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情形势下稳就业保用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28 09:03:10    作者:李学华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自1月下旬发生以来,对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如何稳定就业形势,支持企业复产复工,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是疫情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有效运转的首要问题。

要加大扶持力度,以落实补贴和社保减负保复工复产

实施奖补激励,助稳岗促复工。要按照政策要求,加大力度落实复工复产激励政策,通过逐一排查失业保险登记的各类企业,对筛选出的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微信工作群、电话等方式主动对接,指导企业进行补贴申报。

实施用工激励,促就业保复产。因疫情影响,停工停产时间较长,一些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困难,对用工存在畏难心理。如果对企业适当补贴激励,会对推进复工复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实施减负激励,帮企业渡难关。疫情防控期间,允许参保企业延期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缴费等业务,逾期办理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

实施创业激励,以信贷助创业。疫情对整个经济和行业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速,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疫情误工误产带来的经济困难,都会导致创业意向者创业信心不足及资金制约。由政府部门出门协调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给予资金政策扶持,无疑是快速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

要创新服务手段,拓展网络平台和线上工作模式

改革传统现场招聘模式,积极开展网络招聘,搭建网上服务平台,持续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要广泛征集人才需求。抓好信息搜集汇总,有的放矢,是就业和人才工作的首要一环。要适应形势,安排专人对企业人才及用工需求进行摸底统计,通过手机App、网络问卷、公众号、电话等多种方式征集就业岗位信息和供需信息,以供用工就业双方按需选择。

要多渠道发布人才招聘信息。要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就业服务,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通过人社局网站、就业人才网、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集中发布网上招聘信息,线下转线上并做好“两线”的有效对接。

要实行线上招聘实时互动。疫情刺激线上平台广泛运用并呈爆炸式拓展,就业用工等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并发挥好线上优势。要借助地方人才网,搭建多渠道、多层次,市区两级联动的网上招聘平台,大力推广“线上视聘”不见面面试。

要着力推进网上就业培训。对企业职工开展网络培训,是下一步的人才培养趋势。要适时制定发布“职业技能网络培训流程公告”,通过定点培训机构引导城乡各类劳动者根据自身需求报名参学。待疫情结束后,开展实操培训,再完成全部课时。

以“大数据+政务”为依托,大力引进人才。要健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动机制,人社、税务、科技等多部门联动,打破部门间“孤岛单行”为“多头并进”,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数据共享力度,并根据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键是,将服务流程扁平化、服务方式移动化,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效。

要专业专人专班,组建专职服务队伍以优化就业复工效能

要设立用工服务专员。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保障制度,在面对疫情等重点应急事件时,启动限时响应机制,对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用工服务专员,“一对一”提供服务,摸清企业用工底数,建立用工台账,全力保障该企业用工需求。

组建驻企服务队伍。建立驻企服务常态机制,通过向企业派驻专职服务员,明确对企业的包保责任、目标考核等要求,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复工复产。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要为劳动者安全有序返岗提供保障,实现点对点定制化运输服务和防疫检测指导,为企业接送省内外复工人员。人社部门提前谋划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工作,加强复工评估和政策宣传。持续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瞄准弱势困难群体,稳定其收入,必须把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工作统筹谋划,同步支持推进。

要促进动能转换,抓住疫情过后产业升级调整的趋势创造增加就业岗位

研究分析经济大势,抓住产业新增长点,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疫情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势,由过去的重点发展城市转到城乡融合发展、由过去重点发展二三产业转到三产融合发展、由过去的发展虚拟经济转到发展实体经济、由工业文明发展阶段转到生态文明发展,应抢先寻找和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分类精准施策,充分释放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研究分析本地资源,抓住优势产业潜力,拓展创造就业创业岗位。疫情会促使人口开始逆城市化流动,回流到乡村生活、创业、就业,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乡村的面貌,更会改变产业格局、人口格局、公共服务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农业乡镇产业优势,研究出台大量的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发展乡村游、研学游、康养游、红色游、工业游等特色产业,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同时,实现就业创业与产业升级的双赢效果。

研究分析高端战略,引进新兴规模项目,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结合本地区位优势,通过招才引智“十百千”引才行动、设立“引才工作站”、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高端人才就业创业。发展区块链、5G等新技术应用,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交通、城建等重点工业项目加速实施、传统支柱产业向中高端转型等途径,增加就业岗位,奠定发展与稳定的双基础。

要落实人才战略,把握后疫情时代机遇储备竞争优势

要对接供需,用好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两个主阵地。强化与企业对接,全面掌握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用工招聘会、人才交流会,发挥供需双方的桥梁作用。加强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政策落实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加强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经济的发展和招工企业的有关情况,吸引其务工就业。

要健全网络,畅通稳就业保用工的信息渠道。要健全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为基础,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为连接点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按照上下联动的办法,实现县乡社区联网互通,尽快形成多层面的、广覆盖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增加就业供求信息量,拓宽就业渠道。

要注重引导,宣传理性的就业观念,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应加大组织宣传力度,逐级落实责任制,把舆论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的就业现状,进而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和和谐环境。

要落实保障,细化招才引智措施,实施差别化人才战略引才留才。实践证明,哪里体制活,哪里才是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哪里服务好,哪里就能让人才落地生根。其中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落实的速度与温度。因此,要在制定优惠政策针对性上下功夫,抓好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细节呵护;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多使劲,既避免“骑着骏马找良驹”,又防止“大松树当柴烧”,以真心实意拴心、主动服务留人来弥补地区先天条件的不足。要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拿出突破性人才政策,大力宣传人才引进、培养、管理、评价、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宣扬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

(作者为中共滨城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王晓飞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