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这位滨州老人返乡抒怀:57年前从北中考入北大 77岁著就两弹一艇“英雄谱”

  • 2017-10-31 15:10:28
  • 作者: 记者 邱芹 朱兴芳
  • 来源:天南地北滨州人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离乡赴京57年后的2017年,78岁的贾基业携夫人回乡。10月13日,记者与两位老人在滨州西区小游,走过大气、庄重、开放的图书馆、文化馆、开阔敞亮的市民健身广场和魂牵梦绕的的北镇中学,老人抑制不住地开心:“变了,全变了!真想不到我曾经学习和生活了6年的北镇变得如此美丽!”“我们的国家强了,我们的家乡也强了,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才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基业此次返乡既是探亲访友之行,也早与记者相约讲述他几十年的学习、奋斗、奉献故事。

1960年9月初的一个早晨,21岁的贾基业从惠民县魏集镇曹贾村(他出生的地方)徒步出发远行,他要去的地方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按照学制,他要在该校技术物理系放化专业学习6年,之后他将从事中国最尖端的原子能专业研究。直到现在,哪个中国家庭的孩子考上北京大学,都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然而对于黄河边上祖祖辈辈务农且贫穷拿不出学费的贾基业父母而言,他们并不看重这份荣耀。

送贾基业出门的只是家族里的一位叔叔。那天,贾基业沿黄河大堤步行70多里到了北镇——也即现在的滨州市区,坐上一辆破旧公共汽车,到黄河岸边,汽车通过轮渡过河,抵达张店。从那里贾基业搭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57年前离家时,漫天风沙、土地贫瘠、家庭贫穷的黄河边上的村子永远留在了贾基业的内心深处。

上世纪四十年代魏集、里则集市和乡村里的评书京戏给他启蒙教育

贾老说,家乡的民俗传统文化是他的启蒙教育,影响至今。

1939年2月,贾基业出生在惠民县魏集镇曹贾村一户贫穷人家。世代为农的贾家到此时竟连一亩田也没挣下,常常是上半年粮下半年菜。在贾基业脑海里,“我们村子靠黄河,土地盐碱贫瘠不长庄稼”。为了维持吃上饭,贾父只好到12华里外的岳父村里——那时的滨县里则镇小王家村租地种。相比曹贾村,小王家村地好日子也好过,贾基业也因此经常寄居在姥娘家。

童年时代尽管贫穷,但乐趣也在。扎根在惠民和滨县乡村的传统文化——评书、京剧等深深地吸引了贾基业,他如痴如醉地沉迷其中,老君堂的集市、里则镇的庙会、村里人家的红白喜事……这些场合都缺不了评书和京戏,别的孩子去了打打闹闹,贾基业去了专门到说唱人的身边去听,从早晨开场听到下午散场,《三侠五义》《岳飞传》《隋唐英雄传》……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印在脑海里,也激发着小小少年的英雄、侠意情愫。

到了读书的年纪,舅舅带他进了小王家村里的私塾,“一进门,就让我给墙上挂着的画里的人磕头!一个大孩子跑过来说那是孔子!接着就去敬拜老师,他的名字叫吴凤林,村里人称他为吴先生。老师讲的课和我评书里听到的一样有趣,学习的兴趣非常强烈,比同在私塾读书大几岁的孩子还入迷!”半个多世纪后回忆自己的启蒙教育,贾基业说最先是来自中国最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私塾老师教课没有“工资”,他所要的只是学生家长提着“师傅罐”轮流给他送饭,算是一种尊严吧。

解放后,贾家村建起了小学,贾基业被父亲接回家继续学业。两年后迎来升完小的考试,学习成绩优异的贾基业满腹信心。他的父亲却对他说:“你现在会写自己名字了、也会学珠算记账了,就在村里当个会计吧,再上学的话家里也没钱支学费。”当13岁的贾基业在偷听到父母要在考试当天将他锁起来的打算后,考前一天偷偷跑到邻居家藏了起来,一个人跑到老君堂考场,考生很多,36取1,贾家村惟独贾基业被魏集完小录取。

完小的教学环境特别差,土坯垒起桌子,砖瓦垫成凳子。学生们要自己背着食材带到学校让食堂帮着做。家里粮不够,贾基业只能带自家做的掺了高粱、菜籽的饼子。粗糙的干粮不到三天就会开裂,还会长一层白白的霉。偶尔舅舅会给他送一些玉米面来,现蒸的玉米饼子配上学校免费的叶子汤,在贾基业看来,这可以称得上享受了。由于缺乏维生素,贾基业一度患上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外出就得有同学帮扶着。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贾基业的学业一直名列前茅。班主任魏子杰是语文老师,对每次都考高分的贾基业很是喜爱,经常拿他的作文当范文。为了小升初考试,暑假期间,魏老师亲自帮贾基业等三名同学辅导功课。魏老师还五次去贾家家访,劝说家长让孩子继续读书。

1954年完小毕业后,16岁的贾基业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立重点中学——北镇中学。

从北中到北大,寒门学子演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60年9月贾基业进入北大技术物理系攻读学业。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贾基业入学初中后不久就读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成为他终身牢记心扉的至理名句,激励着他在艰苦岁月和逆境中的奋斗,也成为印在他灵魂里的精神支撑。“十五六岁,是人生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重要时刻,多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起点。贾基业就从一句名言中开始懂得了人是要干事业的。10月13日,贾基业充满感情地向记者背诵,朗朗上口。

在北中上学,家里穷得一个月连5毛钱的生活费都拿不出来。初一,贾基业就利用假期挣学杂费。他回忆:“北中往西不远有个窑厂,我就到哪里推土往砖窑里送,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十几块钱。”初二的假期,他推车把里则镇的棉花打包运到人民医院附近的棉纱厂,一车装两个棉包,一天能推两个来回;他还用独轮车往百里外的淄博张店运送洋灰,车两边各装两袋,来回三天;他在桓台见识过大人吸的烟叶,才知道“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那么穷”……

贫穷没有阻挡住贾基业的成长和进步。天性聪颖加上酷爱学习,让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他不是“书呆子”型的学习,反而他是北镇中学里的公众人物。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校学生会劳动部长;运动会上是写通讯稿很好的学生。初中8个班、高中2个班,不论是初中学习的语文数学几何还是高中的物理化学俄语等科目,他都能排前几名。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他跟随一位老师到南方学习炼钢;他也掌握了当时棉花育苗的先进方法。

1960年,高考前的几个月填报志愿,钟情文史的贾基业第一志愿要报北大中文系,第二志愿选择复旦大学。当时的校长高梅坡找到他谈话:“国家有保送去苏联学习原子能专业的名额,山东省只有4个,就给了我们学校1个,学校打算保送你去。你得先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一年俄语。”校长的谈话改变了贾基业的人生轨迹,他的高考第一志愿改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改为第二志愿,且自愿报“原子能系”,立志以科技报效国家。之后因中苏关系破裂,留苏未能遂愿,他遂被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名技术物理系)录取。

记者问起,在信息闭塞的那个时代,怎么就敢报北大而且确定能被录取。贾基业毫无诧异地说:“当然确定了,我的成绩一直优秀,我被各位老师钟情,校长亲自找我谈话,而且那时也有各所高校文、理、医类专业介绍和历年录取情况资料。”

就在贾基业填报完志愿后的几天,父亲来学校找他,对他说:“儿啊,我和村小学的校长说好了,你毕了业就能回村里当老师啦!”一辈子与土坷垃打交道的父亲不明白,即便是出国留学或是北大的一纸录取通知书又有什么用?还是赶紧回家赚工资养家是正理。

父亲不懂什么是“读书改变命运”,贾基业不怪他,甚至有些同情他们这辈人,因为“他们没赶上好时候,苦了一辈子”。说到此,贾基业满溢感恩之情。“谁都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还要说,1952年如果没有新建的完小和土桌砖凳就没有我的读书生涯了,还得走祖辈的老路。”贾基业称这是他感恩的起点,从感性到理性,终其一生,日增不减。

没有丝毫意外,这年9月贾基业进入北大技术物理系就读六年制本科。一入北大,贾基业就被委以班主席,之后历次改选他都连任班主席。尽管出身籍籍无名且贫寒,在北大的贾基业不管在学业上还是学校活动中依然表现突出。1963年暑期考试,共11门功课,全得五分的仅他和学习委员王树明俩人。1965年6月18日,贾基业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期间,放射化学专业就发展了这一名党员。这是他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时刻。特殊的入党时间、地点和环境,更加催化他抱定终生跟党走,以优秀党员的称号接受各项任务,做好每一份工作。

每个工作岗位都兢兢业业,做就做最好

1976年贾基业被选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中核集团)工作。

1966年“文革”爆发前夕,核工业几个重要保密单位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挑选毕业生,贾基业以政治条件和学业成绩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选中。遵照“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的指示,全国大学毕业生要先到解放军农场参加劳动锻炼。至1970年初,贾基业在辽宁省新民县解放军农场锻炼一年半后,回到原子能研究所。由于他在大学和农场的出色表现,被选拔做人事、文秘和党群宣传工作。他服从需要,再次改行,放弃了学过六年的原子能放射化学专业。1976年他被选调到上级领导机关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中核集团)工作,先后从事宣传、党政、工会、纪检等多岗位的工作。

贾基业对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在其位谋其政,夙心往志,兢兢业业,创一流争第一:1986年,核工业部建机关工会,贾基业是首任工会主席,第二年就建成合格职工之家。全国总工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北京市国防工会联合召开经验交流会,他是三家大会发言之一。1988年,工会又建成了先进职工之家,是中央国家机关第一个机关工会先进职工之家。1990年七·一前夕,他被评为中国国家机关优秀党员,在人民大会堂集体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1991年,贾基业改任直属机关纪委专职副书记,他深知重任压肩,更是夙夜不懈。5年后,被中央纪委评为全国先进纪检组织。这是中央国家机关第一个先进直属机关纪委。他个人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

贾基业的学生时代学科转换、文理兼修,从而使他有了一种优势。他说: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为中心,从文者要懂些理工专业知识,哪怕是科普类;搞科研、工业、经济领域的,也得有点文史功底,这样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

工作之余,贾基业不弃内心的文史和写作爱好,先后调研并撰写了几十篇以核工业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札记,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核工业报》等刊物上。他还搞起了文学创作。上世纪80年代初,《儿童文学》杂志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奖品》,他在该杂志社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生日变奏曲》被收入“20世纪《儿童文学》经典文库(文学卷)”;1984年,《北京晚报》发表了他的小小说《抢购》,并入选了该报《一分钟小说一百篇》;小小说《躯壳》1989年8月登上《北京晚报》,后被大型综合刊物《新华文摘》转发,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选入《初级中学课本》(补充教材)……1993年,他被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吸收为首批会员。

古稀之年自喻“不老松”,焕发精神写就两弹一艇“英雄谱”

2013年起,74岁的贾基业历时三年完成70多万字的《“两弹一艇”人物谱》写作。

1999年,贾基业退休了。与一般悠闲的退休老人不同,贾基业的退休生活格外忙碌。

贾基业常读的报刊就有10多种,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是每天必读,周报、月刊等随到随读;边读边剪。剪报资料从春秋到民国分袋集存,古今人物则按照姓氏拼音顺序排放。一些报纸上刊登的连载文章,他边读边剪,集结成册的已有200余份……家里四五个书橱,全都摆满了书籍: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典名著……真可谓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学生时代的苦学精神一直伴随着他,退休后成为了他的阅读黄金期。他在学习中注重贯通古今,博学广记,为的是书到用时厚积薄发,信手拈来。

2005年2月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主要媒体,同时开展《永远的丰碑》大型主体宣传活动,每天同步介绍一位党史上的优秀历史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专栏推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贾基业先在《中国核工业报》上发表了《读“永远的丰碑”》一文,受到好评;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他积极参加中组部在全国离退休老干部中发起的征文活动,撰写了《我爱红色剪报,“丰碑”树我心中》,获征文一等奖。贾基业由此联想到,中国搞“两弹一艇”的丰碑人物还很多,于是萌生宏愿,他下决心写一部核工业战线上《永远的丰碑》。

想到就马上做到,2013年,74岁的贾基业开始投入到《“两弹一艇”人物谱》的写作中。

我国“两弹一艇”事业,包括原子弹、氢弹、潜艇核动力技术的突破与掌握,国防核工业体系创建的与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和党政干部共同奋斗取得的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我国的核工业专业队伍奋战在茫茫戈壁、高寒草原、穷乡僻壤,并且长期处于严格保密环境,隐姓改名,默默耕耘。他们的姓名经历业绩并不为人所知。

写作前,贾基业筹备准备数年,看了几十部工具书和中国核工业报创刊以来历年合订本,采访资深知情领导,广泛搜集人物资料,费尽心力,历时三年多,终于在2016年10月编著出版《“两弹一艇”人物谱》。其中有著名的功勋科技专家、两院院士和耳熟能详的主要领导干部,也有不很知名但有贡献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组织管理干部和一线操作人员,共分四编800多人。

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刘杰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指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且功德无量的工作,也是对“两弹一艇”事业历史的尊重,填补了公开报道知名者不多的缺憾,让更多直接或间接参与“两弹一艇”事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人,公之于世,为广大读者所了解和认知。

贾基业告诉记者:“我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改做党务和工会工作,多年后,因荒废专业而未能在核科学领域有所作为,心有些许遗憾,在退休颐养天年的岁月里,终有机会编纂《“两弹一艇”人物谱》,遂我所愿,算作不缺而欣慰。”  

彰显党员品格,建设先进离退休党支部

退休后更加彰显党员品格。

从职业岗位退下来后,贾基业认为:职业岗位有退休年龄,党龄没有退休之日。退休后的老党员更要彰显党员品格,处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古稀之年写就70多万字的《“两弹一艇”人物谱》在一般人眼里已是惊叹之举,然而,贾基业的晚年还更丰富充实着呢。退休后的贾基业担任了中国核工业集团离退休干部局党委委员兼第十二支部书记。从2004年成立以来,这个支部已连续七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其中三次属核工业系统的。今年7月,中核集团党组树立了16个基层先进党支部,名称为:“中核集团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其中15个是在职党员支部,只有1个离退休党支部,第12党支部荣幸登榜。贾基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和服务型党支部的目标。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和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老年活动站每天下午开放,五位支部委员轮流值班,积极开展读书和其他活动。支部自办《不老松文摘》月刊,支委分工分片联系党员,并建立微信联络,多方面关心党员生活和身体健康,使党员对党支部有家的感觉。

贾基业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红虽好却总难以让人忽略“近黄昏”。每一位退休老人都应像不老松一样常青常绿,满怀生机,散发正能量。一个老人一棵松,一个支部一片林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离退休这一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3年“七一”前夕,贾基业被评为核工业系统离退休感动人物;2015年国庆前夕贾基业又被评为核工业离退休先进个人。

在采访中记者最深的感触是,贾基业无论在职时的业绩还是退休后的作为,做事不循规蹈矩,有自己的思路、新的东西、新的招数,风生水起,开创新局面。这就是创新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可见创新不唯领域,不唯职业,也不唯年龄。创新思路贯穿在贾基业学习、奋斗、奉献的人生足迹之中,这才有了他的鲜活而精彩的人生。

贾基业与夫人在滨州全民健身广场留影。

贾基业的眼里,家乡的变化是“巨变”。

2017年10月,阔别家乡多年的贾基业带着老伴回到了滨州。市区的变化让他有些“不敢认”。原本只有一条柏油路的城区变得处处是通途,市民健身广场、秦皇河公园、市图书馆、汽车总站,一个个城市新地标让他惊喜不已。站在母校新北镇中学门口,遥望着宽敞校园里明亮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图书馆前硕大的飞机模型,贾基业不住自语:“太不一样了!”

对于家乡,他建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在教育改变个人命运、家庭命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教育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加强人才培养,希望滨州能出更多的向伏生、孙武、展子虔、杜受田、张士平、宁高宁、沈志强这样的人士。而自己也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