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兵圣孙武标准像作者是惠民人李学辉 他的精彩作品和故事耐人寻味

  • 2018-08-10 17:59:51
  • 来源:滨州日报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李学辉创作设计的孙子雕塑稿。

李学辉生活照

李学辉,山东惠民人,师从冯其庸先生,系中国孔子基金会专家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特聘画家,中国兵圣孙武标准像作者,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中国企业报集团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博产业发展联盟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签约艺术家,先后在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军事博物馆以及山东济南、青岛、泰安等地举办画展。

主要出版作品《五百僧像尚和图》 (七卷) 《苦旅一-孔子与七十二门贤》(四卷)《长江万里图》、《孙子圣迹图》 、《齐 鲁九圣》、《齐鲁十二圣贤》 、《崂山道教十大道首》、 《华夏十圣》、《孙子兵法十三篇战例》、 《黄河》、童子系列画等画册以及《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一李学辉》 《李学辉画传》等,并为《中华三经》、 《兵经八部》创作人物绣像。

又见孙子像,又见李学辉

文/方谭

见李学辉次数并不多,却像是多年老朋友,也曾几次在本报向读者介绍过他的人和他的作品。他画黄河、画长江,画孙子、画孔子,画齐鲁十圣,画五百僧像尚和图,出版大红袍系列画集……他的画大都是宏大的、深刻的,而他在我印象中一直是深厚的、修行的,我很敬重他。

印象中,李学辉是老派的,上一次需要通过网络传东西给我,他还各种不会,但一段时间没见,竟然学会了使用微信。在微信上,我知道他由济南又去了北京,而且时不时在朋友圈里晒晒最新画作和书法作品。

这次见面也源于几天前他的微信,他发给我几张新创作完成的孙子雕塑作品照片,武圣手按剑柄目光炯炯直视前方,威风凛凛器宇轩昂,风烈烈吹动长袍,马萧萧似逆风而奔,很有点“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意境,让我很有听他讲讲这幅作品的冲动。

李老师近些年都不在本地,可是每有自己满意的作品,他也愿意向家乡人有一个汇报。家乡、孙子对他都已是解不开的情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孙子标准像的作者,他对孙子的研究和描写就没中断过。从单一人像的塑造,到孙子圣迹图群像的处理(魏集古村落大门边的孙子圣迹图浮雕就是李老师的杰作),这次又回到孙子的塑像。好像是一个轮回,可是这个轮回里增添了些什么?这个话题李老师没直接回答,他聊起了在京的生活和工作,聊起了在京的收获。

李学辉是去年4月份进京的,成为了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的签约画家。这是这个中心第一次签约画家,他是首批三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位。今年的4月份,国展中心还为他们三人在国家画院举办了三人联展,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广泛好评。说到进京收获,李老师感叹说“眼界、境界不一样了”。在国家画院,几乎全年都有高规格高水平画展。李学辉的画室就在国家画院里,对每天早来晚走的他,保安都熟了,于是他有了更多的看画便利。深夜,画累了的时候,他走出画室来到画院展厅,白天喧嚣的展厅分外宁静,静静地站在一幅画前,他可以待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悟。他说,就像跟大师对话,这种感觉是很幸福的。有时候,看一晚上没看出什么,第二天晚上再去看,某一刻突然就“悟”了。国家画院离博物馆很近,有时候他就溜达去博物馆。看古人画,看大师画,看文物,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刻意的追求,让他感觉自己的眼界和心胸有了很大不同。回到之前的孙子话题,也许就是这些积淀,成就了这尊既有外在威风凛凛形象又有内在兵圣精神的全新的塑像。

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是在微信上看到他的近作,是过去没怎么见的风格,特别是那些朴拙的、夸张的、憨厚的、手舞足蹈的白描人像,让你不自觉地就跟人物一起喜怒哀乐,甚至能想象在画的时候他也一定是面目表情丰富的吧。在技法纯熟之后的返璞归真,是不是也是一种进阶?我不敢说。但郑板桥的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也许是一种注解。

李学辉不是个健谈的人,但谈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时,他又可以很热烈,比如他在谈对国画的理解时就是这样的状态。“中国画不仅仅是用笔在纸上的描绘和涂抹,更是人与笔与宣纸的交流和交谈。这就是中国画的魅力和魔力啊。宣纸的渲染自有自己的方向,你下笔之后,它就自己流淌浸润,你看着它,不断地变化形态,那种美妙美到你的心底。到了一定程度,你只能赶紧用吸墨纸摁住,让他保持某种状态,这就是和它对话,但你控制不了它,甚至你也不能再复制,这太奇妙了。老祖宗用了这么多年的宣纸作为绘画材料,古人创造了泼墨的手法,真是很伟大的事,真的是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个一点都不虚。”说这些话时的李学辉两眼放光,手臂挥舞。怎样的热爱才有这样深情的表达?而这些咏叹也必然浸润进了他的作品吧。突然想起什么人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艺术是一种“感”,既有生理的愉悦又有形而上的感怀和喟叹,它是人类性灵合成的一种精神结晶,当艺术家处于创作状态的时候,真有点近乎神灵。

 李学辉参加经典与传承联展。

 展览活动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和采访。

 与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记者在工作室交流。

 李学辉、汤余铭与杨澜、彭骏雄交流。

李学辉将自己爱心墨宝赠送给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

 禅茶一味 138cm×138cm

 牛大爷 50cmx50cm

 

艺路坎坷不求一鸣惊人 砥砺前行只求无悔人生

文/孙静桦 成小卫

“学辉一心研究书画,从不言成功与否,只是追求艺术的一份真、一份情、一份感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以学辉纯真的艺术态度、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力,何愁大业不成”。 ——魏启后

李学辉,号失得,师从冯其庸先生,系中国孔子基金会专家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兵法研究会特聘画家,中国兵圣孙武标准像作者,国家汉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2017年5月正式签约入驻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成为本中心仅有的三位签约画家之一。

正如魏启后先生所评论的一样,在对艺术造诣的追求上,李学辉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这一点从其一言一行上皆有体现,而业界众多批评家对于李学辉的评价亦是如此。他的书法、绘画作品深受大众欢迎,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国家领导人迟浩田、白立忱、董建华以及季羡林、冯其庸、刘九庵、吴如嵩、魏启后等学者名家分别题词、题字并高度赞扬他的作品。而正所谓先有人品方有作品,可见其人缘之好。

勤能补拙是良品

在与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正式签约之前,美术中心于去年4月先后两次去到李学辉的家乡——孙子故里山东惠民探访观摩他的作品。中国孙子兵法城、武定府衙、旺角三处展馆展厅挂满了李学辉的作品和他多年收藏的根艺、名石、壁画,这些天然之作,不但丰富了李学辉老师的创作思路,同样足以证明李老师是一位对艺术赤诚的追求者。由此,也让众多人士在画集、画传之外,从更多维度去深入了解了他的为人和画品。

初到北京之时,尚未安顿好住处的李学辉就来到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的工作室开始创作。一个人的生活总会显得有些清苦,一个男人的生活更是如此。抛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安逸的状态,原本只需安心画画不用顾及其他的李学辉却要被生活的琐碎占用去不少的时间,但所有的磨难都阻挡不了他追寻艺术的脚步。每当创作灵感涌现时,无论再苦再累他都不会放下画笔反而是夜以继日进行创作,饿了泡面充饥,困了画室小憩一番,然后继续埋头创作。在充满躁动的当下社会中,这种执着的精神和为艺术而献身的举动值得大家去学习和传承。

李学辉对艺术不光是痴迷,他更有一股韧劲和狠劲,但是在与人相处上,你丝毫看不到他的半丝狠,取而代之的是他的谦逊与和蔼、彬彬有礼和幽默潇洒,颇具学者风范。

在入驻国展美术中心一年多来,李学辉跑遍了北京的每一个展馆,参观学习,研究名家技法,和中心的其他画家共同切磋交流,视野的开阔也为他的创作带来新的想法和灵感。他开始大胆尝试,突破原有的创作习惯,并完成了一系列新作品。在不断研究探索的同时,李学辉也不忘征询他人的意见,一句不经意的点评,都会给他带来满心的感激和无限的动力。正是这样一位勤奋、执着,对艺术抱有无限热爱的艺术家,使得中心的工作室里,总能看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给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苦行僧式的修行

在李学辉的创作中,每每有新的作品面世,那一定是他历经千山万水,亲身经历和体验后所带来的产物。魏启后曾在评论中将其称之为苦行僧,除了因为他画僧人之外,“他亦常常在修炼自己,在生活上知足;在事业上勤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即使春节期间他也是在画室中度过,远离尘嚣,潜心而作;更重要的是他在思想上的修炼,有‘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境界。”

如果说艺术是一场修行,那么李学辉的这场修行便永无止境,他画路广、跨度大,从百米长卷《长江万里图》、大型组卷《苦旅—孔子七十二门贤》到体裁多样的斗方、扇面小品。从高山仰止、辉映千秋的《华夏十圣》《道教十大道首》到拙朴归真天然之趣的童子系列,从笔笔见致的线描长卷《五百僧相尚和图》到泼墨重彩的山水白云系列,无不散发着画家的清心、学养、真趣。

这一幅幅巨作的出现无不打动着每一位观者的神经,观看这些作品,仿佛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救赎,而这每一幅巨作的背后无论是画面中还是画面外都有着数不清的感人故事。

李学辉曾对媒体讲过创作一定要有灵魂,所以为了体现出作品中的魂,他不论冬夏,跋山涉水,实地考察,不惜一切了解所到之处的人文情怀。对此,在魏启后为其画集所提之序中便有记载:“创作《长江万里图》时,他从长江源头唐古拉山脉到宏伟的三峡大坝,从三国时期的张飞庙、白帝城到神话传说中的石宝寨、鬼城,一直画到长江入海口——上海的横沙岛,贯穿华夏五千年历程的三百多位风云人物尽收眼底。”

在徒步8个月和此后数月的创作后,《长江万里图》一经问世便引起了震撼。之后《五百僧像尚和图》中以数百个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学故事为题材,得益于其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思,每一部分都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而这也跟其十几年来走过全国大大小小的寺庙,与僧人同吃同住、吃斋礼佛的境遇有关。

试问有多少文人志士能够如李学辉一样数十年如一日的体验寺庙的生活,但他却做到了。在其后来创作的《道教著名人物》《齐鲁九圣》《苦旅——孔子与七十二门贤》等一系列历史人物画中,都与其自身历练息息相关。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以诗之意蕴境界、以诗人之眼观物,格调清新自热。每一笔、每一点去状物写形外,其自身的深闳内美亦令人称赞。这也依托于老师多年潜心研习汉隶及魏晋书法名帖所练就的功力,扎实的书法基础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魏启后先生谈到李学辉的作品时,曾深有感触地评价到。

驰名海外的水墨人生

李学辉除了潜心创作之外,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邀请苏里南、乌克兰驻中国大使馆官员和利比亚驻中国大使馆官员参观交流的活动中,李学辉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国际友人,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临别之际,李学辉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向国际友人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

在水墨人生的舞台上,李学辉深知自己不仅要做一位画者,同时更要做富有正能量的热情传播者。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联合北京阳光未来教育基金举办的公益献爱心活动上,他就积极参与并赠送了自己的作品,以表示对公益事业的一份支持,并以捐赠作品的方式献上爱心和力量。

《齐鲁九圣》《孙子圣迹图》《齐鲁十二圣贤》等作品发表后,即被杭州丝绸之路国旅公司与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制成丝绸集邮珍藏册,并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的文化礼品,被众多国内外友人和政府部门广为收藏。

2012年,由山东奥美礼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李学辉作品《齐鲁十二圣贤》丝绸集邮收藏版及屏风,被山东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山东省外事礼品一等奖。

 

李学辉作品欣赏:

老子演教 182cmx96cm

孙武 182cm×96cm

狗娃 69cm×69cm

《苦旅·孔子与七十二门贤》之游学列国

道友图

道友图

 

 

 

 

责任编辑:董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