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水落坡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27 08:48:47    作者:周万雨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摘要:本调查是于山东省滨州市水落坡镇,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村子:孟家村、大马村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调查发现这两个村子的最低生活保障情况比较完善,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村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并且已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需要救助的村民制定了相应的救助措施。但是,由于各个村子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贫困户之间的差异、对村民的家庭实际收入情况摸排的差异,所以水落坡镇各个乡村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

关键词:水落坡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乡村振兴;社会救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确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建立了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包括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我国推动了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包括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准退、资金项目管理、分类施策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经过各地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仅2018年就减少贫困人口1300万人以上,这是扶贫攻坚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更是要求扶贫要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

本次调查是利用暑期时间,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来到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镇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以了解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查找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实践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促进这一制度有效地落地实施,实现政府的“兜底”帮扶,有效的缓解贫富差距,最大程度上改善人民的生活。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背景

2007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保证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危机,为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更好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会。但是由于全国各地需要保障的人口基数大,并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一制度的实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政策的实施情况,我们特地做此调查来研究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现状,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为更好地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调查从村干部,村民与被救助家庭的视角对水落坡镇农村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同村干部以及政府人员商讨改进的建议。

(二)调查样本与工具

1.调查样本

滨州市水落坡镇目前有125个行政村,是滨州市目前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镇,而此次外访的孟家村,更是一个被盐碱地包围的落后的小村。本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亩产大约在每年1000元左右,养殖业为辅,少数居民通过养殖淡水鱼来增加自己的额外收入。由于地处较偏远的平原地带,交通不便,很难在经济上与外界来往,但是经过近几年来政策的支持和发展,古典家具的制作与转卖在这个地方非常的流行,再加上政府拨款,从黄河开凿引水,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更是培育出了国家优质小麦,使此地摆脱了贫困村的称号。本村有耕地1338亩,人口有202户共604人,男女比例在1比1左右,其中有17户人家是贫困户,占村庄总人数的8%,12户人家是家里只有老人,村里设有幸福院,供村里无家可归的老人居住,并且幸福院建设在村委会里面,能最大程度上给老人提供帮助。

2.调查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采访村民问题相结合,本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问卷共有17个问题,其中16个问题是围绕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整体情况展开了解,1个是对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议和看法展开调查。

(三)调查方式与程序

1.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面向全体农村居民,问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并且调查问卷是根据有关材料,经研究编制而成。调查内容主要是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普及情况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成的情况为主。

(2)访谈。本课题主要是对水落坡镇孟家村的普通居民,受助居民以及村干部进行访谈,主要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受助村民的反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2.调查程序

(1)测试之前,先把被测试的人员召集在村里的会议室里面,告诉村民本次测试的要求以及目的,测试时间在十分钟左右,被测试的居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若有村民不识字者,可由他人代写,作答完毕以后,马上收回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之后进行村民访谈。对普通村民、受助村民和村干部进行访谈,并如实记录所收集到的调查资料,如村民的感受以及建议、是否了解村里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情况与反馈情况等,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水落坡镇孟家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查情况及成果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本村的贫困户绝大多数在政府的扶贫范围内,低保户人家每月人均215元,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会有一定的补贴,并且残疾人也有相应的补贴。同时为了提高村子整体经济水平,更是在村子里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实行光伏发电,把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所获得的资金用于贫困户的补助。经过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不懈努力,原先那个贫困落后的水落坡镇已经发展为现在的省级特色小镇,尤其是古玩家具,成为孟家村村民的制胜法宝,更是打出了“淘全国、卖全球”的口号。

三、孟家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采访了许多村民。大部分村民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所了解,但也有少数村民对其毫不知情,这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的工作并不是完全透明或者说是公开力度不够,宣传方面存在不足。

(二)农村家庭的隐性收入难以核算使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难以确定

按政策规定,只有家庭经济收入低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才可纳入低保范围。虽然根据省市的规定制订了相关的家庭经济收入的计算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在实际的调查取证过程中,有些农民为了能让自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会隐瞒自己的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农作物占比重大,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很难确定低收入家庭是否有隐性收入,债权或证券。村子里绝大部分家庭从事古家具买卖,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易。有不少家庭在网上做起了微商,通过微信里的朋友圈来扩大自己店面的经营范围,买主和卖家之间的资金流转都是通过转账进行,由于无法对其交易记录进行查看,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对其真实收入的判断,更是难以对其资金的收入情况进行核算。

同时也有部分人因为买房买车或者是建造房屋等导致贫困,因为赌博导致倾家荡产,因为计划生育导致子女众多难以扶养等等,这些人群的存在,以及他们是否应该被列为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内都直接影响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三)村委会资金收入来源渠道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财政补贴。但是,由于近年来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额度不断增加,给政府施加了不少的压力,特别是由于本地区的贫困户较多,经济发展落后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也就相对来说金额庞大。虽然在村子里安装上了太阳能板发电,并将发电所挣得的资金全都用于贫困户的补助,但是,随着近年来太阳能电池板的普及,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挣来的钱,寥寥无几。这也就导致对低保人口的经济保障不能完全有效的满足。

(三)低保与扶贫衔接机制不畅

党的十八大后, 党中央正式提出“精准扶贫”的农村扶贫开发机制。国务院办公厅也及时转发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指导意见通知》 (国办发[2016]70号) [1]。首先, 我们要明确“低保线”和“贫困线”是两条线,这两个概念虽然密切联系但是并不完全一致。显然, 低保线的水平要高于贫困线,且两者需要救助的程度不同。“农村贫困线”是界定农民是否处于贫困状态的标准线,“农村低保线”是界定农民是否需要得到低保救助的标准线,是农村贫困人口不一定能够得到低保救助,不是农村贫困人口也可能得到低保救助[2]。现实中,贫困家庭申请低保的同时,还可以填写乡镇的贫困户精准识别表[3]。这样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这个家庭到底是贫困户还是低保户, 如果将两者相互混淆,就会混淆扶贫与救助的界线,降低扶贫与救助的成效。

四、对于完善孟家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通过对孟家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发现,我们针对其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完善的建议。

(一)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信息公开力度和宣传力度

让村民真正的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转变有投机取巧人的思维,培养其以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通过村干部的宣传,让村民了解到哪些人应该享受低保待遇,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人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要取得村民的认可和支持。进一步的公开最低生活保障人选的名单,让村民共同监督,做到选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二)建立完善的评估体制,明确低保对象

由于村民的收入来源不一,建立完善的评估体制以对村民的经济财产进行准确预估,从而明确需要进行低保的对象。而且由于每个村子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要低保的人数也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估体制非常重要。

(三)加大村委会的资金来源收入

通过政府扶持或者是村委会的其他方式增加村委会的收入。孟家村现在所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以此为基础多实行一些这种类似的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可通过社会的力量对低保户进行经济支持。孟家村许多人通过买卖古家具等发家致富,可以由村干部牵线搭桥,使有能力的人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四)加快与精准扶贫的政策衔接[4]

社会救助类型多种多样, 在划定扶贫与低保的“两线三区”时,村委会应当积极推动其他专项救助,如医疗、养老、法律、教育等方面。这些配套措施将更好地实现扶贫与低保的保障,以经济资金倾斜与低保制度相联动的方式,实现扶贫攻坚的合力。

小结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这一现象,就应该在农民的增收上下功夫,毕竟一个地区财政能力的强弱,决定着这个地区农村覆盖范围的大小以及农民受补助水平的高低。干部应该积极主动的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掌握社会动态,寻找合适的时机,积极寻求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找准适宜的村子发展经济,只有百姓的腰包真正的鼓起来了,这些关于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才能完美的解决。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响应国家要求,以人民发展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快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改革成效显著。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正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2020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一环。我们真切希望在依法治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 真正实现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有法可依。

(作者:滨州学院体育学院2017级周万雨;指导教师: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培)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 [EB/OL].http://www.cpad.gov.cn/art/2016/10/9/art[…]

[2] 孙铭杰,张凌燕.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调研报告——以湖南省桂阳县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04):46-52.

[3] 左菁.中国“反贫困”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制度障碍分析[J].河北法学,2007(07):57-62.

[4] 吴海涛,陈强.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J].农业经济问题,2019(07):47-55.

责任编辑:邱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