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桑落墅镇:聚焦“四字方针”,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效能

  • 发布时间:2022-05-20 16:55:29  星期五
  • 通讯员 赵昱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桑落墅镇在实现本土“零感染、零输入、零传播”的基础上,及时查漏补缺、精准防控、建章立制,抓好基层自治管理、防疫队伍健全、平战转换机制建立、行为自觉形成等工作方法,让防疫队伍能用、管用,让自治模式提质、提效,让群众的诉求与呼声得到及时回应、及时解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实践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建强自治模式,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加“精细”。一是创新“过道长”,健全管理网格。从最小的过道网格编起,按照“党员自荐、群众推荐、就近便利”的原则,每个过道选出1名号召力强、责任心强的党员及志愿者为“过道长”,联系周边10户群众,熟记群众人员和电话信息,做到每条过道都“有人管、有人抓”,让党员群众由从仅接触村级事务的“局外人”变成会管事、能办事的“责任人”。目前,共设过道长530余名、辐射过道530余条,联系村民约6174户。二是落实“半小时”,优化自治模式。在防疫问题收集与处置上,畅通“重点群体-过道长-联村网格-镇防疫指挥部”的“即报即接、即知即处”工作机制,对于能够即时解决的,半小时内解答群众疑惑,对于复杂问题,及时上报给联村或镇指挥部限期解决,缩短日常问题或矛盾纠纷处置的反应弧,确保问题从上报到接收固定在30分钟内。目前,全镇通过“过道长”提前报备672次,反映问题建议28条,化解矛盾纠纷5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9余件。三是做优“服务圈”,强化就近便利。为解决核酸检测覆盖不全、疫情防控措施不严等问题,打造“15分钟便民圈”,由每名过道长担任政策“宣传员”、联防“值勤员”、群众“服务员”,深入开展信息摸排、登记、核实,精准掌握村内常住人口、外来人口信息。同时,优化布设61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由过道长提早联系所包群众,为开展核酸检测提供一条最快速的联络渠道,力争“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平战转换及时,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加“快速”。一是确保台账管理快。建立细致化台账管理体系,通过摸清返回人员、隔离人员及特殊就医人员底数,对比联户帮包、核酸检测人员、消杀等数据,完善6本工作台账,加强动态管理,为精准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确保平战转换快。将临界战斗状态作为工作常态,建立平战转换机制,从下沉干部、志愿者中补齐配全1127名储备人员,打造一支应急状态下能够迅速集结起来的力量,平时融入帮包村、联系群众、提前筹备,战时快速响应、立即冲锋,确保及时转换节奏,进一步形成“平时战备队、战时尖刀班”的良好效果,为疫情防控早发现、快处置赢得时间。三是确保摸排上报快。将群众分为“高风险返回、中风险返回、低风险返回、本地留守户、流动人口、管控人员”6个类别,并用6种颜色进行标注,形成一套疫情防控常态化运作台账。在此基础上,采取专班专人专项负责,建立两类“闭环”台账,即对于低风险地区返回人员,通过微信群、24小时电话等方式提前报备,收集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凭证;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在收集凭证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点对点电话随访,一旦返回、即刻隔离。截至目前,共动员排查队伍390余人次,累计摸排返回人员880余人。

优化专岗队伍,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有“实效”。在镇、社区、村、企业、社会面“五个层面”均建立卡口值班、消毒消杀、服务保障、巡逻巡查四支队伍,形成一套防控流程和专岗班子,实现专人专管。一是配强“卡口值班队”,实现关卡体系“预防化”。通过“支部派、招募聘、下沉守”等方式,积极发动基层党员619名,广泛招募社会力量214名,包村干部下沉120余名,为59个村出口配备全天候在岗、热心志愿服务的卡口值班队伍,24小时轮流值守,逢人必检、逢车必查,共计劝返重点地区返回车辆近30台,有效斩断输入风险,确保本土零感染、零输入、零传播。二是组建“巡逻巡查队”,实现防控力量“监督化”。成立59支“村两委+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巡逻巡查队伍,建立“驻村专员”包片监督制度,在责任范围走街串巷,督导经营场所280余家并严格跟踪回查,在疫情防控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动态监测居家隔离人员状态,深入开展“敲门监督”专项行动,利用手持式喇叭“隔空”高密度推送、无障碍播报防疫政策,形成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巡逻态势,确保相关人员居家隔离到位。三是选优“后备保障队”,实现为民服务“兜底化”。统筹118名骨干志愿者力量,成立“菜篮子”志愿服务队伍,设立代购代买“直通车”,通过群众“点单”、采购员“购单”、分发员“派单”的一条龙式服务,更加精准、及时地回应困难老人、残疾群众诉求。截至目前,为群众购买生活物资1200单,切实将为民服务行动落实在“最后一公里”。四是充实“消杀消毒队”,实现防疫末梢“精细化”。组建消杀队伍59支,利用早中晚时间节点建立“三个八小时”消杀台账,详实记录消杀人员、覆盖面积、使用时间等信息,防止消杀“缺位”。在使用人力常态化消杀的基础上,发挥无人机、高炮可远程操控及灵活使用的作用,高效落实主次干道、文体广场、公共设施等指定区域消杀任务,做到未覆盖区域第一时间补充,实现“立体化”“均匀化”消杀,巩固好最后一道“防线”。

形成行为自觉,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加“管用”。一是全程跟进监督,以一线督导倒逼责任落实。把防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化,建立正向、负面清单,涵盖扫码验码、值班值守、巡查消杀、摸排上报、核酸检测、群众需求等6项、32条是否能够正常进出检验指标,发放至每村、每商户学习,形成既有管控、又有结果的“双向”防疫模式。建立防疫人员“零报告”检查、联村(村)每日自查、督导组现场巡查的“三查”工作机制,纪委、督查办坚持重点场所、村居“必到必纠必查”,倒逼各行业守好疫情防控责任、各群众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辖区“零输入、零传播、零感染”。截至目前,先后开展巡查检查60余次,共督促整改问题27个,关停未按规定落实有关防控措施的场所7家,主动约谈提醒43人,在全镇印发督导通报20期。二是突出拉网教育,以精准设计落实“量身送学”。坚持媒体赋能与舆论引导“两手抓”,结合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平台的融媒优势,连载《疫情防控大家谈》8期,创作《战“疫”图集》《嘿!这就是桑落墅》《防疫云课堂》等“在知爱建”系列短视频19个,总点击量达20万,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将常态化疫情防控内化成意识形态、行为习惯和行动自觉。三是坚持一村一响,以氛围营造提升宣传效果。充分利用村广播高效传播、方便收听的末梢阵地优势,及时录制核酸采样、移风易俗、提前报备等防疫音频,每日早、中、晚时段,通过59处村广播、6辆宣传车集中循环播放2小时疫情防控政策通告、防疫知识、公益广播等,做到村村响、处处响,引导群众更加科学、理性认识疫情,营造全民防疫氛围。

责任编辑:王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