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之尺打造“八个品质”

发布时间:2022-05-26 08:41:08    作者:初宝瑞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全力提升发展、科创、开放、服务、文化、环境、民生、平安“八个品质”。

标准决定品质,高标准决定高品质。标准化作为一种“软法制”“柔性法制”,是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逐步形成了“产业发展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量、社会治理有标可依”的标准化格局。

然而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们仍然存在标准数量仍然偏少、推进机制有待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部分企业重视不够、全域标准化有待加强等问题掣肘。

对标省内,潍坊市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585项、行业标准584项。青岛市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35项,占全省60%;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800余项、行业标准1600余项,占全省20%以上。而我市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232项、行业标准274项,其中主导制修订的仅有67项,主导制修订的占比相对较少。

对标省外,我们的对标城市泰州就是标准化工作起步早、抓得实、创新好的典型城市。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泰州市委主要领导先后更换5次,但抓标准化工作认知一致,力度不减,泰州在江苏省率先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品质泰州建设领导小组,把标准化等相关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市(区)、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2018年,泰州市委市政府以泰州市委1号文件,出台《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泰州的意见》;2020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泰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品质泰州建设,打造更加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时,泰州从法规、政策和标准3方面形成标准化管理机制。法规方面,率先推出《泰州市标准化条例》,成为全国地级市首部标准化地方法规,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标准化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政策方面,市委市政府出台《泰州市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关于推进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具体政策举措;标准方面,泰州牵头制定《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国家标准,并大力推广应用,形成支撑品质泰州的标准体系。坚持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已成为泰州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金标准”。在泰州,标准化支撑、助力品质城市建设,在此过程中形成若干标准,许多上升为国家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品质城市建设。标准既是品质城市建设的动力,又是品质城市建设的手段,还是品质城市建设的成果,如此交融渗透,相互支撑,让标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多次论述标准化工作,强调“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2年4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5次提到滨州市,支持我市开展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创建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区,这都为滨州深化推进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对滨州而言,全域标准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是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题中之义。都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标准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仅仅在企业生产上,更应该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推动标准化向纵深发展,如何形成重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浓厚氛围,如何以全域标准化推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成为当前亟须重视的关键。

为此,建议: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围绕贯彻《省政府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八个品质”战略布局,优化调整市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完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出台相关落实意见,凝聚行动共识、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标准化作为推进“八个品质”建设的重要抓手,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市直部门的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建议加大财政预算投入,对我市标准化奖补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比如,参照潍坊市、聊城市等地标准,适当增加对国家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标准验证点、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重点产业先进团体标准,以及对主导和参与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奖补额度。同时,加大对标准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标准融资增信制度。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围绕“十强”产业,实施标准化强链工程,加快构建起一套充分彰显滨州地方特色的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争创技术标准创新中心、标准验证点等高层次标准研发平台,不断提升企业的标准“话语权”。设立滨州市“标准创新奖”,大力营造鼓励标准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类标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四是加快标准转化。开展专利标准融合创新,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指导企业建立专利标准融合创新机制,引导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专利创造、标准研制“三同步”。比如,推进产业关键技术、原创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准转化,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等先导性、前瞻性关键技术的标准布局,抢占重点领域标准先发优势,以标准助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五是力推全域标准化。围绕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进实施“标准化+”行动,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及政府管理等领域标准全覆盖,推动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打造“硬核”标准化城市新样板。(作者单位:市委市政府政研室)

责任编辑:董锋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