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人到滨州入景入画 ”不远矣!“十绿工程”正在推进

  • 发布时间:2018-11-11 18:20:55  星期日
  • 608
  • 记者 孙文杰 通讯员 牛伟志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全面推进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十绿”工程推进实现“人到滨州入景入画”

我市林业会战将加快推进由增量扩张向提质增效提升,向产业融合发展,向市场运作转变,进一步强化管理、提升质量、增强效益。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在10月25日全市林水会战工作会议上要求,林业方面要突出“园林化、景观化、精品化、特色化”,进一步提高绿化景观档次,由绿化美化转向特色化、差异化和韵味化,打造成景成韵、错落有致、有花有绿的风光景色,做到“人到滨州、入景入画”。要结合我市黄河文化、孙子文化、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等厚重底蕴,在景观视觉和文化内涵上多下功夫,更多地体现和反映滨州文化积淀、地域特色,做到“人来滨州、流连忘返”。

按照提档升级的目标要求,我市明确今冬明春林业生产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实施“四级联创”、水系绿化、道路绿化提升、环城森林公园建设、规模化生态林场建设与改造提升、农田林网建设、特色经济林发展、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林下经济创新发展 “十绿”工程,把具体任务量化到各县市区,并严格规定了造林模式、树种选择、栽植技术、栽后管护等建设标准,对各项具体工程建设一一明确提升标准。

我市打破传统的单一树种造林模式,积极营造多树种混交造林,本着适地适树、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选择绿化树种,做到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和谐搭配。水系绿化工程按照大型河流、干渠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100米,一般河流、支渠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50米,小型河流、斗渠单侧林带宽度不低于30米标准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按照高速公路每侧宽150米、国道每侧宽100米、省道和铁路宽50米防护林带的标准,同时实施道路与外市交界处、出入口等重要节点“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园林式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网格控制面积200-300亩,达到四周闭合,主副林搭配,林相整齐。

在以往林业生产工作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市)级森林乡镇和省(市)级森林村居“四级联创”工程,到2019年力争1个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2个乡镇创建为省级森林乡镇,30个村居创建为省级森林村居,建设市级森林乡镇10个,市级森林村居100个。实施环城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在市、县(区)环城道路(水系)每侧林带宽度不小于200米(或单侧不小于400米),打造“种类丰富、配栽合理、造型雅致、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生态和谐”的环城生态游憩系统。建立多样化、多元化义务植树基地,丰富全民义务植树文化内涵,探索村企结合、单位联合、军民共建等植树模式。

我市不断探索创新林业经营机制,努力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的转变,在造林项目上,坚决采取“政府租赁土地、公司化造林、专业队伍管护”机制,确保社会得绿、企业得利、农民得益的多赢局面。注重鼓励引导林农发展新优品种梨、冬枣优系、元宝枫等特色经济林,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多样的经济林休闲观光园区、特色经济林小镇村庄、果园人家、生态康养基地等。鼓励和引导涉林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探索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等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具有产业特色、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林下种植、养殖业。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化绿化、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广泛吸引公民个人、企业法人、合作组织等投资建设新型生态林场和乡村林场,扩大林场规模,提升生态林场经营管理水平。

今冬明春全市将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2万亩,完成经济林面积1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4万亩,完成道路绿化490公里,完成水系生态绿化260公里,发展林下经济4.5万亩。

责任编辑:董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