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吕艺镇:打造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吕艺模式” 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双赢

发布时间:2019-11-21 17:08:44    作者:记者 李淑霞 通讯员 郭红光 高方琪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村民零成本入住高品质社区,老人不花一分钱享高标准“集中供养”,中青年变身产业工人获稳定收入,孩童家门口上高质量学校……

在扶贫开发工作“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博兴县吕艺镇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以整建制合村并居方式,探索有效避免贫困发生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老人养起来、小孩管起来、中青年富起来”,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新路径。

曾经的传统农业乡镇、扶贫重点镇,一跃成为“农业创优、农民创富、农村创美”的幸福小镇,打造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吕艺样板”。

以宅基地置换社区住房,零成本入住,所有村民都“住得上楼”

统计显示,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吕艺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38户、3705人。2019年度动态调整后,该镇仍有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2户、1035人,其中未成年人占10.1%,60岁以上老人占44.8%,残疾人占25.0%,因病致贫人员占22.5%。

“在贫困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存在,老弱病残占据贫困人口绝大多数的当下,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少、土地利用率低、社会保障薄弱成为精准扶贫亟需解决的难题。”吕艺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委员、人武部长白海波告诉记者。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2012年10月,吕艺镇与全国500强企业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首先对马家、寨韩2个村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投资12.7亿元建成博华佳苑、益仁花园2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镇共有11个村、3868户、13312人集中到社区居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全镇41个村整建制合村并居,从而实现全域新型城镇化。

依据合村并居优惠政策,不论普通农户、贫困人口原居住房屋状况如何,都可以用宅基地置换社区住房,零成本入住农村社区,保证每个村民都能“搬得起家、住得上楼”。而按照“公司+基地”发展模式,由京博控股下属的博华农业公司对耕地实行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每亩土地按照800斤小麦的国家粮食指导价支付土地流转费。同时,11个合村并居村集体成立吕艺镇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与博华农业公司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和群众收入,共同推进脱贫致富。

11月4日,记者走进博华佳苑小区,外观大气、配套齐全、设施一流,其建设标准不亚于城市居住小区。近12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楼房内,满金玉和老伴正在悉心看护两岁的小孙女。

“家里6口人,今年每人分到2150元土地流转费,加上养老保险啥的,吃穿不愁,楼房还免费住。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上班,我和老伴就安心看孩子。”满金玉笑呵呵地说,现在的居住环境和过去透风撒气的土坯房根本没法比。

阳台上,满金玉的哥哥满金亮正惬意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从小“头脑不太灵光”的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如今,73岁的满金亮晚上住在与博华佳苑一路之隔的老年公寓,白天则随弟弟一起生活,方便照料。

首创“以地养老”扶贫模式,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住老年公寓

扶贫开发,重在精准。农村老年人缺乏劳动能力,收入匮乏,属贫困高发群体,搬入社区后因生活成本升高,易造成“上楼致贫”、“上楼返贫”的不良后果。

能否先把老人统一供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脱贫和养老难题,让其安享晚年?基于这一考虑,吕艺镇党委政府和企业协商,先行建设老年公寓。

伴随合村并居的推进,博华农业公司先后投资1.8亿元,分三期建设9栋多层公寓楼、3栋高层公寓楼和2栋综合楼,配套餐饮娱乐、医疗康复、综合保障功能设施。老年公寓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统一供养,免收住宿、水、电、物业、供暖等各项费用,每人每月还能领到100元敬老金。

目前,全镇共有11个村980户、1500名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其中包括镇敬老院26名老年人,以及89户147名贫困老年人(含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入住老年公寓,是山东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养老机构。

整个老年公寓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定制装修,如防滑砖、专用通道、双电梯、扶梯、供氧系统、呼叫系统等。公寓房间内,床、橱柜、沙发、茶几、电视、热水器、电磁灶、抽油烟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可以自己做饭,也可以“吃食堂”。记者看到,公寓食堂内一般的炒菜,如冬瓜炒肉、土豆炒肉是1.5元一份,稍贵一些的如炖鸡、大骨头是5元。“正常情况一天花五六元就能吃饱。”一位前来打饭的老人说道。

老年公寓还与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博兴县首家医养康复中心,实现医养结合。老人如果身体不舒服,只要按响呼叫器,就能得到紧急救助。同时,公寓组建有广场舞、台球、吕剧等11个协会组织,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辛集村46岁的村民张士林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窘迫。2017年底,镇上考虑到其特殊情况,特事特办,同意他与70岁的母亲一起住进老年公寓,分别住在同一公寓楼的六层和八层。

“土地流转费加上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物价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等,我个人一年能有近7000元收入,维持基本生活毫无问题。”张士林表示。

聚焦最困难群体的脱贫解困,吕艺镇通过盘活农村耕地和宅基地资源,在全市首创集中供养“以地养老”扶贫模式,探索建立“土地养老为基础、集中供养为支撑、医疗康复为保障”的养老扶贫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老年人的后顾之忧,阻断老年群体中新贫困的发生。

中青年变身产业工人增收致富,住得上楼更住得起楼

吕艺镇坚持推进全域城镇化和整建制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民同步,让社区群众安居又乐业,从而减少贫困群体发生几率。

依托京博控股投资建设农民职业培训中心,针对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中青年农户、贫困人口实施提升工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对有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群众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培训合格后成为“职业农民”,到京博控股的生态园林基地、育苗基地、养殖基地、健康食材基地等就业,成为产业发展各环节的产业工人,享受公司薪酬待遇并按时缴纳社会保险。

目前,京博控股在吕艺镇拥有长期产业工人330余人,每年可增加收入700余万元。同时采用长短工相结合的方式,提供1000余个季节性岗位,年增加农民收入500余万元,真正让广大农民不但住得上楼,而且住得起楼。

此外,吕艺镇先后投入300余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用于博华农业公司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每年由公司提取投资额6.5%的收益,用于贫困户增收。目前,该项目收益已覆盖12个村的贫困户173户、350人。

牛家村村民张爱兰,丈夫去世,一场大病更使她一度丧失经济来源,成为镇上重点帮扶的贫困人口。而如今,她住进了博华佳苑,不但居住条件大为改善,而且通过到距小区仅有200来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务工,有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收入。

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也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双赢。

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吕艺镇按照省级城市幼儿园的标准,建设2处社区幼儿园,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益仁小学已于2019年9月1日投入使用,实现社区所有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接受优质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强贫困学生的教育补助落实,仅2019年以来,已为9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补助、减免校服校车费用12万余元,保证全镇范围内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通过教育扶贫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吕艺镇将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采取比传统‘造血’式扶贫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建立起多方位、全覆盖、集中性的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实现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具有农业、农村、农民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易操作性与可复制性。”博兴县委办副主任、县扶贫办主任李同乐表示。

责任编辑:王志学

网友评论 1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