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15家省市媒体“聚焦滨城看发展” 记录滨城新风貌

  • 发布时间:2018-11-09 16:37:01  星期五
  • 10088
  • 记者 郭文璐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为全面展现滨城区在新旧动能转化、棚户区改造、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特色,大力宣传滨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一步扩大滨城区在全省的影响力,11月9日,山东广播电视台驻滨州记者站、滨城区委宣传部、滨城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大众日报、大众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齐鲁网、闪电新闻、经济导报、滨州日报·滨州网、鲁北晚报、鲁中晨报等15家省市媒体开展“聚焦滨城看发展”山东媒体采风活动。媒体团一路行走,一路采风,运用摄像机、照相机、航拍等多种方式记录滨城新风貌。

媒体采风团抵达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参观。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

媒体采风团首先抵达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企业研发中心、展厅,观看华纺企业宣传片并听取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情况。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三次对污水处理进行改建与扩建,实现完全达标排放。同时,大力研发环保技术、装备、改进环保设备,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从源头抓起,采用逐格倒流、逐段倒流,平衡配水,减少用水量。污水处理进行断面控制,自动调节,稳定运行,并且30%以上的废水处理后回用到生产。在工艺方面,棉织物冷轧堆染色、棉织物低温漂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开发应用,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了公司的环保水平。华纺也以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媒体采风团抵达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企业研发中心。

目前,公司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一起,正在研究印染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并在很多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突破。针对“绿色生产”,公司采用冷轧堆、生物酶退浆、低温染色等技术以及使用高上染率等绿色生产技术,开发智能化生产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根据统计,单位水耗由2.2吨/百米降至1吨/百米,蒸汽消耗由330kg/百米降至220kg/百米,电耗21kwh/百米降至18.5kg/百米等等,都明显低于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标准的水平。在今年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的历次明察暗访和抽查检验中因为符合标准,条件合格,顺利通过验收。

在如诗如画的十里荷塘风景区,记者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美好瞬间。

如诗如画的十里荷塘风景区绘制滨城唯美画卷

沿黄美景留君意,醉卧滨城彩云端。沿着幽静的黄河岸边,采风团来到了如诗如画的十里荷塘风景区,成片的油菜花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美好瞬间。十里荷塘是沿黄开发的核心景区,更是滔滔黄河、东流入海、润泽滨城大地的真实写照。滨城区借助原有零散的荷塘,因势造形,将景区面积连片扩展到1200亩,进一步发掘莲(廉)文化,培育荷(和)品牌。登塔远望,一条条观光木栈道蜿蜒穿行,框出了一副美妙的风景画。

媒体采风团参观十里荷塘风景区。

目前,以龙王崖古村落、小街鲁北民俗展厅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以周总理骨灰抛洒黄河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黄河孔子学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农事体验、休闲采摘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一个个独具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流连,“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黄河滩区乡村振兴“沿黄样板”正在形成。 “水穿城、花作景、河成画、乡村兴”,在滨城,黄河如一条金灿灿的飘带,绘就了一张由水、路、村、景勾勒出的唯美画卷。

北海新城项目工地现场。

北海新城项目奏响滨城新旧动能转换“交响曲”

媒体采风团抵达北海新城项目工地现场,观摩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建设,听取滨城区棚改整体情况。北海新城是市东街道西王、坊子、北蔺、张皮四个村居的棚改安置项目,也是目前全区体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集中安置片区。项目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回迁”的原则,除建设32栋安置楼外,还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商业、社区服务楼等设施。目前,西王居委会安置楼主体工程已经顺利完成验收,屋面工程已经在进一步施工中,坊子、北蔺、张皮居委会安置楼建设也已达到“正负零”(地下两层建设已经完成),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媒体采风团抵达北海新城项目工地现场,观摩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建设。

作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共拆除西王、坊子、北蔺、张皮四个居委会33万平方米的老旧房屋,腾空老村盘土地约1000亩。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布局,彻底改善原住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让群众住得安心舒心,给广大回迁群众带来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生活。

据了解,2017年滨城区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开启了和谐棚改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拆迁项目45个,涉及6295户、6374处院落,拆迁面积191万平方米。其中,2018年全区计划完成3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7299户、7981处院落、150多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10个棚改项目完成补偿协议签订和拆迁工作,共涉及2023户、1938处院落、48.85万平方米,剩余项目已完成测量、测算工作,现正在按征收计划有序推进中。

采访团成员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

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媒体采风团到达本次采风活动的终点站:杨柳雪村。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采访团成员一一参观了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怀周祠以及杨柳雪村容村貌。

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位于全国文明村——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立足传承红色基因,依托怀周祠和棉区红旗杨柳雪村的红色文化历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和党性教育资源,结合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以一面红旗为主线,以党性教育和红色研学为魂,搭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修养的全新教育平台,现为滨州市党性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街巷两侧的墙壁上,二十余幅3D大型壁画栩栩如生,雪白的棉花竞放,扎包头的棉农们尽情采摘,28马力大型拖拉机将满满的收获从棉田运回,形象生动的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柳雪村采棉收粮、筑渠挖沟、引黄治碱等生产、生活场景。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基地秉承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互动性、创新性、趣味性、导向性等特点,突出互动教学、资源多样、感染力强等独特优势,让杨柳雪红色文化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教化作用、传承作用与导向作用,使基地真正成为大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户外课堂。

目前,杨柳雪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区级奔小康红旗党支部"、"红旗民兵之家"等荣誉称号20多项。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也依托怀周祠和棉区红旗杨柳雪村的红色文化历史,先后建起百菊园、红荆园、海棠大道、樱花广场、连心湖、大型3D壁画和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红色拓展等旅游项目,打造了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与杨柳雪红色文化产业。

责任编辑:张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