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小麦界的袁隆平?听听滨州“麦田里的守望者”耿爱民和 “蓝麦”的故事

  • 2019-10-12 07:46:17
  • 来源:食品中国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原题:小麦界的袁隆平?聊聊耿爱民和他的神奇“蓝麦”!

蓝矮败是口粮保证

蓝图辉煌须有粮,

矮弱受制诸列强,

败必出自粮荒闹,

是国安邦粮为上,

口中无粮不强刚,

粮足何惧霸权狂,

保建国际新秩序,

证明华夏有力量。

这首藏头诗的作者,叫耿爱民,原国家小麦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滨州站站长、研究员。

说起来,老耿今年62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近40年,是山东滨州小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省重大课题“超级麦”专家组成员,曾受聘国家“渤海粮仓”滨州项目区专家。他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诗中提到的“蓝矮败”平台,以及这个平台上产出的“蓝麦”。

image.png

麦田里的守望者

别看耿爱民的头衔一大堆,但他还是最喜欢称自己“老麦”,真真正正的和麦子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而且现在依然热爱这一行,干劲十足。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耿爱民,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是本分的家庭妇女,他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而耿爱民本人学习也很刻苦、很扎实,高中毕业后的他正逢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学之路暂时走不通,便回村当了民办教师,这也算是一个人生的磨砺。

1977年,一声春雷,已中断多年的高考恢复了,耿爱民和万千学子一道参加考试,而他也抓住了这次机会,成功考入了山东农业大学,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成绩。至此,耿爱民与小麦结上了缘。

“刚开始就学得小麦的育种、种植,当然,还包括气象学,那可是一门大学问”,耿爱民聊起麦子就滔滔不绝,他说自己的试验田就在滨州与淄博交界的地方,属于黄河三角洲的范畴,而这个地区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不易交汇,因而气候干燥,降水少,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

耿爱民在这块小麦的风水宝地上一干就是30多年,而他也始终保持着质朴的初心,你很难在舒适且光鲜的地方看到他,用朋友们的话说,“老耿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而小编第一次见到耿爱民时,他就在自家的田地旁,和当地的人士商量着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

随后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老耿有着一副典型的山东人的面孔,朴实且亲和,说话不紧不慢,带着普通话口音的方言听着也不费力。他衬衫上有一点泥土的灰渍,显然是工作中留下的印记,这印记不会让人觉得不整洁,反而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对啊,和之前想象的一样,麦田里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就是这种“范”!

image.png

10年培育得蓝麦,辛苦谁人知?

在于小麦打交道的数十年历程中,“蓝矮败”无疑凝聚了耿爱民最多的心血,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咱们从头说起,在生物界中,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就小麦领域而言,上世纪四十年代,国际上便开始利用三系、化杀、无融合生殖、核不育等多条途径开展杂交小麦研究,但进展缓慢。好在,经过上世纪70年代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以及邓景扬、刘秉华、田宁、蒲宗君等多位专家的努力,通过多年的杂交实验,一种特殊种质“蓝矮败”开始出现,它以蓝粒、矮杆、花药败育三个性状相互标记,而“蓝矮败”可与其他任何小麦品种进行杂交,对小麦增产增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image.png

“一个种质的发现,不可能是一人之功,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臂膀上,继续前行”,耿爱民说,从2008年开始,他带领技术团队从杂交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彩色小麦新品种选育、拓建轮选群体与基因库研究等不同方面对“蓝矮败”展开了进一步的科研攻关。攻关的过程自然是非常艰辛,研究人员全要盯在地里,麦田就是办公室,大树就是休息倚靠的沙发。因为科研对数据的严格要求,实验站种小麦要一粒一粒地播种, 收获时也全靠人工逐行逐个单收、单捆、单独脱粒存放,为抢时间,不论男女都要吃住在基地,白天两头不见太阳在地里干,晚上加班进行记录、分析、评价,很多时候需要24小时在麦地里记录数据……

而经过10年的努力,耿爱民团队转育了大量“蓝矮败”不育系,筛选探明了多个高产稳产杂交组合苗头,“蓝矮败”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不少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最大增幅可达25.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培育出的蓝麦,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如花青素是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具有保护视力、修护肌肤、改善睡眠、防辐射等功效;而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同样很有益处。

image.png

传奇还在继续……

其实,蓝麦只是耿爱民“蓝矮败”平台上的第一个品种,这个平台的潜力还很大,这座宝库仍待发掘。耿爱民和他的团队已创制了矮秆、蓝矮、蓝败等8类50多份新型种质材料,他们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运用“蓝矮败”载体及其轮选群体种质创新平台,创新更多更好的种质,选育更多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

image.png

而老耿呢?大概还是老样子,穿着他那件白衬衫,开着一辆普通的朗逸,奔波在田间地头,小编曾在他的工作日志中读到过这么一段话,“我坐在小板凳上,在并不太明亮的灯光下,仔细琢磨调查来的这些数据……这一发现对今后鉴别品种的冬春性具有重要意义……一阵喜悦涌上心头,带走了一天的疲惫”,这些话语明白的展现了老耿的追求、骄傲,以及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至于说朋友们恭称他为“小麦界的袁隆平”,或许他还是更喜欢“老麦”这个称呼吧!

责任编辑:张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