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教师作家”刘丽丽:享得了寂寞清福,才能写出上乘美文

发布时间:2018-11-15 09:05:01    作者:通讯员 初宝瑞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老师,送您一条围脖,希望能温暖整个冬天!真的想您了!”——学生王欣瑜;

“老师,天气冷了,送您一双手套,希望能温暖您的心!”——学生张茹茹;

“老师,我也来过!”——学生刘新月;

“老师,这次高一月考我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满分125分,我考了105分;60分的作文我考了56分,作文被复印了一千多份传阅。他们问我怎么写得这么好,我就告诉他们说‘我以前的语文老师是个作家’。”——学生王时雨。

10月29日,星期一,高新区中学刘丽丽老师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突然她被办公桌上的纸条和礼物所吸引,打开纸条,上面记录的学生们的留言让她感动。原来是升入高中的学生们回来看望她,由于出差外地,刘丽丽错过了这次见面。

熟悉刘丽丽的人都知道,生活中她是个自然淳朴、生性淡然的静女子,工作中她又是一个热爱工作、传道授业的好老师。当然,她还有一个身份——作家。

无论从课堂教学到文学创作,刘丽丽样样都是好手。在业务上,她取得了高新区第一个初中语文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教学能手的称号,成为滨州市第二届“三名”工程名师人选;在兴趣爱好上,她的文章不断登上各级各类刊物,入选高中、初中语文试题。在学生的眼里,她学识渊博、待人和蔼可亲;在同事们看来,她为人随和低调。她喜欢阅读,更擅长提笔写作,短短十年时间,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百万字,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无数。2018年,她的三部散文集陆续出版,分别是《十三岁,世界告诉我们什么》、《野草物语》和《世界还很年轻》。这样的出版速度和过硬的文字质量,在山东省作家中也是少见。那么,那些鲜活的文字源头来自哪里?她创作的时间又来自哪里呢?

父亲是她走上文学道路的启蒙者,她说“这是一个大的幸运”

兴趣是一粒种子,需要合适的机缘才能破土而出。

时光回溯到30多年前,80年代。一个乡下集市,小女孩跟着父亲去赶集。她跟在父亲身后亦步亦趋,突然被路边书屋里的一本童话杂志所吸引,她蹲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沉醉在故事里。故事大体讲的是,一只小甲虫在牵牛花下躲雨的故事,她很喜欢那本故事书,但她却没跟父亲要钱买下杂志,因为家里没有多少钱,可是那本书,那书页间散发出来的油墨的清香,却为她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窗口,也将一份善意悄然地根植于她的心灵。后来,小女孩无数次走向田野,观察小甲虫,寻找吊钟形状的花朵,与天地为伴,自然为友。她喜爱大自然,喜爱广袤的黄河滩涂。从草木的身上得到很多人生教益。这个小女孩,就是刘丽丽。

如果要感谢文学道路上的启蒙者,刘丽丽说,首先想到的人是父亲。父亲没有上过几年学,他对刘丽丽文学上的启蒙,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又是相当重要的。家里没有书可以读,很多时候都是跟着父亲下地劳动,田野成为刘丽丽的第二课堂。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很努力也很享受学校之外的这门“功课”。有时候父亲手把手地教一些农活,他鼓励女儿,有时候不吭声地示范。父亲的脾气非常好,与人为善,再急切的事情,到了他这里一过渡,似乎都是可以喘口气的。他劳作的时候,刘丽丽会仔细观察他的动作神情,做农活有板有眼,割草、施肥、耕作都是一丝不苟。现在想来,那些弯腰弓背的劳作,他与邻里的和睦相处,他对刘丽丽潜移默化的熏染,让她从小就懂得自然的美,懂得人与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大的幸运”刘丽丽说。

从写专栏到辍笔阅读,她敢于做人生的减法

2006年,是刘丽丽动笔之后非常勤奋的时期,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多。常常是每天上午8:30左右,一抬眼,就能看到邮递员骑着摩托车来送信件。摩托车后座两个袋子里装了满满的报纸和信件,很多时候里面都是刘丽丽的样报。“汇款单是绿色的,被放在一个蓝色的夹子里,签收之后,被递交到手上。那样的清晨,阳光洒满早行人的肩头,鸽子在蓝天飞翔。夜晚笔耕的辛苦被小小的幸福代替,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刘丽丽讲到。

同年,刘丽丽被提名为滨城区作协副主席。2006年夏季,《滨州日报》改版,给三位作者开辟了专栏。因为创作成绩突出,刘丽丽成为其中的一个。2008年,《鲁北晚报》开始连载她的《诗经》阅读笔记。但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刘丽丽决定停下来。刘丽丽说,一则不想重复自己,二来越是在写作天地耕耘,越发感觉到自己的肤浅。于是她决定,从源头开始,大量阅读、写笔记,以此来弥补自己知识架构的匮乏。“想要走得高,走得远,必须敢于做人生的减法,建立深厚的自我背景。”刘丽丽告诉笔者。

那段时间她阅读了大量的作品,认识了卡尔维诺、纪德、胡安▪鲁尔福、杜拉斯、叶芝、米沃什等等著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阅读的范围包括小说、人物传记、散文、诗歌。读书很杂,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只要感觉有营养的,都拿来读;实在不喜欢的,就硬着头皮啃,一点点的啃,像蚂蚁对于骨头那样一厢情愿地啃。贝多芬、瓦格纳、尼采、邓肯、曹雪芹、肖邦、苏轼、颜真卿……这些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在她的阅读书单里是可以友好相处的。他们从不同方面给予了刘丽丽各种不同的启发,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帮她梳理了世界文学史的脉络;蒋勋的《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在创作的瓶颈期给了她和孤独相处的勇气;叶芝《凯尔特的薄暮》让她知道了,原来鬼怪传说,也是民族文化灿烂的一笔财富;梵高和弟弟的通信,让她感慨拿油画棒的手竟然也可以写出如此真挚生动的文章。

阅读的馈赠,让刘丽丽用广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对阳光和生活中的温暖心存感激。书本成就了她的学识和气度;作为教师,它更成就了事业。

敢于打破规则自成一派,文章多次被写入教材

2011新年过后,刘丽丽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以黄河滩为背景,写人写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这一年开始,她写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厚实的作品,陆续登上省级或者国家级别的刊物。“写作宕开了一条路,但要登堂入室还感觉火候不到。”刘丽丽说。“我从来不迷信规则,相反我蔑视规则。”这个时候,一位年轻朋友的话给了她启示。刘丽丽自忖道:“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我可不可以打破规则?如果说所谓的规则就是,当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带着学生去分析欣赏别人作品的时候,你有没有问问自己:我可不可以写教材?”

答案当然是可以。前提是所写的东西必须达到一定的分量,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遵循这样的思路,从2011年至今,刘丽丽创作了百余篇散文、随笔,逐渐受到了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的青睐。

比如:《生活的方向》中,她写了一个清洁工人,写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见过另外一些人,他们热衷于在微信圈里转播食疗的帖子。今天吃鲜姜,明天泡豆子,一有空就抱着公园里的树拼命晃头,他们是怕死。还有一些人,奉行“撞一天钟就有一天钱”的信条,他们活着,他们怕少领了国家的钱。一个人究竟如何活法,本来无可厚非,但人生一世总得讲究一点什么,总不能越活越逼仄吧?相比之下,也有一些人,不经意间做出的事情常常让人心头敞亮,从而对这个世界刮目相看。比如屋子的主人老了,但里里外外,依然收拾得整齐有序。比如默默替乡人扫出一条干净的路,或者为陌生人在门口装一盏灯,或者就是在院门外栽种一些时令花草。并用这样的语言告诉你:他并非苟活。

后来,这篇稿子被《中国教师报》看中,2017年发表;同年也发表在《中学生读写》杂志上。

刘丽丽文笔细腻、笔法纯熟,写的散文情感真挚,自从发表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很多文章被《散文》、《散文选刊》、《芒种》等国内顶级散文刊物采用。在被刊物采用的同时,其文质兼美的散文作品还多次入选中学生阅读材料。其中,辽宁、河南、安徽、山东等多个省市选用了刘丽丽的作品作为考试命题材料。2018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中考模拟试题两次使用了刘丽丽的作品;2018年6月,她应邀为《中学生阅读》杂志撰写的卷首语《世界还很年轻》一文,入选滨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阅读题。

享得了寂寞的清福,才能写得出上乘的美文

梁实秋写过一篇文章:《寂寞是一种清福》,在嘈杂的人世间,如果有片刻属于自己的宁静,可以做刹那的神游,该是多么幸福的事。一盏孤灯,一本书,一个记事本,一支笔,构成了刘丽丽书房里的日常。为了写出一篇满意的稿件,她多少次苦苦思索,多少次把对于文学的热爱作为对抗寂寞孤独的武器,又有多少次和生活妥协,不得不暂时中止创作。但是,兴趣是种子,信念也是种子,只要给予适当的空隙,它们总会生根发芽。

这些年来,在刘丽丽的成长过程中,她注重积累,注重从生活中发掘素材。好的文章一定来源于生活;好的论文也一定来自于教学实践。她发表的许多文章都是从批注或者日志中来。比如发表在《山东教育》上的《别拿自己不当风景》,其素材就是从学生日记中得来;发表在《家教与成才》杂志上的《活泼的声音在哪里》,记录的是一次上阅读课的感慨;《你的声音我在听》记录的是跟儿子交流的片段;《初中作文评改点滴谈》则是纯粹的水滴石穿的点滴记录的总和。就这样把批注扩大,就是一个感悟小片段;把片段延长,就是一篇日志;加上一点理论拔高一下,一篇小论文就诞生了。

近年来,刘丽丽还入选了滨州市教育局“三名工程”,成为市级名师培养人选,她说:“教师成长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想要脱颖而出,想要不能被取代,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那条适合自己的路——擅长课堂教学的就讲课讲出去;善于钻研的就让自己深刻;善于写作的就及时记录整理。把火花连成火苗,释放出更多的光和热,温暖别人也照亮自己。”练笔10年,发表文章400余篇,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多次,这些足以让她引以为豪。但是,带动一批学生爱上阅读和写作,却是刘丽丽最大的自豪。

“‘原来,我们的语文老师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大作家啊!’至于为什么不去大城市发展,读过她这么多文章后,我大概懂得了,许是因为乡愁吧。也是,血脉里流淌着黄河水,又怎会舍得这黄河水浇灌出的土地?”这是高新区中考语文状元李明萱写在作文《嘘,你听》中评价刘丽丽的话语。这段话可以作为一个注解,解答了很多读者的疑惑。

刘丽丽说,世间寂寞的工作很多,笔耕更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对于一个热爱它的人来说,吃得其中苦涩之后,才有资格享受它馈赠的甜美,才能写得出上乘的美文。言讫,只见一个若水女子伏于案前,耳边传来噼啪噼啪的打字声。

责任编辑:杨孟子

网友评论 3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