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发展进步系列述评|| 发力“三农”逐梦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09-25 09:35:05    作者:记者 周昆 韩俊亮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发展进步”系列述评之三

发力“三农”逐梦乡村振兴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滨州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滨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滨州日报滨州网今日起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发展进步”大型系列述评,探寻滨州从奋进到崛起、从振兴到辉煌的发展之路。让我们向历史致敬,为未来壮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建设富强滨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聚力乡村振兴,我市将突出一个“富”字,厚植强农富农新优势。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新中国成立70年,见证了滨州从解决温饱到农业大市、农业强市的不懈探索——

1949年,滨州(惠民地区)农业总产值仅2.67亿元,粮食总产56.55万吨;2018年实现农业(种植业)增加值123.24亿元,粮食总产量384.62万吨,连续十七年丰产丰收。

1949年,农民收入无数据,1978年,滨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4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61元,增长250多倍,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越来越强。

1953年(最早的统计数字),滨州城镇人口5.96万人,仅占总人口的2.30%,是名副其实的“乡村社会”;2018年,滨州城镇化率达到57.64%,整体进入“城市社会”……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滨州逐步走出了一条统筹协调破解“三农”难题、走向现代化的新路。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滨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农村如何实现现代化?滨州儿女用不懈探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滨州答卷”。

演绎千年巨变,滨州从传统农耕走向机械化作业新时代

农业地区,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给滨州贴上的标签。潜台词是:贫穷、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滨州较早完成土改运动,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以打井提水、引黄灌溉和改土治碱、平整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到1956年,滨州粮食总产达到10.2亿公斤,农业总产值3.645亿元。是年风调雨顺,粮食单产达到亩产74公斤。虽然现在看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它已经很不得了了。进入人民公社时期,土地集体经营,在生产计划、管理、分配等基本问题上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挫。与此同时,长期受旱、涝、碱等自然灾害的制约,全区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生产长时期徘徊不前。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几千年的农业史实际上是一部为解决温饱的奋斗史,农业生产的最大目的就是为吃饱饭。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的一段时期,我市的粮食单产一直维持在100多斤。“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基本是全区农民的日常。据统计,从1949—1978年,滨州人民共吃了返销粮76.96亿斤,平均每年2.57亿斤,平均每人每年吃返销粮接近100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按下了中国伟大改革事业的启动键。

春雷激荡,风起云涌,改革的力量唤醒了沉睡的滨州大地。从1979年实施包产到户,到1993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从2005年免除“皇粮国税”,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土地“两权分离”到实行“三权分置”……一系列改革不断推进,滨州城乡发生了巨变。

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滨州从农耕时代进阶到工业时代。传统农业加速向以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为标志的现代农业迈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快速普及,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不断涌现,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等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遍地开花……

全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推动滨州农业以质量、效益为基本取向的深层革命:三次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以改革开放肇始为界,1978年的滨州,三次产业结构为64.0:18.9:17.1,典型的“一二三”金字塔结构。2018年,全市一产占比降至8.8%,传统种养业唱主角的旧格局一去不返。但是,“农”字依然是滨州的基础,扎根土地的“工业大树”在滨州的田野上蓬勃成长。西王集团、渤海油脂、香驰粮油、三星集团、中裕食品……具有鲜明滨州特色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滨州的支柱产业。

滨州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出台粮食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奋力跨越。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从看节气种地到标准化生产,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下,滨州逐步构筑起“优质成品牌,品牌更优质”的良性循环,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粮食产业滨州模式”。

2016年,全市粮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3家、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10家;粮油行业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3个。构建了以邹平玉米、博兴大豆和滨城、惠民、阳信小麦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并摸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循环融合、惠民安全”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2017年,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领域实现了“五个全国第一”。即:第一个“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在滨州成立;第一个“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召开;第一个“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荣誉称号授予滨州;滨州被认定为第一个“中国好粮油示范市”;“滨州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第一个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滨州粮食产业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粮油产销量再创新高,全市粮食产业发展迎来了新局面。

2018年,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和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为我市粮食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高端平台,建立了长效机制。当年,全市粮食产业年加工转化量1583万吨,是本地粮食产量的4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6亿元,占全省的1/3、全国的1/25;滨州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010亿元,成为全国惟一超千亿元的地级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粮食产业滨州模式”正是总书记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必将对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起到积极作用,也必将为滨州向世界传递滨州声音、展示滨州风采提供重大机遇。

40年砥砺前行,滨州由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城乡一体化演进

农为邦本,粮安天下。为国家粮食安全守好门、站好岗,既是国家重托,也是滨州使命。70年奋斗不息,滨州人用智慧和汗水,把粮食丰产的优异答卷书写在黄三角大地上,创下了十七连丰的辉煌。

滨州要强农业必须强,滨州要美农村必须美,滨州要富农民必须富。为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滨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以大智慧、大勇气,将统筹协调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抓手,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把强市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走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的新路子。

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方略。2008年,进一步提出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战略目标。全市以生态水系构建为突破口和总抓手,在9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林水会战”,以“水系生态、绿色生态、农业生态、乡村生态、路域生态”五大工程为重点,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开启了以生态优化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十年锲而不舍,林水会战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完成了滨州城乡的一次深层次生态再造,实现了滨州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根本性转变。全市统筹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水成系、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方田30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6.8%增长到29%。“路为骨、水为魂、林为韵、林水相宜,产业兴旺”的农业生态体系,整体改造提升了农业生产条件,不仅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有力推进了农村生态文明进程。

以发展成果城乡共享为根本诉求,从2013年开始,全市展开以实现所有村(居)“硬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为目标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时间里,全市累计投入59.7亿元,完成县乡道改造1266公里,建设进村道1917公里、主要街道4192公里、村内街巷7424公里,实现“村村通、村内通、街巷通”;累计投入13.5亿元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处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累计完成投入7.3亿元,栽植绿化苗木284万株,安装路灯9万盏,新增及完善文化大院3063个,新建广场2273个……乡村彻底旧貌换新颜,农村群众文化观念、生活习惯随之潜移默化。

为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与全市人们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5年起,我市投入扶贫资金10亿元,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机制办法,分类精准施策,推动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在积极开展特色种养加、光伏、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我市把贫困群众就医、就学和住房保障作为扶贫政策供给的重点,在山东省内率先实施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子女就学、危房改造三个“暂行办法”,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2018年,以7381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标志,我市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清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统筹协调发展,是扛起滨州使命的历史选择。统筹协调发展,是破解滨州“三农”难题的必由路径。统筹协调发展,推动滨州由“乡村社会”悄然向“城市社会”演进。

生产方式不断“刷新”。用了上千年的犁耧锄耙进了博物馆,农业机械,甚至无人机等在田野纵横驰骋。有人总结说,过去种田是“挥汗如雨”,现在种田是“三指一掏”(只需在收、种、打药时指地块,掏腰包)。今年夏收,全市416.13万亩小麦全面通过机械化完成收割。收割、运输、脱粒、晾晒,以前一家人忙活半个月的活儿,现在一个电话半天搞定。而植保无人机一天作业量,抵得上壮劳力干一个月。从人扛牛拉到机械作业,从全家围着土地转到一个手机连世界,农业科技普及推广,让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脚背摔八瓣的历史。

新型业态挑起“大梁”。曾经,滨州是典型的粮棉大区,“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许多农民的理想。不知不觉间,特色种养加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门路。休闲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业态日益普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加农户等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小农生产正被规模经济取代,传统的“老把式”逐渐让位于专业的新农民。

农耕色彩悄然褪去。2018年,一个数字意味深长:滨州城镇常住人口226.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64%。这意味着超过半数滨州人过上了城市生活,传统农业大市实现了从乡村型社会到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嬗变。生产力的发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我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乡村,融入全新的城市生活。

发展成果城乡共享。70年间,全市农民纯收入显著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民纯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城乡之间最扎眼的收入差距迅速缩小,农民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光伏、燃气入户,水电路网贯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全面实行,城乡低保标准、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等均大幅提高……滨州正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稳步推进,由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逐步演进。

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滨州之路

1978年,我们党从农村改革入手,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放眼全国,审视滨州,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新的起点、新的基础上,滨州“三农”仍面临许多难题,必须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通过改革开放去解决,通过持续深化协调发展来破解。做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滨州答卷”,市委、市政府已胸有成竹。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力乡村振兴,我市将突出一个“富”字,厚植强农富农新优势。围绕“乡村富”,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五大振兴”为路径,积极培育示范园、样板区、支撑点、致富经,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滨州之路。

坚持数量质量并举,做强现代农业——

做优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和工厂化农业,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30家以上,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500个以上;新推广节水灌溉27.4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13.5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22万亩。

打造放心农业。积极推介优质安全农产品,扶持沾化冬枣等特色产业,完善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个以上,全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做活休闲农业。围绕服务标准化、项目多元化、企业诚信化、价格公道化、产品系列化,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联线成网,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全年乡村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20亿元,实现“特色乡村游、增收家门口”。

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推广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新六产”,创建省级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主体,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

培育现代农民。以提升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为导向,积极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累计培训突破1万人;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回村大学生创业,倾力打造一支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主力军。

坚持面子里子并重,建设美丽乡村——

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注重规划引领,推进村居布局调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改厕管护长效机制,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水平;做好古村镇开发保护,留住最美乡愁。

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基础设施投入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加快“四好农村路”、供水、供气、电网、物流、网络、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让广大农民生活更舒适、更便捷。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带动弱村变强、强村做优;健全完善“双规范双提升”工作机制,推动乡村治理规范化;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持续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形成家风正、村风淳、乡风美的良好风尚。

坚持内力外力并发,促进农民增收——

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千名干部包千村、千家企业助千村”工程,坚定落实村集体收入“清零·倍增”计划,提升村级经济实力。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扩大适度规模经营,适宜土地流转率达到65%;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着力盘活农村闲散土地;完善涉农资金整合利用机制,制定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激励政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

拓展农民致富门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开展“农商互联”资源对接活动,加强农民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实现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农村电商营业收入达到60亿元、增长20%。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强贫困动态监测,探索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确保已脱贫群众不返贫;加快实施黄河滩区迁建,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

责任编辑:杨孟子

网友评论 2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