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生动实践——“山东这十年·滨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2-09-27 08:57:59    作者:记者 裴庆力 报道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十年,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但在400万奋斗者的拼搏中,可以让96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9月26日,“山东这十年·滨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介绍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出席,并以回答记者提问的形式,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十年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黄河之滨、渤海之州发生的令人振奋的巨大变化,以及全力推动“七大变化”,提升“八大品质”,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生动实践。

“同全国全省一样,这十年也是滨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其振奋的十年。”宋永祥说,十年来,滨州市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滨州的色彩越来越靓丽、滨州的味道越来越醇厚、滨州的温度越来越舒服。高质量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宋永祥用“十大亮点”概括了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经济高质量发展滨州“家底”越来越厚实

这十年,我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十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95.5%,年均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全市经济总量节节攀升,财税质量明显提升,精明增长的支撑更加有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支撑。

培育年营收过百亿企业17家、培育了“中国企业500强”企业5家、3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球或全国第1。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十年增加了615家,规上工业营收由全省第9位上升到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利润由全省第13位上升到全省第1位。——我市培育了在全球有影响力、在全国有标志性的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坚实厚重的实业基础成为滨州跨越发展的最强基石。

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超过7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36%,列全省第1位。中高端铝制品占比三年提高了30.2个百分点,超高精细光刻胶、铝基复材、激光选通成像等一大批“中科系”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转化为滨州跨越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62.7%。济滨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即将开工,沾临高速、济高高速即将通车,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1.3%。——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批批大项目落地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2%,林木覆盖率达到31.8%,形成了“一港四园”风光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山东最大的鲁北(滨州)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我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颜值”正在源源不断地转换为“发展增值”。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2%,成功跨入全国外贸“千亿元俱乐部”,连续5年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我市已经与1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732家企业与“一带一路”、RCEP沿线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250余家外资企业落户滨州。——滨州的“好伙伴”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广、“国际范”越来越足。

民生大改善城乡品质显著提升

这十年,我市民生大改善。城乡品质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不论是“城里人”和“村里人”,都切实感受到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利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培育了中裕、西王、亿利源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沿黄小麦、肉牛、大豆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列全省第1,成为全国唯一粮食产业经济过千亿地级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年前的2.38:1缩小到现在的1.78:1。——滨州正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推进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相互交融,成为滨州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强大力量,擦亮了“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孙子故里·生态滨州”的文化魅力越来越足。——我市的文化自信更坚定了、文化含量更充盈了、文化味道更独特了。

高标准规划建设市民健身中心、黄河植物园等重点工程,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1.48平方米,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市以描绘“城市工笔画”功夫,推动城市精准规划、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2012年至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由182亿元增至379亿元,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跨上4万元、2万元台阶,较2012年增长1.9倍、2.2倍,二者倍差由2.38缩小至今年上半年的1.78。城镇就业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1位,社保、医保、低保水平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连续3年平安建设考核居全省第1位,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穷尽智慧兜好底、织好网、办好事,保持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事业,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

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从滨州穿城而过,流经市域94公里,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黄河以南3个县市区面积、人口分别占24%和34%,经济总量占到近40%,黄河以北7个县市区占60%。全面融入和服务黄河国家战略,既是我市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

“我们坚持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全力推动战略在滨州落地落实。”李春田介绍,我市始终把黄河沿线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连续十年开展“林水会战”,正在推进第二个十年行动,新增造林面积200万亩,完成水利工程7100多项,湿地保护面积达17.6万公顷、列全省第4位,构建起了沿黄绿色生态屏障。我市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节点城市为抓手,以黄河文化为主线,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用好黄河元素、讲好黄河故事,努力打造“到滨州必看黄河,看黄河必到滨州”黄河文化滨州品牌。

李春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落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

巩固拓展“八大优势”全力提升“八大品质”

宋永祥说,回顾十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新时代滨州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每一点进步,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最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最直接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最基础在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有为。

“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关键是发挥好自身优势,化比较优势为发展胜势。”宋永祥认为,经过这些年发展,滨州至少形成了“八大优势”:“大河大海能够兼容兼优”的战略优势,“古今文化能够深耕深植”的人文优势,“常能绿能能够替换替代”的资源优势,“新旧动能能够相辅相成”的实业优势,“创新创造能够互促互进”的科创优势,“内外循环能够畅联畅通”的开放优势,“城乡品质能够精致精美”的环境优势,“爱商富商能够共识共为”的服务优势。这“八大优势”是滨州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要巩固好、转化好、拓展好这些比较优势,全力提升“八大品质”,实现发展品质更高、科创品质更强、开放品质更活、服务品质更优、文化品质更好、环境品质更美、民生品质更实、平安品质更稳。

实现高质量发展,干部是关键因素。我市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强化党建统领、思维训练、全民意志、改革创新、服务效能、为民情怀、作风建设等多方面的探索。当下的滨州,干部精神“思上、思强、思进”,干部素质“专心、专业、专注”,干事标准“完成、完好、完美”,“争第一、干唯一、创一流”已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下同欲者胜,全市干群合力、上下齐心,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未来可期。

长路多浩荡,万事皆可期。宋永祥表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提升“八大品质”,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郭文璐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