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提升群众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2-11-29 11:14:20    作者:徐畅 吴兴智 来源:光明日报

  临近岁末,浙江省政府开始向公众征集2023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浙江省政府将初步列出11方面65项民生实事项目,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从而选出公众最关切的10项民生实事项目。在此基础上,省政府将统筹确定2023年10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努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切实让全省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问题是触发治理的主要原因,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亦是确保中国社会活力与秩序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与此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当前,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实践没有止境,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首先,要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与执行,聚焦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其次,要善于归纳总结基本民生需求的规律性特点,主动挖掘人民群众潜在诉求,不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灵活度。要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预测预判能力;重点关注“老小孤残”、外来务工等相对弱势群体;优化民生诉求反馈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再次,要让数据发挥更大作用,打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数字堵点,破解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不可兼得”难题。要进一步明晰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隐私”边界问题;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的基础信息采集、核对、更新系统;进一步实现民生服务、隐私保护和数据开放共享的有机结合。再次,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有力促进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志愿性、持久性和有效性。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邻里互助守望相助;增强党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最后,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造就民生民安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放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百年大党必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徐畅 吴兴智)

责任编辑:王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时评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