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贫困村的美丽“蝶变”——记省高院派驻大年陈镇崔常新村第一书记郭泰然

  • 2018-03-30 15:33:39
  • 作者:韩俊华
  • 来源:惠民新闻中心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从繁华城市到偏远乡村,从80后年轻法警变身乡村扶贫书记,省高级人民法院法警郭泰然,自2017年2月来到大年陈镇崔常新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用自己的真心付出换来老百姓的脱贫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来村容村貌的完美蝶变,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追求。

崔常新村是黄河岸边的一个省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全村293户1100口人,其中27户106人因病、因残或因缺劳力致贫,村集体经济为零,全村无一支柱产业……如何如期脱贫,任务艰巨。

初到崔常新村,恰逢冬季,崔常村村路破损难行,生活垃圾到处都是,臭味刺鼻。郭泰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入户调查,摸清了每一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他与村“两委”彻夜交谈,寻找出路。短短半个月,崔常村村民们口口相传,这个年轻的“小伙书记”不一般。

郭泰然知道,要扶真贫、真扶贫,就要扎下根来,边学边干。怀揣“空杯”心理,一切从头开始,学习政策、全村规划、培训参观……他在村里“安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年来很少回济南与家人团聚。

崔常新村是省重点贫困村,无规划无产业无环境。但是,崔常新村滨临黄河,林果资源特别丰富,还有个近200亩的荷塘。这些,在郭泰然眼里,都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从驻村第一天,带领村民致富,实现乡村蝶变的想法就在他心里扎根:必须利用村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经过多次考察学习、反复沟通商议,郭泰然对村里的池塘、废旧宅基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占地20亩的垂钓园区;对村里的街巷进行了拓宽改造,建设了自驾游车道。依托村里原有的200亩荷塘,郭泰然引导群众积极发展莲藕种植和黄河鲤鱼养殖,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在,一个以生态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基本成型,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万元。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村里环境美不美才是关键。在让村子变美这件事上,郭泰然可是下足了“本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多方协调资金100万元,在村里展开了绿化、硬化、美化以及主题广场建设,绿化空闲地2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3万棵。建设了桃乡名人墙,绘制文化墙1200平米,家风家训深入人心。如今的崔常村,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村里的生活垃圾场被改造成了一片片农耕民俗园,狭窄的街巷被拓宽建成了一条条自驾游车道,单调的街道墙壁绘成了一幅幅美丽桃源画,每家每户门前贴上了一个个家风家训牌……

在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产业项目、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郭泰然也毫不放松党建工作。群众富不富,关键还得看支部。到村熟悉情况后,郭泰然迅速启动村党组织建设。针对村里党员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问题,他积极发展年轻党员充实到党员队伍中。不到一年时间,先后组织村干部、村致富能手到高青、博兴、临沂学习种养殖和特色产品加工。“眼界决定出路,我们必须主动走出去看、去学,村干部就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同时,他还建章立制,严格规范组织生活,每月5号,准时组织村内党员召开“主题党日”。积极开展“党员包片”活动,将村里的沟、塘、路划分责任范围,党员任“沟长”、“塘长”、“路长”,将环境整治和保洁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党员身上,达到了“党员示范做、群众跟着干、共建洁净新家园”的目标。

不到一年的时间,郭泰然与村两委、村民并肩战斗,帮助村里改善基础设施、住房条件、产业发展,努力争取实施了村道路硬化加宽、村庄整治规划等多个民生项目。郭泰然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平日里,他还主动承担起村里老百姓的“法律顾问”。“不管是大事小事,能找到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和老百姓打交道没啥套路,真心实意的为他们着想,关系自然就近了。”郭泰然说。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