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效果持续显现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

发布时间:2019-10-14 09:02:24    作者:刘建玲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理解生态文明,必须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政治高度,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治理有的放矢,资源破坏被有效遏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论形成共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际行动,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紧抓不放、奋力攻坚,取得了积极成效。

净化政治生态  凝聚发展合力

习总书记说,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生态环境上的“绿水青山”可以带来经济上的“金山银山”。同样,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也可以给经济社会带来“金山银山”。新中国成立70年来,滨州发展进程中,党发挥着领导作用,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自十八大以来,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打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凝心聚力、政通人和,为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滨州市领导班子虽几经变换,但是“生态立市”的战略从未动摇,不仅掷地有声地体现在每届的党代会报告中,而且落实到每项制度和具体的行动上,从“四环五海”到“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从美丽幸福新滨州到高质量富强滨州建设,无不是从政治生态出发,定位城市核心发展前景和框架,做到了总书记所要求的“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优质的生态环境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更高水平、更加舒适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天然需求,又可以带动人才、投资与技术的集聚,助力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滨州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实现了“白天看蓝天白云,晚上看繁星闪烁”,提高了滨州人民的幸福指数。以滨州“林水会战”为例,自2008年起滨州连续十年“林水会战”,投入250多亿元,其中造林绿化上,投入120多亿元,实现造林1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新增蓄水能力2.3亿立方米,催生了滨州的生态革命。2019年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滨州排第20名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滨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要看到,滨州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基本问题。环境经济学领域较早运用“外部性理论”,提出环境问题是由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造成的。滨州存在电解铝产业产能过剩严重、燃煤小锅炉治污设备不健全、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低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重发展、轻环境保护。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但生活中依然存在环境污染危害问题,以化工企业为例,滨州化工企业周围村落空气条件差,PM2.5浓度超标,农作物生长困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滨州要立足实际,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聚焦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转方式调整结构倒逼环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助推企业转型优化升级,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的高端品牌,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逐步完善支持“十强”产业做优做强专项政策,鼓励企业按照中央确定的原则大胆闯、大胆试,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就应当得到肯定。二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滨州各县市区的自身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不能采取相同模式。发展“飞地经济”,打破地域限制,发挥产业优势,聚集效应,同时成立“飞地园区”,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综合考评。尊重企业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聚力乡村振兴  打造齐鲁样板

滨州是一个农业占比较大的区域,美丽乡村建设中虽不乏成功典型,但是依然需要注意:一是美丽乡村的定位。以地域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带动乡村区域发展,形成综合产业运行机制,切忌“一刀切”。充分挖掘乡村独特优势,统筹谋划“一盘棋”,走一条富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二是激发乡村民营企业活力。以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为着力点,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重点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共享机制。三是鼓励农民创业致富。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天地,用好滨州“淘宝村”,引导滨州电商组建全国性旅游协会、创客协会,举办冬枣采摘、粗布纺织、家具雕刻等各种技艺大赛,激活乡村创客成长机制。农民角色发生转变,成为农家乐经营者、导游、司机等乡村发展的主力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真正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作者为滨州市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辑:董锋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