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吕桂玉:石匠家的“红小鬼”为滨化“人才井喷”奠基

  • 2021-08-18 09:00:15
  • 作者:记者 刘清春 通讯员 荆晓玉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开栏的话:

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走在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上,滨化集团是一家富有“亮剑精神”的企业,这与企业“老兵多”的特点、拥军爱军的传统密不可分。滨化集团现有退役军人职工232名,其中离退休退役军人105名,在职退役军人127名,他们奋斗在公司的各条战线上。

此前,为打好“达标达产攻坚战”“安全环保攻坚战”和“北海项目攻坚战”,滨化成立了三期战略预备队,潜心向部队学习作风建设。今年,滨化集团又欢送两名年轻职工入伍。

为分析、分享滨化集团的老兵故事和拥军传统,解读人民解放军赋予滨州工业的改革力量,即日起,滨州日报·滨州网特开设专栏“亮剑精神 滨化五十年的老兵故事”,为大家讲述滨化集团里的退役军人故事,以及这些退役军人为企业带来的优良作风。


回忆最初的创业路,滨化集团党委书记张忠正曾感慨:“滨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老党员用党性点燃的!”

熟悉滨化的人明白,这是一位在党40多年老党员的肺腑之言。但对很多青年人来说,这句话高度概括、抽象凝练,其背后深藏的故事和感情无从得知。那么,到底是怎样的“老革命、老党员”呢?他们有着怎样的党性,又是如何点燃滨化的创业精神呢?

或许,这些问题,可以用北镇化工厂的创始人、奠基人吕桂玉的故事来解答。

吕桂玉,一个莱芜石匠家走出来的“红小鬼”,为滨州带来了淄博工业的管理经验。他顶着压力、敞开胸怀,密集招收、放手使用一批大学生和学徒工,让滨化这个老北镇的小作坊在盐碱地里艰难起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专业人才和改革创新精神。

带着十几年淄博工业的管理经验来到北镇,为北镇化工厂的筹建、起步提供了具体、鲜活的经验

吕桂玉,1926年生于莱芜茶叶乡下王庄一个石匠家庭,因家贫,饭是一半糠一半粮。家贫如此,吕家却让他念了几年私塾。

“我父亲的爷爷吕言连和我的爷爷吕永昇,给人家修房、刻墓碑。有一回,财主非说我家刻碑刻错了字,不给钱还要我们认错。后来问别人才知道,是财主欺负我家不识字。”吕桂玉的女儿吕宏伟说,吕桂玉读了三年私塾,又念了两年“洋书”,因日寇入侵就辍学了。

后来,吕桂玉跟着堂哥吕桂业学了一年多银匠。后来他才知道,吕桂业是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有如此成长经历,吕桂玉心灵手巧,既懂得刻字、刻画、刻狮子此类石匠的精细活,又掌握了不少盘银炉、化银水、拨银丝、扣银链、打银片花等银匠的功夫。退休后,他还特别喜欢维修家具,打打太极拳。

1939年,在村党支部安排下,13岁的吕桂玉当上了儿童团长,成了“红小鬼”,放哨、学唱革命歌曲,16岁时被编入基干民兵团。他曾回忆,在鬼子扫荡中,村里的房子被烧光了,战士刘俊林打光子弹后把枪砸烂跳了悬崖,悲壮堪比“狼牙山五壮士”。

1944年,吕桂玉正式参加革命,干通讯员、学会计,参加战斗、抓特务。随军解放淄川城后,他在淄博西河矿区事务所任会计。淄博解放后,他先后在博山总酒厂、淄川酒厂、周村酒厂、索镇酒厂、四宝山铁厂、张店钢铁厂任职,还曾任桓台县委工业部副部长、县委委员等职。1954年,他还参加了第一次全国轻工业工作会议。

由上可见,吕桂玉是个有文化、有见识、经历丰富的“红小鬼”,他是带着十几年淄博工业的管理经验来到北镇的。他不是“大老粗”,而是个心灵手巧的手艺人,更是个“懂行的明白人”。这些特点,让他这个带头人充满魅力,为北镇化工厂的筹建、起步提供了具体、鲜活的经验。

大手笔引入、放手使用30多个外地大学生,给夯基时的滨州工业种下了“五湖四海”的性格

1966年,吕桂玉被调来惠民地区工作,任惠民地区化工研究所所长兼北镇化工厂筹建组组长,化工厂建成投产后任书记。1976年,惠民地区成立化工局,他调任化工局副局长,1984年离休。

在北镇化工厂的十年,是吕桂玉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十年,也是该厂孕育、奠基的十年。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惠民地区能够逆势崛起这么一座工厂,意义非凡。

滨化集团原副总经理牛颀曾撰文回忆:1968年,为争取年产2200吨烧碱项目,吕桂玉反复奔波,大年三十亲自盯在省计委打字室,等文件打好盖上印才回北镇。

审批来了,却没材料、没钱、没技术、没人才,吕桂玉硬着头皮带着大家苦干。职工们自己修路、自己打井、自己做设备、自己安装。这种艰难,锻炼了职工队伍,形成了滨化集团最初的创业精神。

滨化集团党委书记张忠正回忆说:“领导思想开放,你只要敢想,领导坚决支持你做。没有假期、没有娱乐、没有奖金,但我们不计回报,拼命硬干。自己割草、打井、埋管子、画图纸,自己写操作规程,跑销路。没有斤斤计较,没有你大我小。吕书记的自行车,几乎全归公用,谁有任务都可以骑上就走。”

回头看,当年吕桂玉等人办了一件最关键的大事——招才引智!

30多个外地大学生来了!他们基础好,接受新鲜事物快。当时的北镇化工厂堪称人才济济,每个工段都有三四个大学生。同时,化工厂面向附近农场、农村知识青年招工。这些“青春力量”是城市发展史上罕见的“人才大礼包”,他们给夯基时的滨州工业种下了“五湖四海”的性格!

当时,大学生被视为“臭老九”,多数大城市不愿意或者不敢接收。有人提醒吕桂玉,大学生事事多,有的还有问题。但吕桂玉说:“学生能有什么问题?有多少我要多少!”

“我爸爸说他自己不懂化工,但办厂子必须讲科学,这还得靠知识分子。”吕宏伟解释说,这与父亲谦和、爱研究事的性格有关,也和其在淄博办厂的经验有关。

力争重启6000吨/年石油裂解项目,最早提出滨化搞炼油,为滨化扭亏为盈打下基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老革命与大学生能处好吗?吕桂玉可以。

“这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的榜样。”这是老职工对吕桂玉的一致评价。

吕桂玉干事“一根筋”,认准了的事,困难再大也不怕。1970年化工厂投产后,原化工研究所1967年下马的6000吨/年石油裂解项目在他的力争下重新上马。回头看,如果没有他当年的坚持,也就没有今天滨化的环氧丙烷产品了。他也是滨化最早提出搞炼油的人,他认定,上炼油是厂子扭亏为盈的关键。随后企业的发展,果然证明了他的判断。

吕桂玉公私分明,以身作则,决不允许家人占公家一点便宜。家属院子里落下的枣子都不让孩子们吃,“那是公家的”!

虽说是双职工干部家庭,但那时吕桂玉家生活依然紧张。当年,吕宏伟姊妹放了学就得捡柴禾自己做饭,甚至拉着地排车去黄河南拉地瓜,让同行的大人心疼得掉泪。厂里伙房师傅送给吕宏伟姊妹几根胡萝卜,吕桂玉愣是让孩子送了回去。

1969年,吕桂玉“靠边站”,被调到仓库当保管员。他没有任何怨言,让他管仓库,他就做到最好,啥东西在啥地方,都清清楚楚、井井有条,这形成了滨化仓库保管的一种传统。他看到大学生牛颀把玩两把漂亮的小匕首,立马要求其上交,牛颀顶撞他说:“你就是个保管员,管不着!”吕桂玉也不恼,搞“纠缠战术”,牛颀走到哪他跟到哪儿,一直跟到这个大学生没脾气了,自己把刀子割碎了才算完。

面对错误的清查行动,吕桂玉最大程度地保护大学生。牛颀曾在大学蒙受不白之冤,是“带着问题”进的厂,但吕桂玉放手让他干。1978年,当母校大连工学院派人来为牛颀平反时,发现牛颀已入党并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来人十分惊讶。牛颀对他们解释:“我摊上了一个好领导。”

工作之外,吕桂玉手巧能干,爱好广泛,是个性情中人。1971年,厂里买来第一台车——上海58-2的三轮车,他兴奋地亲自开车转了一圈。退休后有时间了,他重拾放下几十年的太极拳、太极剑,带着老同志们学习训练、外出比赛。当有机会赴美探亲时,他就在美国的公园里练拳,引得不少在美华人跟着他学武。

可见,吕桂玉是个有魅力的人,他能够赢得年轻人的喜爱,获得大学生们的认同,并非偶然。

从手艺人家的穷孩子到参加革命的“红小鬼”,从枪林弹雨转战石油化工,从招引大学生到夯实滨化家底,“老兵”吕桂玉用党性点燃了这家“小作坊”,为滨州工业起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董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