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北镇中学教师缘何能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 2019-09-23 10:20:57
  • 作者:记者 刘清春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日,北镇中学离休老教师林传襄、王泮(已故)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奖章。

北镇中学为林传襄送来奖章

9月20日,北镇中学相关负责人带着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托与慰问,将这枚闪耀着光辉象征最高荣誉的奖章送到了见证共和国诞生和发展奇迹、并为之奉献青春和力量的离休老教师及家人手中。感谢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更感谢他们以奋斗不息的精神为北镇中学获得的巨大荣耀。

他们为何能收获如此至高荣誉?

林传襄老人捧着纪念章

纪念章

林传襄,现年87岁,17岁告别济南,就读于惠民渤海师范。1952年,他走进滨县毕家村的几间土坯屋,开始了他的滨州教师生涯。一晃60年,一个甲子,他所在的简陋的滨县中学已经成长为今天的省级重点中学——山东省北镇中学。

在简陋的条件下,林传襄的学生与京津沪、济南青岛学生的比拼,为滨州赢得荣誉。如1954年,在全国少年运动会上,林传襄的学生陈树远取得少年组100米第一名。1956年,校女子篮球队取得全省乙组冠军。在多年执教生涯中,林传襄早已是桃李满天下,身上的故事也很多。

2012年,本报记者曾对林传襄做过专访,今重录如下,以飨读者。

2012年,林传襄留影

林传襄:守望一个甲子的滨州教育

2012年11月21日 滨州日报渤海晨刊一版封面人物

本报记者 刘清春  

1952年的深秋,午后,一辆毛驴车拉着一个柳条箱子,孩子们拥着一个挺拔帅气的小伙子,曲曲弯弯地走,找到三间场院屋停下。卸下这箱子,弹掉一身土,20岁的济南青年林传襄走进滨县毕家村的这几间土坯屋,开始了他的中学教师生涯。

就在几天前,这屋还是村里的祠堂,学生刚在村民家里放下被窝卷。

……

一晃60年,一个甲子,简陋的滨县中学已经成长为今天的省级重点中学——山东省北镇中学。当年的“大城市洋学生”林传襄,也已经年入耄耋。这个教了几代滨州人的体育老教师,耳朵是不太灵光了,但记忆不曾老去。

林传襄老人的老照片

17岁告别济南,北上惠民渤海师范接受教育

“四面荷花三面柳,千层芦苇万朵莲。北门里边有座北极庙,大明湖里有划船,东门外边闵子墓,南门外边千佛山,西门外边剪子巷,向南一拐有个趵突泉,趵突泉里三股水,哗啦啦地往上窜,窜了鲤鱼跳龙门,窜了个珍珠倒卷帘……”

正跟《王小赶脚》唱的一样,老济南有泉水,有荷花,有街巷,那舒缓温暖的风光抚慰了林传襄的成长。几处流水几处桥,芙蓉街的文庙、大观园的相声、火车站的人流,还有草包子、油旋,那静谧柔和的民风,形成他永在心头的画面。

但从山东省商业学校毕业,17岁的林传襄却没能如愿留济南。他放弃了临沂的银行工作,选择北上惠民,在渤海师范继续他的学业。

“现在的车都是喝石油的,不是真正的汽车。1949年我们来惠民坐的那车,才是真正的汽车——蒸汽机发动的车。那小敞车没遮挡,风一下子吹打透了衣裳,我们几个棒小伙还要给司机填炭烧蒸汽。傍晚才到商河界,车还坏到路上,学生们就在土沟里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看不见人,都是土。”四处摇晃的敞篷蒸汽车花了两天功夫,才把林传襄他们送进了武定府惠民城。

林传襄说,1980年代曾有一部电影《红高粱》,阵阵夏风扫过高粱地,画面拍得气派,有种粗野的美丽。但高粱看起来挺美,吃起来可难受。1949年开始,他就在惠民县的渤海师范吃了两年的红高粱。

“我们是头一批济南学生,师范对我们这些城市学生很照应。客气归客气,吃的可全是红高粱窝头,连点豆面都没有。食堂那口大锅也不知道多少印了,四五个人洗澡都行,七八十担水才挑的满。一年到头,菜就两样,冬天白菜,夏天南瓜,大锅里炒熟了,浇上明油撒上盐,就分到班里了。这高粱饭吃的,同学们解手都困难。”虽说艰苦,林传襄认为,这两年的“高粱苦”是他一生的养料。

扛得住磨难,脚底下才扎实,因为生活才刚刚开始。这个富有运动天赋的小伙子,大城市来的高材生,开始了他一个甲子的滨州故事。

在简陋的教学条件下,培养出一批全国、全省体育冠军

渤海师范毕业前半年,林传襄就赴章丘参加了土改,直到分配至三河区完小。

“1951年,我参加惠民地区运动会,在100米、200米、300米三个项目上都得了第一。随后就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体育协会的山东分会。当时负责滨县中学建校的吕区长就认准了我,点名要我去做专职体育老师。”

林传襄回忆道,刚刚建校的滨县中学,没有一个人会喊口令带队,更别提体育课了。“不光是没球没绳没铁环啊,半亩地的场院,画个百米都得拐弯。我这个专门的体育老师就先接过来语文、历史课先教着。”

至今,林传襄还记得很清楚,1952年11月入学的头一批学生里,沾化人占一半。各个身高马大的沾化人,都有着“2米高宋大个”一样的好身板。这让林传襄很高兴,虽然没啥器材,但体育课有好苗子,他就能把课给开起来。

林传襄对“沾化多大个”的现象很好奇,“传说这沾化宋大个身高得有两米多,赶得上今天的姚明。一辈子从没穿过鞋的脚,总是用麻袋裹。我后来琢磨,靠海的沾化鱼虾多,准是营养要好过农村的窝头咸菜。”

林传襄的回忆让记者注意到,建国初期的地方行政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滨州当年的教育。1952年地委行署搬迁到北镇,但没有直属中学,刚刚建校的滨县中学遂搬迁至北镇。1958年底,惠民专区与淄博专区合并,滨县与惠民合并,惠民县直机关搬迁到北镇,北中遂改为惠民五中。直到1960年,才恢复为北镇中学。

林传襄老人收藏的老照片

“那时候要学习苏联的劳卫制度——随时准备劳动与卫国。没器材怎么办呢?我找来朝阳花杆插到土里,穿上铁丝,横放上竹竿,再找几块稻草垫子铺上,就是跳高架了。”随着体育设施慢慢到位,这些身板好、速度快的学生就被林传襄带出了骄人的成绩。

1964年,山东省第九届运动会惠民地区代表队合影

1954年,在全国少年运动会上,林传襄的学生陈树远取得少年组100米第一名。1956年,校女子篮球队取得全省乙组冠军。关于学生成长的每一次突破,林传襄的记忆很有很多, “1966年叶萍省运动会的中学生第一名,永远没人能破她记录了。因为那个中低栏的项目取消了,呵呵。她现在是山大教授了。齐玉玲也是当年省里五项全能的第一名。”

在简陋的条件下,林传襄的学生与京津沪、济南青岛学生的比拼,为滨州赢得荣誉。陈属远、叶萍、齐玉玲等等,这些闪光的名字,与奥运会夺得银牌的徐丽丽一样,已经载入滨州体育史。

艰难生活中,乐观看待每一件事, 跟学生们苦中作乐

“从第一届省运动会开始,直到十一届,我是一届没落。从第二届开始,身份就是运动员兼着教练,重点是推出我的学生了。很遗憾,我没能到大学里专门去学习几年,不过国家组织的一些短训也让老师们受益不浅。比如1958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搞的中学教师进修班,就是苏联专家来培训。我还记得排球专家是叫阿依丽扬斯,篮球专家是拉古纳威丘斯”。

天性乐观的林传襄对生活的快乐非常敏感,单这几个俄罗斯专家的名字,就让他偷着乐好几天。

“三年自然灾害时候,学生老师都吃不饱,那时候听说海边有种野菜叫黄宿菜,营养价值很高。十几个班的学生就跟风去黄河口挖野菜。野菜挖好了,堆起来像一个个小山包”。

“当时正值10月下旬,这个时节好赶上大潮。有一天,炊事班长走过来跟我说,坏了班长,今天是阴天……还没等他说完,我低头一看,鞋子都在地上飘起来了,远处白茫茫的水就从东面上来了,整个场地就像在湖里一样。这个时候,有人还在忙着收拾行李,我说,任何东西都不要了,赶紧走。”

“眼看着,浪来了,我们十来个人,相互挽着胳膊,排成一队,趟着水走。走着走着,腿都冻僵了,终于看到了光亮,是行署的救灾办公室来了。他们给我们发了烧饼,还有棉裤,我那时候个子高,那棉裤一提溜儿到膝盖。”

“文革前后,我没大受冲击,除了头脑发达四肢简单以外,就是我这脾气还不错,跟受苦人能打成一片”。

林传襄在北中最好的一个朋友是炊事员老王。

“几百号学生靠着吃食堂,炊事员很累啊。半夜就得起来拉风箱,一人一天挑30担水。特别是冬天,井绳是一根冰棍儿,又凉又滑。我早上运动完,就帮着王班长挑水,一口气就挑完。老王过意不去,老是说,林老师是教书念字的,咋给我们这些文盲勤杂工干活呢。我说这就当运动了。”

没能回济南为母亲养老送终,却为滨州一代代孩子尽了心

采访前,笔者就知道林老在体育教学上成绩斐然,但谁料他说了这么一句——

“不怕我学生不爱听啊,我虽然是个体育老师,但其实我一直把它当成副业,因为我很爱文学。”

这个天真的老人还怕我们不信,一口气流利地将整篇《兰亭集序》给背诵了下来。

“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感动,多少年回想都觉得是真情,眼泪就止不住。人家问,哪首诗你最忘不了,我应该说是60年前读到的诗歌《大娘》”——

长城缠在山腰上,山底下有个村庄,大队人马进村去,大槐树底下歇歇凉

……

大娘站在大门上,手托着下巴不说话,眼睛不住地望什么,我跑到井边去喝凉水,大娘急忙拉住我,“别喝凉的,回家来我给你烧热汤”

……

“大娘,你别伤心,我们一个千个子弟兵,能不能顶你一个亲儿子?”

……

一道血脉心连心,眼前坐的就是亲娘。老松树枝儿不怕霜,年老的娘和儿子一样刚强。

大娘送我们到门外,像嘱咐她的亲儿子:“见了你们我心宽些,看不到你们我心慌,孩子们,回来再到我门上,不吃稠的喝口汤。”

“大娘,你等着,秋后回来给你割谷子,打场。”

走到村边再回头望,大娘站在大门上。辛苦的老人,子弟兵的亲娘,风丝丝吹乱了花白头发,刚强地立在长城边上。

如果不是林老压抑心情的背诵,笔者根本想不到1950年代的初中课本上还有这样一首诗,质朴温厚,直接击中读者心扉。也许,林老是想起了一直在济南的老母亲,没能回到济南为母亲养老送终,但林老却为滨州一代代孩子们尽了心。

“当年滨州有华侨有省外的大学生,人家都回不去,咱还好意思张口啊。”林传襄老人不仅在滨州度过了这一甲子,还带来了他的兄弟——咱滨州的知名画家林传谱先生。

“那天报纸上看到一首小诗,看一遍我就记住了,是上世纪30年代北大教授刘半农的《旅德游记》,全诗只有三句话,‘大战结束了,我看到,不出烟的烟筒和赤脚的孩子满街走。’”

诗歌短暂,伤痕无限。背诵了这一段,林老略有沉吟。记忆如此深刻,恐怕不止是文学的爱好,而只有真正经历过战火的人,才能有深切的感悟,而林老正是亲身经历了济南战役。这个自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育老教师,有一颗柔软的心。

采访手记

老伴说,林老是个蚕一样透明的人,抽一颗烟都要跑到阳台上,就怕影响到别人。诉说体育生涯,林老对艰难中起步的课堂,满是豁达。也许,林老的故事就是北镇中学的历史缩影,而林老告诉笔者的,不止是成绩来自于勤奋努力,更重要的是坚守内心的那一份善良。

因为耳力下降,林老听不清笔者的提问。寻一张纸,笔者的关键词一出来,林老就心领神会,就老济南、老北镇、老北中这些关键词开始讲述。作为孙辈的笔者,听到几乎快被历史尘封的故事,常常泪潸潸了。

就像普希金的诗里讲的一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个八旬老人,一颗年轻的心。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