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由缘水而兴推动因水而美打造黄河流域“明珠城市”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5:21    作者:吕厚忠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相并列,新时代治理黄河的蓝图和路径由此明晰。滨州市作为黄河下游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要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坚决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主动仗,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打造黄河流域的“明珠城市”。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富强滨州”相辅相成

2019年以来,滨州市提出建设“富强滨州”,这与中央对黄河流域提出的保护发展要求不谋而合。

一是以环境改善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滨州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了“白天看蓝天白云,晚上看繁星闪烁”,提高了滨州人民的幸福指数。2019年,滨州市空气优良天数为206天,同比增加8天,是全省惟一一个增加的城市。

二是以绿色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滨州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属地和监管责任,强化防尘、降尘各项措施,切实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行为。2019年10月1日-2020年1月8日,滨州国控站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0%,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列第3位,在“2+26”城市中列第10位。

三是以美丽乡村竖起乡村振兴新样板。工作中,坚持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解决好规划“空白”“悬空”等问题,确保美丽乡村有规可循、有章可遵、有序推进,不仅实现了乡村美,更让农民群众通过绿色实现了富农增收。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倒逼滨州全力解决生态问题

当前,滨州尚未彻底实现从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向绿色增长的转变。作为传统产业占比较重的地区,目前经济发展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资源消耗。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转型尚未完成,经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滨州传统产业转调压力相较其他地区更为艰巨。加之近两年来,中央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全市严格落实中央环保要求,综合整治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了冲击,尤其是电解铝、火电、炼焦等重点行业,消费的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煤炭,导致生产高度依赖煤炭,煤耗占比极高,高耗能行业占比过高、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各级推动生态发展的主动意识还有待加强。多年积累的问题对生态文明的制约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有的地方和党员干部认为,实现“双招双引”同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之间存在冲突矛盾,甚至个别同志还存在“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思想;有的部门执行政策教条化,用行政命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理念、政策执行“粗放式”;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缺失。

三是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定及落实还有待完善。一些地方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不严格,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例如,在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上,有的单位或企业仍然存在非法填埋、非法转移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投入目前仅限于“完成上级指标”“落实上级要求”的被动应付阶段,对生态科技普遍重视不足,不能主动研究攻关,不能主动探寻削减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的措施和技术装备。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滨州探索生态建设新路径

问题的出现非一朝一夕,解决也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正视问题,充分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主动作为。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滨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共同守护母亲河安澜,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黄河成为造福滨州百姓的幸福河。

一是以生态红线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黄河是滨州最主要的客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必须继续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和节约保护为重点,以用水计划管理为手段,实现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高效配置。同时,滨州应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高水平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生产体系,延长传统产业价值链,提升附加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强化质量约束和资源环境倒逼,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以严格执行推进生态保护法制化。滨州将提升生态质量作为重点施政方向,将“生态立市”与“产业兴市、质量强市”并列为滨州三大战略,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落实“1+1+10”污染防治攻坚体系。2019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滨州的34项问题,已完成24项;省环保督察反馈的32项问题,已完成25项。其余问题按照序时进度确保按期整改到位。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进行终身追责,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三是以黄河治理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黄河流经滨州94公里,与城市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必须秉承保护优先的原则,利用“河宽滩大、风情秀美、宜居宜游”的生态特色,打造“蒲城水乡、秀林虾塘、九曲玉带、千里画卷”的美丽景象,加快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力争36个村、17940名滩区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致富梦”。同时,必须发挥好滨州作为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资源禀赋,突出特色性、惟一性、系统性,打造集生产生活、旅游、休闲、健身、观光、乡村振兴为一体的黄河风情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历史线索,讲好滨州的“黄河故事”。

(作者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

责任编辑:董锋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