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遵循

发布时间:2018-12-19 17:32:37    作者: 李海青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要讲话解读

以什么为中心推进改革或实现发展,涉及的是改革的目的与发展的本质的问题,体现的是对待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与根本态度,决定着治国理政的方式方向与思路战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遵循。

一 把人民作为主体

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在改革中要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亦即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注重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人的能力的不断提升。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创造的,没有物质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而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明确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列宁把“历史活动是群众事业”的论点,称之为“历史哲学理论的最深刻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强调“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也反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的思想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之中。“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牢固树立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思想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改革而言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刻,传统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实施依赖于人的创新驱动战略成为必然趋势。所谓创新驱动,其实质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注重依靠人、解放人与开发人,充分释放人的创新激情、活力与能力。只有如此,科技的进步才有可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成为现实。这种经济发展之支撑力量的转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推进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将成为最大的生产力。正如有论者指出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社会。这样的社会本质上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知识经济时代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时代,进一步说,它是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本的时代。因为无形的知识、智能和用知识、智慧武装起来的持久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对知识的生产以及学习和使用(消费),即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靠的是人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使知识得以运用和发挥作用,同时知识又使能力得到进一步引申。”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在此意义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要求各级管理者和领导干部必须注重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与能力,确立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思维,充分激发潜藏于13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充分发挥人才对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切实解决发展的活力问题。

二  把人民作为尺度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意味着要把人当作尺度,尊重人,亦即从现实的人出发,了解民情民意,以最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满足与真实感受评价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尺度,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群众具有鲜活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要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内在要求,就此而言,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切实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入把握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需要与价值诉求。实际上,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人总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一定愿望与需要,处于特定分工与阶层、群体关系中的,所以,从现实的人出发,也就意味着要深入了解现实社会的生产发展、分工状况,了解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与愿望,了解与生产发展相对应的各个阶层、群体的性质、特点、力量状况,了解整个社会结构状况。只有如此,才能在实际中有效地制定政策,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思想才不会僵化。而要做到以上诸方面,领导干部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在十八大前后的多次讲话中,都对调查研究的问题做过高度强调与精辟论述。汇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重要论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就多次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我们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从而,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做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赴全国各地开展深入调研。

以人民为中心,把人当作尺度,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同时也要求领导干部在改革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从群众的评判中知得失,把人民的评价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认可与否及其程度作为评判自己工作的标准,努力赢得百姓的“口碑”,从而实现“群众满意”与“领导放心”的有机统一。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判断改革的生产力标准。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又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016年2月23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发挥好改革先导性作用,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习近平的“两个是否”与“四个有利于”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指明了新起点新阶段上改革的方向,又提供了新起点新阶段上更为完善的改革评价标准。特别是获得感作为一个评判标准的提出尤其具有针对性。获得感是相对于不公平感与相对剥夺感而言的。这一新标准的提出超越了以往主要从经济方面评判改革成效的思维,体现了发展与公平的内在统一,突出了评判改革的大众心理维度。确实,尽管改革的评价标准众多,但所有方面的改革绩效最终必须落实到民众的实际权益满足与真实感受上才是合理的。

三  把人民作为目的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意味着要把人看作目的,为了人,亦即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切实维护人民的权益、努力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换言之,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其所追求的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未来理想社会时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在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中,人们在发展上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人与人的关系、群体与群体的关系是高度和谐、利益共享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二章,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称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全面发展的内容包括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实现,人的各种需要、能力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与优化等。社会关系的和谐使每个人获得更充分地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个人又成为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还对未来理想社会中人的生活进行了诗意的描绘:“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利益的一致与共享、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普遍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理想社会的状态规定,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对于共产党人的这一立场宗旨与价值追求,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形象地将之称为“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追求的简明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改革形势对之作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创新性诠释。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总书记就饱含深情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又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纪念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正当利益需求是以公民权利的形式予以体现的,必须要通过法治予以保障。所以,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公民权利。“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应地,各级领导机关与领导干部则必须树立法治思维与公民权利思维,学会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障人民权益。

新时代的改革关键期,必须要深刻理解、牢固树立并有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的:“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董锋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