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众日报隆重推介滨州40年阔步改革路

发布时间:2018-12-13 11:02:59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改革开放40年,滨州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渤海湾畔冉冉升起的这颗新星也引起各界的关注。12月13日发行的《大众日报》推出《辉煌40年·改革再争先》滨州篇专题报道,用5个整版的版面对滨州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进行了5个篇幅的报道,分别为《滨州:阔步改革路 冲浪开放潮》《滨州:风正一帆悬 升级总动员》《邹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盐碱滩崛起北海产业新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发展侧记》《魏桥创业40年 从一家小型油棉厂崛起为世界500强》。

大众日报7版

大众日报8版

大众日报9版

大众日报10版

大众日报11版

大众日报第七版内容:

滨州:阔步改革路 冲浪开放潮

黄河之尾,渤海之滨,黄蓝交汇。滨州,宛如一颗升起的新星愈发明亮。山东北大门、济南省会城市群出海通道、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接合部。滨州地利,得天独厚。

母亲河默默滋养着华夏子孙,也给滨州带来色彩斑斓的人文重彩:兵圣孙子故里、汉孝子董永故里、范仲淹成长地、渤海革命老区。滨州大地,人杰地灵。

大河汤汤,岁月滔滔;一路辗转,一路欢歌。滨州紧随时代步伐,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大合唱。乘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这座鲁北新城鼓满风帆,加速前进。

鸣钲起锚,金声玉振。三年前,滨州港开航运营,山东海上“北大门”就此打开,古老而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之中。一时间,千里荒滩成为一片开发热土。

汩汩流淌的黄河水,千里奔袭,不曾停歇。一如黄河之尾的滨州人,勤恳而坚韧,踏上征程即一生追逐。

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滨州人民心存鸿鹄之志埋头苦干,知难而进砥砺前行。老渤海精神,新滨州梦想,助推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华夏神州史诗般的浩荡大潮中推波助澜,创新创造,可圈可点。

粮食产业经济的“滨州模式”

2017年,初秋。丰收在望。

此时,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召开。

国家粮食局授予滨州“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称号。会议宣布: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滨州模式”,全国推广借鉴。

多年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发展,在国家粮食局、国家粮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培育形成了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了以西王、香驰、中裕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粮食资源,实施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和绿色循环经济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全市拥有163家规模以上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在全国粮油行业前10强企业中,滨州市占据4席。2016年,实现粮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67亿元、利税41.5亿元,粮食加工转化量1379万吨,主要指标均高居山东榜首。

24字的“滨州粮食模式”亮相——“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融合循环、惠民安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17年以来,滨州10家企业成功入选“中国好粮油”,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均列全省第一位。

2017年9月8日,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成立暨对外合作协作高端对接项目签约大会在滨州举行,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揭牌成立。

2018年4月21日,国家粮科院与滨州市举行了联合共建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仪式。

2018年11月26日,首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暨全国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滨州市开幕。

滨州,为全国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滨州智慧和滨州元素……

医改的“滨州探索”

医改,滨州在齐鲁大地一枝独秀。

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报,表彰滨州市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明显成效市。

医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滨州市咬住不放,实施了力度空前的领导保障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连续8年将医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6月30日零时,滨州市22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延续几十年的“以药补医”在滨州成为历史。

伴随着药价普降15%以上,大型设备检查、检验价格降幅13%以上,同步对323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17年,全市区域医疗费用增幅仅为5.8%,公立医院药品占比31.2%,百元医疗收入耗占比20.5,居全省前列。

2017年6月以来,无棣县作为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县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为全市闯出了路子。

如今,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整合,各级医院“孤岛效应”被打破。公立医院服务重心下移,通过组建专科联盟、远程诊疗等,县、乡、村三级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分工协作、共享资源、有序转诊的分级诊疗格局。

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

滨州,在全省率先完成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确立;乡镇医院200元起付线以上全报销政策作为山东唯一成功案例,被列入《中央改革办案例选编》。

当前,市人民医院西院区、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医院新院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滨州城市医疗资源布局即将迎来新的调整优化……

民生事业的“滨州智慧”

校园足球,敢为人先。

2017年9月,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函》,同意滨州等8地关于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申请。滨州,成为全国8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中唯一一个非省会地级城市。

2017年8月,中国足协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俊生率领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在滨州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迅速崛起的滨州校园足球给足球名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8年,滨州市480所中小学每个班级全部开设了校园足球课。全市经常性参加足球运动的孩子达到15万人,超过全市43万中小学生的三分之一。全市9470个班级中有8000余个班级建立了足球队。480所学校中组建了566个足球社团,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8所。

“无棣校车”铺就平安求学路。

一个财政收入曾位居全省“后三十名”之列的“贫困县”,却在全国引起一场轰动效应的校车改革。

2010年,无棣县对校车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管理、企业运作、社会联动”的运营机制,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公益性质的校车公司——无棣县校通公共交通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家推行校车公车公营模式,成为教育部确定的校车试点县。

该县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购置按照国家特殊标准生产、全部安装卫星定位设备的高标准空调校车149辆,实现校车“统一车型、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2012年,滨州市所有县(区)启动“平安校车”试点工作,推行“无棣模式”。2013年底,全市中小学所有校车规范管理运营,达到了“平安校车”全面覆盖……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地养老”,农村老人免费住公寓,滨州智慧再发力。

这几年,博兴县吕艺镇在合村并居过程中考虑先把老人统一供养,先行建设老年公寓。结合省里正在推行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博兴县提出,企业参与建设老年公寓,可以直接使用腾退出的土地指标。

思路创新,吸引到了当地企业京博集团。2013年5月,由其投资1.35亿元建设的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总床位达2000余张,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统一供养。

老年公寓家电齐全,老人从不愿住到争着住,此举改变了农村老年人以往生活质量差、家庭负担重的状况。

从2013开始连续3年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新建养老机构的补助标准达到3500元/床,在全省6个西部市的补助标准中最高。

先行先试,敢做引领。2014年8月,滨州跻身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此为滨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民政部在滨州市设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站。滨州,成为全国首个具备培训、鉴定、上岗“一站式服务”的地级市。

美丽经济的“滨州力量”

“五大产业”,一柱擎天。

高端铝、新型化工、粮食加工、家纺纺织、畜牧水产,滨州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增长13%以上,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这,便是滨州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生态、高效”战略引领,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鱼跳龙门。

至2017年,滨州市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形成了以纺织、化工、食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为主,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开发等新兴产业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辅的产业体系,拥有了一大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生机勃发。

高端铝产业已形成“铝矿石—氧化铝—原铝—工业铝型材—铝精深加工制品”上下游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重点涉铝企业50多家,吸纳就业超过10万人。

林水会战,十年磨一剑。

10年林水会战,成就了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之梦。

2008年春,滨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9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以生态水系构建为核心的“林水会战”工程,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开启了以水生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

10年锲而不舍,全市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268项,疏浚河渠14509公里……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因为水的浸润,滨州城乡告别荒蛮盐碱。

2003年起,滨州展开以“四环五海,生态滨州”为品牌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特色。

10年林水会战,全市累计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打通路域水系547公里,300多万亩盐碱涝洼地改造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全市粮食产量实现连续10年增长。

2017年,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林水会战“提档升级”新要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实现全市“美丽经济”新突破。

滨州,从此又添了一个水生态城市名片!

港口铁路,一朝梦圆。

2015年6月26日,滨州港两个3万吨级泊位正式开航运营,滨州市作别“临海不见海”的昨天,开启了“向海发展,拥抱世界”的新纪元。

2015年9月28日,德大铁路正式通车,滨州火车站开始运营,山东省唯一不通火车地级市的帽子被彻底摘掉,滨州人民的铁路梦终圆。

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滨州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滨州港昂首迈入国家一类口岸大家族行列。

截至2017年,滨州市通车公路总里程为1671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0.9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001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全省位列第8位,专用公路191.1公里,全省位列第2位。

环渤海高铁、京沪高铁二线、济滨城际高铁均已提上日程并开展前期工作。

九州通衢,阳光灿烂。

联村为民的“滨州决心”

常委联村,群众暖心。

“树叶绿,花儿艳,如同住在桃花源;改旱厕,农家院,堪比城市卫生间。”在惠民县皂户李镇康家堡村,村民康汝柱编了这个顺口溜。

2013年起,滨州市开展“扶弱解困、联村为民”活动,全市各级机关干部,陆续走出空调屋,离开沙发椅,到全市96个行政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发挥市委常委“带头学、带头做、带头解难题”的示范表率作用,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到群众中间。市委常委每人联系2个村,其中1个后进村或贫困村、1个先进村或特色村。

听民声,问民需,解民忧,五年如一日。

惠民县皂户李镇康家堡村以前是个地地道道的后进村: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乏力;集体收入无路可循;村容村貌脏乱差。

市委书记张光峰就选了这家“穷亲戚”。

坐上农家炕头,端起百姓饭碗,张光峰多次召开村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组织村党员代表到市内外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参观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转变工作作风。2016年,康家堡村党支部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康希良说:“张书记手把手教俺们,村班子转变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充满了干劲。”

在“扶弱解困,联村为民”活动中,市委各常委包村工作组采取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农民合作社等措施,累计投入1.14亿元,引进致富项目146个,农民收入年年看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9600平方公里滨州大地上回荡……


第八版内容为——

滨州:风正一帆悬 升级总动员

今年10月19日,省委主要领导就推动铝业高质量发展到邹平市调研,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全省铝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强调,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省铝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山东铝业”品牌。

铝业不仅是山东的优势产业,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更位居滨州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首,地位举足轻重。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铝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铝产业集群和产品交易中心。”

滨州主动转调,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动能培育,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速度降了

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关停电解铝产能269.2万吨,压减粗钢产能183万吨,煤炭消费压减2059万吨,对6类、226家企业实施了错峰生产,治理“散乱污”企业1914家,淘汰燃煤小锅炉3205台,全市停建、缓建民间投资项目281个……

“要把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照单全收中央督察组反馈督察意见,以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深刻反思,以刮骨疗毒的坚定决心彻底整改,将其作为根治突出环境问题的重大机遇,倒逼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尽管压减产能对经济增长速度会有较大影响,但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对滨州提出的整改意见,滨州市态度明确、照单全收,并将此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滨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尤其要克服速度焦虑、数字情结,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主动降速、加快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滨州市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强力推动经济结构变革,紧紧围绕培育壮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多端延伸,持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精心谋划了“5+5”十强产业(培育壮大高端铝、新型化工、家纺纺织、粮油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储备了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731个,总投资8082亿元。

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依赖性减弱了,也就是说对于GDP增速放缓有一定的包容度,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个高质量,是“不带血的”、没有隐患的、广大人民群众赞同和满意的。

质量高了

滨州孕育发展新优势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发展速度放缓了,积极因素却不断呈现,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更显示出滨州发展的潜力和新优势,让人充满期待——

新旧动能转换节奏加快。从市场主体来看,今年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创业创新不断发展,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58万户,其中服务业1.96万户,占比76%。从经营主体看,年初241家新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46.3%,高出规模以上工业53.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48.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提升,增速比二产高出4.6个百分点。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5%,增幅列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1.6%,增幅列全省第1位。

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全市建立了重大项目库,储备项目550个、总投资5372亿元。两次开展“三个一批”(论证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活动,集中签约项目37个、协议金额1456亿元,开工项目48个、总投资351.6亿元。打造了全省首家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云超市”服务模式。15个项目列入全省第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36个项目列入全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为今后发展积攒了后劲。

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滨州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作为产业集群领头羊的大企业,纷纷以具体行动发出加快转型升级的动员令,无疑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令人备受鼓舞。

与此同时,滨州与京东合作的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数据中心、与华为合作的云数据中心也在积极推进。项目正式运营后,对于全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扩大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发展看长远,长远看环境。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资金、人才的吸引力。缺少项目、没有人才,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对此,滨州各级已有共识——

今年7月,《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出台,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这是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办法,重点解决政务服务效能不高,市场运行监管粗放,法治环境不优,社会、要素保障缺位及营商环境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理念、制度、监督全方位深层次创新。

尤其是,滨州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市县“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6月份以来,先后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多次会议进行重点调度、推进和落实;7月下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分两组南下“取经”,对“一次办好”改革提标提速;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人深入“一次办好”改革一线、紧盯市县政务服务中心现场,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同时,建立健全“一次办好”改革工作台账月通报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和推进落实力度。

在今年7月22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峰会上,滨州市入选“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案例)十佳城市”。在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评选中,滨州市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综合评分列全国第78位。一流营商环境正成为滨州对外开放、引资引智的“磁铁”。

全市上下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不断壮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优化金融环境,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发展的新优势正在加快孕育。

实惠多了

百姓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滨州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尽管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民生支出依然没有“掉队”。

滨州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资金向民生聚焦、政策向民生倾斜,优先保障民生支出,优先满足民生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每一项民生工程的落实,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为民谋幸福的情怀。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263.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1%,成功入选“2017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而2018年半年多的时间里,惠民政策陆续出台,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民生改革加速发力,让更多的群众得以分享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前,滨州市就开始全面推进“校车全覆盖”“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校园足球运动场地建设”教育工程,以历史上从未有的决心、力度强力推进教育民生保障。今年这项工作依然没有停止,截至7月,滨州解决“大班额”、“全面改薄”、足球进校园、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开工项目169个、竣工32个。

而已然成为滨州“城市新名片”的校园足球,今年也继续打造“新亮点”。校园足球是滨州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确定的新兴产业之一,滨州以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产业,进一步擦亮滨州校园足球品牌,助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当下,全面深化医改进入关键期。全市22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药价普降15%以上,大型设备检查、检验价格降幅13%以上。全面建立的居民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已经累计居民大病保险赔付37万余人次,赔付金额6.6亿元,有效缓解了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总投资35.5亿元的市人民医院西院区、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三院”项目也已全部开工,将打造黄河三角洲高端医疗服务矩阵,解决医疗资源紧张、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对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出更高要求。2018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将养老服务工作列入科学发展观考核,将养老服务“三项行动”列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将“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等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主导层面全力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发展。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市级养老中心为引领、县区重点项目为支撑、乡镇农村幸福院为基点的养老服务设施框架格局。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今年4月9日,滨州市启动“六城同创”工作,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复审、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同步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六城同创”,是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有力抓手,是提升营商环境、打造滨州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开展“六城同创”是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不折不扣的实事好事,是让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作风硬了

“淬火工程”锤炼基层党员党性

“万丈高楼,重在根基。”长期以来,在基层尤其是农村,个别党员党性意识弱、纪律作风散漫,个别党支部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有的党员无人管、管不好、管不了,严重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自2017年开始,滨州市针对农村普通党员缺少接受经常性教育的有效机制,个别党员集体观念淡薄、纪律作风散漫,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等问题,探索实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基层党校为主要阵地、以党员集中轮训为主要形式、以党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主要抓手的共产党员“淬火工程”,探索出一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基层落实落细的有效途径。

阵地建设是党员教育的基础。滨州市本着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节俭办大事的原则,按照“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有教学区、党性体验区、生活服务区和文化交流区”等标准要求,指导各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基层党校,以小班化的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党员集中轮训,对党员进行全方位“淬火”,每人每年不少于32学时。

“淬火工程”开展时,以支部为单位调训,主要设置“五项内容”:实行军事化管理;原原本本地诵读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基本教材;重温入党誓词、学唱革命歌曲、观看红色影片、讲述身边先进故事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培树优良学风,引导党员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规矩意识。

“剑锋磨砺出,好钢烈火淬。”开展“淬火工程”,让党员离开炕头、放下锄头、走出村头,到党校“补钙”“充电”,实现了党性意识、组织生活、纪律观念和邻里感情的“回归”。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乡镇(街道)基层党校86个,有3.3万基层党员参加了集中培训,春节前全市60周岁以下农村党员将轮训一遍。下一步,滨州市将逐步把“淬火”对象从农村党员向机关单位、“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员拓展,实现全覆盖。

责任编辑:王志学

网友评论 2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