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点赞!滨医附院“爱琢磨”的产科医生自制“神器”让孕妈妈保住宝宝

  • 2020-01-03 18:41:54
  • 来源:健康滨州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初见滨医附院妇产科主任助理张磊磊,她是跑着进的办公室,边跑边解释:今天7台手术,刚下手术,让你们久等了……张磊磊一坐下就开始面露腼腆的笑。

从医20年,她从来没有接受过采访,尽管在疑难妊娠问题上她早已名声在外。她认真学习,踏实做事,理论临床上都是一把好手,若不是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可能我们也不会认识这位在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产科大夫。

实践与理论结合,为多年不孕的患者保住了来之不易的孩子

这封特别的感谢信来自一位怀孕25周时羊膜囊漏出的患者。

“患者孕25周,这个手术成功率很低,手术过程中难以预测的事件也很多,不得不说做这个手术有风险,我压力不小,我将利弊告知家属,好在患者和家属很理解,当时这个手术,他们豁出去做,我就豁出去给他们做。” 张磊磊说。于是,她利用一根自编线、一个自制球囊成功为这位25周的孕妇成功实施羊膜囊漏出的宫颈环扎术,帮助这位多年不孕的妈妈保住了来之不易的孩子。

问起这个“自制神器”的创作灵感,张磊磊自豪地介绍,在全国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时候,因为教学材料受限,她一般会用超轻黏土或者别的材料做一些模型来给学生上课。一次在准备讲产后出血这部分内容时,就用到了一个宫腔内球囊,在作图的过程中联想到可以用这个方法对拖出来的羊膜囊进行还纳,然后就琢磨着自己试一试。

“我当时找了导尿管、避孕套、输卵管通液管、球囊等好多个材料比较了一下,最后选择了导尿管。”张磊磊说,导尿管的质地、软硬度、弹性都比较好,较好地避免了对凸出来的妊娠囊的损伤,和以前的用手还纳相比,妊娠囊不会在缝合的时候脱出来,也不会像纱布球那样产生黏连,而导致羊膜囊粘破。在缝合完成以后,可以再抽出生理盐水,退出宫颈口,这种退出的过程也是无损伤的。

关于缝线,采用的是4股十号丝线的编线。在北京访学期间,张磊磊在《实用产科手术学》中看到过这样的编线,查阅了相关文献后,她决定采用的这种线。

“它的好处是编线是扁的,和用传统的圆股缝线相比不容易滑脱;这个编线是宽的,受力面积比较大,不容易裂伤宫颈;和传统的套上皮管进行缝合相比,减少了缝合完成后在阴道内的异物,减少炎症发生的机会……”张磊磊一句一句认真地描述着,整个研究和手术过程都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20年磨一剑,特殊战场练就扎实医学水平

2000年,23岁的张磊磊刚踏出医学院校门就来到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产,至今已是第二十个年头。查房、会诊、手术、门诊……张磊磊跟许许多多的产科医生一样,每天7点出门,晚上8点才能回家,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工作。

产科是个特殊的战场,没有时间概念,没有节假日,只有一台接着一台的手术,一个接着一个出生的孩子,还有孕妇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的并发症。这20年来,张磊磊手机从不关机,时刻待命。

进入滨医附院妇产科的第一年,张磊磊没有休过一天班。她白天管病人、学手术,晚上学写病例,联系缝合……“当时的主任是李法升教授,他对我们非常严格,严格到近乎到了苛刻的程度。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那段时光,虽然很苦很累,但却让我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我现在处理临床工作都游刃有余,非常有底气。”

2005年8月,滨医附院妇产科分为妇科和产科。问起她为何选择产科时,张磊磊说,十几年前那个让她坚定选择产科的病人,她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那天我正好上夜班,下午四点左右交接班时,惠民转来一位孕妇,当时来的时候她已经测不出血压,医院各个学科的专业医师接到通知后马上会诊,从下午四点左右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曾以为没有希望的产妇被我们救活了,当她抱着孩子回来看我们的时候,我突然体会到了什么是成就感,我们救了2个人的生命,这件事情过后,我就坚定地选择了产科,并一直坚持至今。”张磊磊说。

高超的医术得到认可,却对家人有深深的亏欠

优秀的父母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张磊磊如今凡事认真,凡事钻研的工作学习态度自然离不开父母的教导。

谈起父母,张磊磊用“两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来介绍他们,张磊磊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帮助她树立了以患者为重、想患者所想的从医理念。

“你干了这一行,就得认真,就得对人家负责,你的手术是天天做,患者可就经历这一次,你得学会替人家考虑。”这是张磊磊父母经常对他说的话。在张磊磊看来,日常平凡的工作虽说辛苦,但每当有自己救治的母亲抱着孩子来看自己时,那种成就感就可以让她忘掉所有的苦与累。

张磊磊看门诊的时候,少则90来个号,多则130-140号,许多产科都是慕名而来。张磊磊对每一个来就诊的孕产妇都用微笑面对,轻声细语地为其讲解清楚。除了对患者细致耐心、有问必答,高超的医术更是张磊磊赢得患者认可与信任的主要原因。

从事产科工作20年,张磊磊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类产程的识别和处理,对疤痕子宫、胎盘前置、脐带脱垂、产后出血救治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张磊磊从未停止外出学习,不断积累着技术与经验。

问起张磊磊在以后职业上的期望,她说:“我也没啥目标,就是想做点真正能让患者受益的接地气的事,不辜负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

然而作为医生,张磊磊对家人有种深深得亏欠。家人的需求是陪伴,而濒临困境的病人对医生的渴求却是生死攸关。陪伴与生死,孰轻孰重,不难判断。为了救命而舍弃陪伴是每个医生心里的不忍,也是深刻的无奈与承担。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