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中国奶奶”王小贝“书”写“传奇人生”

  • 2018-01-16 15:09:12
  • 作者:记者 程海莉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传奇老太王小贝获尊“中国奶奶”,引领“时代的步伐”。

还记得那位凭“牙拖汽车”站上央视舞台“出彩”中国的81岁老奶奶吗?

那位获得周立波、范冰冰、蔡国庆全部给予“出彩”,和范冰冰成为“闺蜜”让撒贝宁震惊的“中国奶奶”;

那位扬言到85岁攀岩、到90岁高空跳伞、到100岁找个百岁老伴一起高空跳伞的“中国奶奶”;

是的,她就是王小贝。

这位既“时尚”“剽悍”又“任性”的“中国奶奶”,一生充满了传奇——14岁参加工作,改进、解决麻袋漏粮难题;20来岁,创出“单手扇面五指点钞法”;30多岁,大胆尝试“炼金”,登上《中国金融报》;近40岁,创出“数量金额同时同账同格收付复式记账法”;47岁,著书《伙食会计》;55岁,爬上50多米高的烟囱;64岁,力擒偷包贼登上《济南时报》;76岁,盖起13层高的大楼;77岁,再次爬上30多米高的烟囱;81岁,凭“牙拖汽车”“出彩”中国,成为范冰冰“闺蜜”……

2015年3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录制现场,时已81岁高龄的王小贝用牙齿拖动着乘坐了3人的越野车缓缓前行。

81岁,越活越“任性”,凭“牙拖汽车”“出彩”中国,一致通过周立波、范冰冰、蔡国庆的“出彩”,并与范冰冰成为“闺蜜”

2015年,81岁的王小贝越活越“任性”。3月1日晚,全国人民通过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见证了这位传奇老太的惊人壮举。

由于《滨州日报》对王小贝的持续关注,引起了《出彩中国人》栏目组的注意。栏目组通过本报联系到王小贝,邀请她为全国人民表演“牙拖汽车”的惊人“功夫”。

随后,王小贝曾三番两次赴济南、上海,与栏目组分管的副导演、总导演见面、试车……

“我叫王小贝,是山东省滨州市众成大厦的一名会计,我平时喜欢和年轻人呆在一起,我和他们才有共同的话题。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挑战自己的才艺,我有信心,我不会失败的!”这是当时VCR王小贝激情的自述。

“我今年81岁了。”

“哇……”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范冰冰瞪大眼睛,半张着嘴,都惊呆了;周立波则故作晕倒状,扬起胳膊顺势斜倒在桌面上,起身后竟不敢相信地又问了一次“您,81岁啦?”蔡国庆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的确如撒贝宁所说的那样,先不用看才艺,单单报上王小贝的年龄,已令全场惊讶不已。

“我这都八十岁了,一颗牙也没掉!还能拖汽车。”王小贝也来劲了,拖着长长的高音说。

“哇?!”范冰冰的一脸惊奇全然凝固。

蔡国庆也被惊得举起双手,十指大大地张开着,说“我的天啊!”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一直爱挑战新鲜事物,这是我的人生信条。我年轻的时候啊,就跟别人不太一样,特别爱好文艺、体育和健身。那会儿不懂什么叫潮流,就是别人能干的我都想试试,别人不敢干的我也想挑战一下,我希望三位评委,把我当成一个特别的年轻人儿。”王小贝激昂地介绍着自己。

在主持人撒贝宁的引导下,周立波、范冰冰、蔡国庆三位评委以及全场观众离席走向外景场地。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因为我们将要在这里见证本季《出彩中国人》最震撼的一幕,站在我身边的是本季《出彩中国人》年龄最大的一名选手,81岁的王小贝奶奶。”撒贝宁拖着长长的高音更是把全场气氛带动起来。尖叫声一浪盖过一浪,三位评委已根本坐不住,他们都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

“加油!加油……” 全场齐声高喊。

“3!2!1!”

王小贝深呼吸,张开双手,开始用牙奋力地拖动汽车,大约10秒钟后,只见硕大的越野车轮开始慢慢转动……

那一刻,撒贝宁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名主持人,拿着麦克风拼尽全身力气用最高的嗓音同全场观众齐声高喊着“加油……”

当车轮越过终点线的那一刻,现场观众有力地挥舞起了紧攥的拳头,为这位81岁老人庆祝这令人震撼的一幕,撒贝宁高呼着“王小贝奶奶成功了!”

范冰冰大声说“好棒啊!”蔡国庆直喊着“我的天啊!”

“从此以后,铁齿铜牙不叫纪晓岚了,叫王小贝。”撒贝宁高声呼喊着。

就这样,王小贝凭借一口“铁齿铜牙”赢得了周立波、范冰冰、蔡国庆三位评委的全部“出彩”,并成为了范冰冰的“闺蜜”。

当周立波问到王小贝的梦想是什么时,王小贝的回答也是逗煞了人——“当我到85岁的时候,我能做到攀岩;等我到90岁的时候,我做到高空跳伞;我到100岁的时候,那就找个100岁的老伴和我一起高空跳伞。”

2015年5月17日晚播出的《出彩中国人》年度盛典中,王小贝以“中国奶奶”的风范,获得中央电视台第二季长安汽车《出彩中国人》“时代的步伐”荣誉称号,获尊“中国奶奶”,节目组还给她颁发了证书。

2016年1月,王小贝应邀赴北京参加“出彩中国人”年度总结会,与其他20多位嘉宾一起回顾了自己的“出彩”生活,畅谈新年想法。现场,她还为主持人和嘉宾做了“劈叉”表演,并与撒贝宁、欧阳夏丹、岳云鹏合影留念。

王小贝这一生就是追求挑战,挑战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这是她感受到的幸福。

2015年3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录制现场,王小贝在主持人撒贝宁的引导下,周立波、范冰冰、蔡国庆三位评委以及全场观众离席步入外景场地。

改进麻袋“小辫儿”织法、“单手扇面五指点钞法”、“炼金”鉴定、套用银行法管理食堂……面对事业难题小贝都能“迎刃而解”

1949年,济南刚解放不久,14岁的王小贝高小还没毕业就成了商业厅粮食公司的一名工人。因为年龄小,重活干不了,领导就让她和上了年纪的“大娘婶子”一起缝补麻袋、整理粮仓,有时还到火车站打扫装车时漏了的粮食。

“咦!这不是我们刚补过的麻袋吗?补过了,怎么还漏呢?”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同事肩上的粮食袋里不断地漏粮食粒儿。

一番认真观察后,王小贝发现:之前补麻袋的织法是平插针、平出针,看上去似乎补好了漏洞,可是密度不够,粮食一撑、肩上一掂,粮食粒儿就从稀缝里挤出来了。

一夜左思右想。

第二天,王小贝按照自己的想法悄无声地换了新织法:插针往后,出针往前,针数并无增加,这样在漏洞处会自然形成一根“小辫儿”,有了这根“小辫儿”,任凭粮食怎么挤也挤不出来了。“这闺女真机灵,大了一定有出息!”“大娘婶子”无不纷纷效仿,对这个小丫头更是刮目相看。

王小贝并不甘心单纯工作,而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1951年10月,17岁的王小贝从会计班学习结束。因成绩优异,她被调到了惠民地区中心银行。由此,她与会计结缘……

到惠民地区中心银行工作不久,王小贝就参加了“三反”“五反”运动。运动在她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贪污有罪,盗窃可耻!

1955年,为照顾夫妻生活,21岁的王小贝调往利津县银行分管现金、金银业务库,并任出纳。白天,点钞、打算盘;夜晚,手握驳壳枪巡逻仓库。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中,王小贝却寻到了淡淡的诗意,还能偶而即兴赋一二小诗。

沿袭下来日复一日的点钞法,让王小贝感觉越来越机械、无趣,怎么办呢?

还得自己想办法。相信熟能生巧的王小贝坚信,只要下苦功,一定能从熟练中找到窍门儿。于是,白天、晚上,春夏秋冬,“点钞”点到手麻木了也不愿停下……

功到自然成。王小贝就是凭着苦练,创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神速点钞方法——单手扇面五指点钞法。只见她:5个手指上下一抖,钞票立即均匀地划成一个扇面,另一只手伸开五指,一张一张拨过去;一个指头拨5张,5个指头拨一遍,就是25张;这样拨四遍,恰好100张。运用此法,她1分钟能点400张钞票,且准确无误。

1963年,利津县一农民手捧祖传的从箱子上拆下的一套金“扣吊”来到惠民中心支行兑换钞票。

看着乌乎乎貌似黄铜的“扣吊”,同事们谁都不敢收下。在省里只学过10天“金银鉴定”的王小贝却想试一试。她按照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自掏腰包,买来小砂锅,放上“扣吊”,倒上硝酸,炼起金来。

真金不怕火炼。“炼金”成功的王小贝继续用试金石、对金牌等方法,反复试验,直至鉴定出“扣吊”含金的准确比数才罢休。于是,一篇题为《炼金》的文章刊发在了《中国金融》报上。

1964年,30岁的王小贝调到地区建筑公司,接管食堂会计、司务长工作。套用干银行的工作方法让王小贝一度被当作笑谈:一锅馒头,用了多少面蒸了多少个,她像点钞票一样点数。卖了多少个,剩下多少个,当面点清后“哐当”一锁。结算时,馒头的卖出数和所蒸数一碰一个准儿,少一个都要清查。

这样的食堂会计,能受同事们欢迎吗?于是,难题花样百出,事事刁难、处处障碍,层出不穷。王小贝的确有些招架不住,但她决不后退,咬着牙坚持再坚持。

正直的人总能折服他人。如此一心为公的食堂会计、司务长怎能不叫人折服呢?花钱少、吃得好,粗粮细作、饭菜多样,即使这样,每月还能节余二三百元,王小贝管理的食堂被评为“红旗食堂”,她也被称为“活雷锋”“好司务长”……

风暴中被视为“另类”,却依然坚守,让数量和金额“见面说话”,解决了记账弊病

1970年冬末春初,“革命”风暴不断袭来。

一天下午,惠民地区建筑公司食堂会计、司务长王小贝,从麻纺厂工地上被揪回来参加机关“一打三反”学习班。头戴捂耳朵的蓝棉帽,身穿开了花的黑色中山服,脚蹬轮胎底布棉鞋——那时的她,走在街上俨然是“另类”。她的住处和工作的地方,也都被贴上了“进门检查、出门交待”字条。

“王小贝,奉劝你认清形势,悬崖勒马,彻底交代问题。再像过去那样狡猾抵赖,要考虑你的下场!”

“我没有问题,没啥可交待的。如果查出我有一分钱、一两粮问题,判刑、枪毙,我毫无怨言。”

想想自己:干食堂会计、司务长快6年了,“四清”清了一次,没清出问题;“文革”初期,经验丰富的“查账专家”进行彻底清查的最终结果是称赞王小贝的账是“全区第一”。但是,不设粮食账却是当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仅王小贝没有粮食账,其他会计都没有粮食账。这样的记账方法,不正说明记账方法本身存在着极大弊病吗?不正是长期以来被个别人利用并进行犯罪的一个大缺口吗?

这个缺口就无法堵住吗?

王小贝运用丰富的实际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对比、印证,得出的结论是:要让食堂会计在账目上堵塞漏洞,就必须让数量和金额“见面说话”,也就是必须采用她新研究出来的“数量金额同时同账同格收付复式记账法”。

生活的变故竟让王小贝“脱胎换骨”,现金账与粮食账携手成圆,“连环账”记账法成功

在反复被调查的日子里,政治风云也逐渐弥漫到家庭上空。夫妻间曾经的和谐生活渐渐消失……

既懂“政策”又会说话的丈夫本是很会做思想工作的人。但是,面对王小贝他却终日闷闷不乐、唉声叹气。“那目光比我在事业上遇到的最大挫折都让人心寒……”时隔多年后王小贝说到。

但,王小贝还是一往情深。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问题,所以面对挫折依然能理直气壮。想到丈夫的郁郁寡欢全因自己造成,她总能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情,于是在生活小节上处处让步。即使如此,她也没能换回那颗“大义灭亲”的心……

自此,王小贝把全部精力集中倾注到了热爱的事业上。她仿佛变了一个人:精神焕发、穿戴整齐,走起路来更是昂首挺胸。

学习班一个接一个,可王小贝对“记账法”的钻研却始终如一。

“一本现金账——货币购来原料,食品制成再转换成货币,这个循环往复过程,不正是一个圆吗?以此类推,一本粮食账——用粮票或粮证购粮食,制成食品后再转换成粮票或粮证,这个过程,不又是一个圆吗?”“若把这两个圆套起来呢?现金账和粮食账,本就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科目,如果把这些科目加以归类、合并、简化,两个圆不就套起来了么?”

面对这一重大发现,王小贝却没有武断地下结论。随后,她找寻并运用大量的资料进行汇总、验证。她把现金账和粮食账中的多数科目,进行合并、归类、简化,又新添四个科目。就这样,现金账和粮食账两个圆连环起来了。“王氏记账法”成功了,王小贝兴奋不已,干脆称之为“连环账”。

风雨过后,生活虽然平静,爱钻研的劲头儿却始终不变,1981年,由王小贝撰写的《伙食会计》出版发行

1973年,风雨过后,王小贝的生活平静了许多。可她爱钻研的劲头儿却没有丝毫减少。因为,她心里还揣着“大事”……

拜访北镇地区公认的会计权威吴老会计,求教关于数量与金额同账“见面说话”问题;

用新式记账法,帮助一名食堂的司务会计理清账目,皆大欢喜;

算盘珠子劈里啪啦几天,查出一食堂司务长兼会计挪用公款600多元;

让一名想混账自肥、嫁祸于人的司务长乖乖交出了粮票;

……

来找王小贝帮忙查账、安账、请教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王小贝和她的“连环账”俨然成了财务难题的“灵丹妙药”。

王小贝成了个大忙人:连续担任建筑公司举办的会计培训班主讲;整理《伙食会计讲义》。而《伙食会计讲义》更是传到了专署财政局、地委宣传部、地区出版办公室。当传到山东人民出社后,王小贝《伙食会计》很快就被拍板定案。

王小贝要出书啦!

这,是王小贝力所不能及的。然而,在出社版专家们的大力协助下,她毅然接了下来——

有关会计的理论书籍,她都悉数学习,如《会计基础知识》《粮食经济基础知识》《工作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业会计》《怎样记账》《成本会计学》等等一一研读。

业余写作,白天按时上班,黎明的时光则成了王小贝的写书时间。三点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小贝老了10岁!”两个月后,形体几乎变了样、不戴眼镜几乎看不清东西的的王小贝将书稿交到了山东人民出版社。专家、编辑审阅研究,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王小贝又集中精力修改了20多天。

1981年春节,正式定稿。

6月,《伙食会计》一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55岁那年,爬上50米高的烟囱,偷偷地、郑重地写下“遗书”;时隔22年后“故伎重演”,又爬上了30多米高的烟囱

1989年,王小贝时任建筑公司下设的服务公司经理,当时公司接到了一个拆烟囱的任务。要拆的烟囱有50米高,就连当时的工程师爬到六七米处都直打哆嗦,不敢再爬。

“没办法,只有我上了。” 

“我不能闷着头蛮干啊!”王小贝可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她先去卫生室查体,看各项指标是否有保障,然后试验体力,以10米为限,上上下下连续5次。再去查体,看看经过几番折腾后身体有无异常。

体检结果证明:完全没有问题。

在决定正式爬烟囱的前一晚,王小贝为自己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郑重地写下“遗书”。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于是,在遗书中她郑重地写下 “遗言”:“请求党组织批准我死后入党。”还把自己存的500元稿费拿出来作为预付党费。

当王小贝爬上烟囱,顺利完成测量预算任务,平安下地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撕掉“遗书”。

后来同样因为扒拆,王小贝还爬过北镇中学的烟囱,虽然矮了一些,也有20米高。

王小贝爬烟囱的“故伎”时隔22年后,于2011年 “重演”, 77岁的她又爬上了30多米高的烟囱。

在大楼施工工地上,有一个30多米高的废烟囱,必须拆除。这就需要有人上去量内径和外径。

“当时在场的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楞是没有一个敢上去的” “如果真有人上去,出了问题岂不更麻烦”“他们不上,还不让我上。”

第二天早晨6点来钟,趁着没人,她一个人爬了上去,量了内径外径,之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她拟定出了拆烟囱方案,并设计出了拆烟囱用的钢筋笼子。

那些年,滨州出了一个爬烟囱的老太太。

64岁,力擒偷包贼,登上《济南时报》;76岁,人生依然“剽悍”,盖起一座13层高的大楼

1998年, 64岁的王小贝在济南亲手抓了一名抢包贼。

一天晚上,王小贝骑车途经一立交桥北侧时,一个青年男子从后面骑车尾追过来。这名男子赶上来之后,将她放在车筐里的包抢走。因为包里有现金、存折和各种证件,王小贝立即骑车猛追。追出1000多米后,抢包男子见甩不掉她,就顺势拐进一个居住小区。王小贝岂肯罢休,随即跟进小区并大喊“抓贼”。听到喊声后,附近居民纷纷出来堵截抢包男子。谁知抢包男子慌不择路,竟跳进了楼前的臭水沟里。王小贝和闻讯赶来的民警也跳了进去,并亲手抓住了抢包贼。

1999年4月27日,《济南时报》以《包被抢,老妇追出千余米;众人堵,歹徒跳进臭水沟》为题对此事作了报道。

2010年,从事会计专业的王小贝,已步入耄耋之年,她却完成了一项“壮举”——盖起一座14层高,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的大楼。这一年,她76岁。

那一年,闺女买了块地,说是盖大楼。那时正在济南一家公司干着审计工作的王小贝给闺女越参谋越不放心,索性辞掉工作,成了盖大楼的专职负责人。

虽然王小贝没干过建筑,但毕竟在建筑公司待过,面对建筑业的许多环节,她算是个明白人。从大楼的设计、选材、购料、投标、装修……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在她的决策、指导下完成,没有一个环节不是亲历亲为。

“一切如昨,我还是原来的我。”经历了一次次或“剽悍”或“传奇”或“任性”的人生后,王小贝始终保持着一份独有的淡然

回首55岁时爬上50多米高的烟囱,回首64岁时力擒偷包贼,回首76岁盖起13层高楼,回首77岁时爬上30多米高的烟囱,回首81岁时的“出彩中国”……面对人生中曾经的一个个精彩片断,王小贝始终保持着一份独有的淡然。

偶尔,她还为过去的小插曲独自偷乐——“当时参加颁奖典礼的很多是集体项目,有支叫‘黄河儿女’的队伍,队员足足有20人,但是不管多少人,他们都只有一个奖杯一个证书;而我独自一人,也是一个奖杯一个证书。因此我觉得自己很赚便宜咧。”

王小贝参加《出彩中国人》的报道刊出后,国内多家媒体将电话打到滨州日报社,想邀请她去做节目。都被她一一拒绝。

其中,不乏有媒体想让王小贝去做节目,并提出报酬问题。 “只要能做到的,我会尽力去做,但不会要任何报酬。” 她这样说。

王小贝成名后,有市民希望在她的帮助下也能找到更大的梦想舞台。对此,王小贝有着自己的观点:“有梦想是好的,但没有必要一味地刻意追求参加选秀节目。我平时工作很忙,年龄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没有精力再去应付这些事情了。”她想用一句话奉劝那些热衷于选秀节目的人——“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我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一切如昨。早晨5点钟起床,先做床上功,再做床下功,最后是户外功。床上功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前撩腿、后撩腿等;床下功包括叩齿、捋头、气功等;户外功包括打拳、打腰鼓、踢腿等。这一套功练完后,7点准时听新闻。然后吃饭,稍作休息后上班。” 

采访间隙,记者无意中发现了摆在橱柜里的手工艺品。原来,这些用易拉罐做成的“小椅子”,用废旧塑料瓶做成的大大小小的“房子”,都出自王小贝之手。

“用易拉罐做小椅子的创意缘自一次烟台之行,我在宾馆吧台上看到一个非常简易的用易拉罐做成的小椅子,受到启发,我又将工艺复杂化了。”指着橱柜里用易拉罐做成的工艺复杂、精致的“小椅子”,王小贝颇有些得意地介绍,“你看,像靠背、扶手这些复杂的工艺都是我自己创意出来的。”

当记者夸她富有创造力,并要求给她拍照时,王小贝既害羞又谦虚地说:“这些都是做着玩儿的,有啥可拍的啊?”其实,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填充着这位“中国奶奶”丰富多彩的生活。

眼前这位83岁矍烁的老人,未来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