名女性,郝东对于医患之间、生死之间的那种感情有着特有的敏感。有三件事她一直记在心里:第一件事是一个8、9岁的孩子,因为交通事故进到重症监护室,最后离开了人世,值班大夫在交班的时候一度哽咽;第二件事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病人,患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白天还很稳定,和医护人员交流,晚上就咳血不行了,扶着她的年轻大夫交班时哭的厉害;第三件事则是自己医院同事的爱人,因为罕见的腹腔出血,最终去世,提起来大夫哭的“哇哇”的。

郝东说,重症医学科有着一扇厚重门的科室,家属和医护两个群体,隔着一扇门,门外心急如焚,门内殚精竭虑,都在为拯救生命用尽全力,希望奇迹的出现。死亡,生与死,相依相存。“见过太多的生死,也有很多救不过来的病人。但是对每一个病人我们都用尽了全力。”她告诉我们,在重症监护室有感情才能更全身心的服务好病人,看到每一位重症濒死的病人逐渐康复,内心的成就感可能比患者家属还要强烈。当前科室也逐步开展人文关怀工作,让病人减少焦虑和紧张,让病人“动起来”,更快的去康复。

高频振荡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当然,从2002年创建发展到今天,我们重症医学科在省内外有声音,靠的可不仅仅是用心呵护病人,更关键的是团队的坚守和技术水平。”郝东说,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处在重症濒死状态,所呈现的症状是有共性的,除去常规的生命稳定设备,科室高频振荡通气技术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着科室的水平。

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采用正常呼吸频率4倍以上的通气频率、接近或低于解剖死腔气量的潮气量的通气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纠正低氧血症的作用。近日,重症医学科就为一例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成功开展高频振荡通气技术。该患者因重症肺炎、ARDS收治ICU,医护人员在前期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患者肺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予以患者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患者在应用该通气技术后,血氧饱和度较前好转,血气分析结果也提示低氧血症得到纠正,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垂危之人,气若游丝、心似死灰,假如患者心脏不能维持血液循环,那又当如何?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设备就是“体外膜肺”,以此替代人体内肺脏的呼吸换气功能,让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各处,可以说是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2008年,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重症肺炎并ARDS患者的应用技术,为重症肺炎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提供了最终的治疗手段;曾多次在全省年会上进行专题讲座和推广应用。利用此项技术,2017年,一位21岁的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有创呼吸机+ ECMO治疗14天顺利撤机,病人得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ECMO技术代表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有可能为疑难重症患者带来生命的奇迹。

“精雕细刻、动态定量、滴定式管理”是重症医学科的突出特色

“每一个重症肺炎患者来到这里时,都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衰竭的器官就像一块破布一样,需要小心的修补,稍微失衡患者的生命就无从挽回。如用十几个微量输液泵将治疗药物均匀的滴入体内;精确计算每一种药物的用量,甚至计量到每小时(或者每分钟)几个微克;精确定量每小时的液体入量,每小时的尿量,引流液的量,汗液的量等等。所有病人都在命悬一线间,不能大刀阔斧,否则病人就从悬崖边沿晃下去了。因此我们的理念是‘精雕细刻,动态定量,滴定式管理’”。 这是重症医学科内涵的东西,郝东介绍,在这里,诊治的每一步都严格遵循这个原则,以保证那些脆弱的生命慢慢恢复生机。

患者床旁的任何医疗活动都是“动态的、定量的”,任何治疗方案的实施都是“滴定式的”:每个病人床旁都有专职的护士动态(15分)严密的观察每一项生命体征,护理单上密密麻麻地记下病人一天的参数——每个病人每小时的尿量,每小时的输液量,每小时的呼吸和心跳变化,连续的动脉血压和体温的监测数据等等。而医疗团队则根据病人对每项治疗措施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措施。

“无缝隙交接班”是科室的特色,通常早上7:50准时的在病人床头交接班:医生—护士交接,医生—医生的交接,护士—护士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新入患者的基本病情和特点,诊断和治疗的难点;老患者夜间病情变化,夜间治疗的反应,目前存在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医护配合的要点,今天治疗和护理计划;各级医生对每位患者床边重点关注的内容等等。10几个病人的早交班往往进行1小时以上。

“床头医护沟通卡是我们的另一个特色。每位患者的床头医护沟通卡上包括该患者今天目标的液体总量;液体输注速度;今天的目标能量(肠内营养的目标和肠外目标);抗生素输注方式;血管活性药物如何应用等等。”郝东说,医护沟通到位是确保“滴定式”管理的关键,“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走到床头进行医护沟通,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医护沟通卡的内容’”。

工整精细的文字数据记录后面,是一个团队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付出,是生命之花从黯淡到正在恢复生机的证明,更是“生命至重”人文理念引领医者行动的佐证。

也正是这样一群努力拼搏的医疗工作者,扎实专业不鹜虚声,才能为滨州市及周边地市众多的危重病人筑牢生命坚实屏障,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紧抓重症医学科的制高点,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区域百姓健康大船保驾护航、乘风破浪。

责任编辑:王宗尧

网友评论 3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