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派驻阳信大光村“第一书记”王学银:心系群众修路忙

  • 2020-05-15 18:16:08
  • 作者:通讯员 翟成新 冯清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5月14日,阳信县流坡坞镇大光村投资160多万元的长1950米主干道6米辅路3米、总面积1万平方米高等级乡村路正在扫尾合拢,村民们个个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大光村支部书记范如军称,这是滨州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派驻到大光村的“第一书记”王学银帮助修建的高标准乡村之路。

王学银于2019年7月到阳信县流坡坞镇大光村任“第一书记”,通过实地察看和入户遍走遍访,他发现问题集中在村内道路上,全体村民一致意见就是修路。村内十五年前修的柏油路,已是大坑套小坑,一坑连一坑,晴天尘遮日,雨天泥遍地。村民相亲、结婚不仅看吉日,重点看天气。村内道路,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群众日常生活。

大光全村146户,440口人,土地820亩,群众收入主要靠土地和外出务工,村内留守人员主要是妇女、儿童、老人。村内道路大小3纵3横,道路长度1950多米,面积10000多平方米,预算投资160万元,靠一村之力,完全无法实现群众修路的迫切愿望。

王学银和村班子成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分析,决定分两步走,一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大家,在修路时要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房台门沿寸土得失,齐心协力支持修路。二是积极向派驻单位党组和属地党委汇报扶贫村现状,争取各方支持力量。派驻单位党组和属地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协助“第一书记”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一块想法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派驻单位滨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副书记李宝合和滨州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崔友珍先后4次到扶贫村调研协调村内道路建设工作,在单位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投资30万作为修路启动资金。在派驻单位党组、属地党委、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内道路迅速开工,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解决了大家出行难问题,对美丽乡村打造和促进乡村经济建设,起到助推剂作用。为扶贫村迈开双腿,脱贫致富奔小康铺平了道路。

“进了这个村的门,就是这个村的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如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如一朝风皖。”入村第一天,王学银就走街串巷进户走访,开展调查研究。七月天,烈日似火,空气似蒸笼,他每天穿着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擦甩着如雨的汗珠,走村入户,利用19天时间,遍走遍访全村146户,440人,白天人家打工,他就晚上访,长年外地打工的,就电话访,做到不落一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到了大家关心的普遍性问题。

村两委没有办公场所,他协调资金4万多元,修缮废弃的办公点,使两委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去年8月份,当地遭遇百年不遇的台风袭击,他积极组织群众抗击台风自救,疏通排水沟700多米,转移危房群众2家,协调资金15万元,重建大雨冲毁的桥梁1座,协调资金4万元,改造危房2座;协调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更新全村路灯33盏,控制器2套,解决了全村路灯不亮的历史。     

疫期间捐款1200元,协助两委做好全天大环境消毒和群众消毒物资发放工作。村民光曰堂的孙子光耀凯,患有先天性小儿脑瘫,生活无法自理,残疾等级为二级,难以保障其正常生活和护理,他积极和县民政局沟通,县民政局组织对他重新体检核实,调整为智力残疾一级,光耀凯个人提高了待遇,护理人员有了生活补助。低保户光仕柱,有多种疾病缠身,虽能自理,但已丧失劳动能力,常年吃药打针,政府发放的低保,只够吃药和维持生活,去年冬天没有钱买取暖煤,了解的这种情况后,立即联系办事处和民政所协调解决,为其购买了取暖煤。

大光村村民李秀兰说:“原先的桥啊,中间有个大窟窿,不能走了, 这辛亏王书记来到帮着这个村修好了。”王学银称,下一步主要是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大光村是苗木村,大力发展苗木和农家乐项目,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这个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

责任编辑:宋静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