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TOP ARTICLES
发布时间:2018-08-25 09:12:40   28935 作者:通讯员 王新刚 报道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日,种大棚冬枣多年的老郭与济南水果批发商王经理签下3万斤冬枣订单,约定待9月中旬大棚冬枣成熟时,以市场平均价格交易,王经理按照协议预付了1万元定金。

说起老郭,邻村都认识他,名叫郭泽芝,65岁,原来任沾化区下河乡东张村党支部书记。老郭种了10余亩大棚冬枣,每公斤20多元,每年收入二三十万元,在村里最先盖起了楼房,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楼房。老郭这次能拿到冬枣订单,关键是他手里有冬枣“农药残留检测报告”。

老郭种冬枣多年,按照乡冬枣办要求,严格控制冬枣用药,主要采取物理方法管理冬枣,他的冬枣果型正、口感好、甜度高、香脆可口。为能走进大超市、大商场,走向高端,今年老郭“一次办好”为冬枣做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符合标准,持“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的老郭联系上了王经理并签下订单。

老郭说,原来种棉花,收入低,还费工夫。看到下洼镇群众种冬枣富了起来,就到下洼镇学技术、买树苗,试着种冬枣。十几年的经验和不断学习、摸索,老郭成了冬枣“专家”,收入也很客观。慢慢地,老郭发现一个问题,冬枣集中成熟上市,销售成了问题,市场行情逐年下滑。寿光蔬菜盖大棚让老郭茅塞顿开,当年就花5万元给10亩冬枣架起了大棚。事实证明,大棚冬枣病虫害少、用药少、成熟期提前20天左右,由于供不应求,占了市场主动权,卖了好价钱。尝到甜头的老郭在冬枣致富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沾化区下河乡地处黄河古道,土质肥沃。近年来,下河乡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变种传统农作物为特色农产品,并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发展起大棚冬枣7000亩、西瓜1万亩、苹果1000亩,群众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责任编辑:王志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