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9+N”工作模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

发布时间:2022-06-08 08:56:31    作者:崔建凯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近年来,博兴县博昌街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基层创新创造为基础,创新探索“1+9+N”工作模式,丰富充盈“五为”志愿服务,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

夯实1个阵地,把准文明实践“主航标”。成立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周例会调度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每季度做好专题研判。建好“一所二十五站”,组建78支志愿服务队,规范健全日常管理、志愿服务、褒奖激励等制度,守牢文明实践阵地。扎实做好融媒赋能,在“博昌街道微信公众号”开辟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累计发布文明实践信息300件,点击量突破5万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疫情期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近千人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组建起“平战结合”应急志愿服务体系,让志愿之光照亮博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博昌街道积极搭建老年人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引导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丰富其退休生活,使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叫响“9个品牌”,构筑文明实践“硬支撑”。以传承好文化、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目标,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站一品”建设,先后打造“文汇蒲姑”“慈孝新城”“和泰乐安”“兴业千乘”“和谐昌兴”“臻孝阳光”“红韵锦绣”“科创金穗”“智慧东风”等9个文明实践品牌,创新打造了“童心筑梦”“红心守望”“幸福来敲门”等一大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年均开展普惠型主题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3万余人。其中,乐安社区“关爱一生”服务项目先后获得山东省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大赛铜奖、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东省优秀社区工作法等殊荣;新城社区打造“壹朵儿童健康成长中心”,面向2-16岁的孩子及家庭提供助学服务,组织教师志愿者在“四点半学校”开展免费教学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次2900余人次,既解决了“上班族”父母后顾之忧,又缓解了教育压力。这些社区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寓教于乐中改变陈规陋习,提升整体文化素养,传播社会正能量,播撒文明新希望。

激活“N类组织”,延伸文明实践“零距离”。立足县域中心腹地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的新路径,坚持以“小组织”提供“大服务”,“小项目”贡献“大温暖”。投资100余万元打造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并于2022年对中心进行软硬件提档升级,先后打造天和社工、新时代助老服务中心、博兴在线等50余家专业社会组织,发挥其群众性、专业性优势,聚焦为老、为小、为困、为需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聚焦居民日常需求,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培训、科技卫生、文化娱乐等主题活动,提供普惠型社会服务,年均开展活动200余场。比如,成立“美德少年”公益组织,以青少年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依托“托幼课程”,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知识拓展等公益课程,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结合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孩子牵动家长,一同参与到社会服务中。二是瞄准失独家庭、鳏寡孤独、贫困残疾等特殊人群,培育专业NGO、NPO组织,承接“阳光心语”“爱在董乡”“情暖桑榆”等省市县公益项目6个,提供社工专业服务。比如,2021年新成立的“二孩儿宝妈”创业辅导中心,为20余名宝妈提供了纺织、手工艺品、草柳编等零活资源,既提高了收入,又排解了产后焦虑。再比如,新时代助老服务中心,为辖区60名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康养服务120余场,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服务全县近400名残疾人近1.1万人次,并组建了全省首家残疾人合唱团,用表演增强信心,用歌声唱响希望,该项目被评选为“2020年山东省残联十大创新项目”;“情暖夕阳服务社”参与调解矛盾100余起,开展服务13000小时;9958应急救援队曾先后参与实施赴河南抗洪抢险救援、疫情防控等紧急救援行动400余起,荣获省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三是聚焦社会组织“循环发展”,联合126名社会爱心人士,众筹103万元,成立“素时光”餐饮项目,以“吃饭也是做公益”为理念,将经营所得利润除去平台运营、发展外,全部用于支持孤老、贫困、残障、助学等公益慈善事业,实现了社会组织由“他人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运行两年来,公益餐厅利润率保持在10%-15%左右,作为全县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先后开展服务120余场,真正做到了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遍地开花。(作者为博兴县博昌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孙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