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博兴县42件铜佛像亮相国家级艺术特展

  • 发布时间:2018-11-30 17:39:16  星期五
  • 659
  • 通讯员 王雪莹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11月29日,“佛影灵奇-中国古代汉传金铜佛像与一带一路佛教艺术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中,在“瑞像天成——十六国至隋代造像”展区,专门开辟展区,陈列博兴县出土的42件铜佛像(博兴县博物馆藏)。

【王上造鎏金铜二佛并坐像】

北魏太和二年(478)

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

博兴县博物馆藏

【落陵委造铜莲花手观音像】

北魏太和二年(478)

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

博兴县博物馆藏

【薛明陵鎏金铜菩萨像】

北齐天保五年(554)

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

博兴县博物馆藏

【张见造铜观音像】

隋仁寿元年(601)

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

博兴县博物馆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两汉之际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历了初创、发展、兴盛、衰弱等历史阶段。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艺术已成为中华文明绚丽灿烂的瑰宝。

“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特展,以中国境内十四个省市区出土的十六国至宋初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为重点,意在展示两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佛教的基本面貌以及浙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今年6月份,博兴县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达成外展意向,为2018年11月29日-2019年2月28日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的“佛影灵奇-中国古代汉传金铜佛像与一带一路佛教艺术特展”借展铜佛像42件。

通过文物外展,提升了博兴知名度,增强了博兴文化软实力。下一步,博兴县将把文物外展作为宣传博兴区域文化、提高博兴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自信加大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加大文物外展频次,增加文物的利用率,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切实做好“让文物活起来”。

博兴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该地区自南北朝至隋代佛教十分兴盛,目前,境内已发现龙华寺、般若寺、兴国寺、高昌寺等北朝至隋代寺院遗址20余处,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龙华寺遗址,该遗址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十年来遗址上出土了大批的佛教遗物。现博兴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400余件,这批造像的时代多集中在北朝至隋,造像材质有金铜、石、陶等,而且大多带铭文。形式有单体圆雕造像、造像碑、碑碣、造像座等,题材有佛、菩萨、比丘、弟子、飞天、供养人等,其形式之多样、质地之繁、艺术价值之高、纪年铭文之多为其他地方所少见,在中国佛教艺术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尤其是1983年于龙华寺遗址出土的94件金铜佛像,有确切纪年的33件,所记年号16个,时代自北魏太和二年至隋仁寿三年,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纪年序列之清,在国内外首屈一指,被专家学者誉为是“我国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是“北朝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

在博兴县博物馆打造的“龙华佛教造像艺术展”展厅今年5月3日开始对外展出。“龙华寺佛教造像艺术展”分为前言、石佛造像、金铜佛造像、白陶佛造像四部分,展出文物124件,同时还配以图、文、模型等,介绍了龙华寺遗址情况及相关佛教小常识等。展览期间,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美院等各校学生及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截至目前已接到游客3万余人次,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董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