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城老人王运堂:发明"戏剧武场综合台" 一人顶四个乐手

  • 2018-01-12 09:46:26
  • 作者:记者 张炜 通讯员 夏玉忠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1月10日下午,刚走进滨城区彭李街道大河社区综合楼,就隐约听见悠扬的乐曲声。循着乐曲登上二楼,戏曲活动室里,六七个老人正在排练京剧。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件比较罕见的“乐器”,上面有锣有鼓有钹有板,一个人顶四个人演奏。

正在演奏这件“乐器”的老人叫王运堂,今年已经78岁了。别看岁数挺大,但他一会敲锣,一会击钹,一会打板,节奏明快,从容不迫。“从1998年发明这个,我就一直用着。”说起他的“宝贝”,王运堂非常自豪。

老家是大尚家的王运堂,从小就喜欢唱歌。“上小学时,数学语文别人考80分,我也就考40分,但老师一教唱歌,用不了两三遍,就让我站起来示范。”王运堂回忆说。

11岁开始,王运堂开始唱京剧,跟着原小营街的两位老师学了两年。14岁起,他开始当吹手,实际上是又打又吹又唱,跟着别人操办红白喜事。19岁时去煤矿干了四年,但王运堂一直没放下这门手艺。

多年来,王运堂逐渐练就了一项记谱的绝活:收音机里放一首曲子,他边听边记,经过两三遍修正,就能把谱子完整地记录下来。在他看来,干这行必须掌握剧情,用他的话说:“锣鼓打得再好,不明白剧情,那就跟不会一样。”

在日常排练过程中,有时候人手不够,很难继续。为此,王运堂开始琢磨,能不能发明一种综合乐器。1998年,他先是绘出了图纸,又让女婿买来了角铁,焊接起一个架子,把大锣、大钹、小锣、取代班鼓的简易鼓组合到一块,没想到一次成功。因为这个乐器适合于京剧的武场,王运堂给它起了个名字:“戏剧武场综合台”。

“关键是这几种乐器,我都太熟了,”王运堂说,“什么时候该用哪种,随手就来。”很多人想学这门技艺,甚至有人仿造了“综合台”。王运堂也很乐意找个接班人,可就是因为他们“综合能力”不够强,都没成。

自从发明了这个乐器,王运堂出去演出都带着,慢慢地也成了“一景”。2012年,在渤海国际演出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对他的演奏进行了录制。

虽然王运堂有这么个“稀罕物”,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他的收入来源,就是一亩多地的征地补偿款,每年2600元,再就是彭李街道每月发放的100元补助金。外出演出,每年他参加的次数不多,收入也不高。“去年我出去演出,也就挣了200元。”

对王运堂来说,能和志同道合的老友一起吹拉弹唱,就是最大的幸福。住在大河新城的楼房里,干净暖和,每周一三六,定期与票友们相聚在社区的排练室,鼓一敲,锣一打,就进入了忘我境界。说到兴起,王运堂用两个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戏曲让我心情舒畅,身体也挺棒。”王运堂说。

责任编辑:王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