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民营经济激流勇进借势突破 富强滨州起势成势底色更足

  • 发布时间:2020-11-03 10:36:58  星期二
  • 记者 李伟伟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在10月20日召开的全省领军民营企业座谈会暨2020年省“十强”产业民营企业1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上,我市分别有2家企业入选“2020年山东省‘十强’产业民营企业10强榜单”,9家企业入选“2020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成绩不可谓不亮眼。

这两张榜单是我市民营企业家聚焦实体、矢志创新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富强滨州起势成势的成色更足更亮。

首届企业家大会召开后,全市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活力更大、更足、更强

一年的时间太快,滨州大地日新月异;一年的时间太短,滨州人民朝夕必争。2019年9月12日,首届企业家大会召开以来的一年,我市牢固树立“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理念,翻开了滨州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新篇章,全市企业家奋发进取,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活力更大、更足、更强。

魏桥创业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轻量化基地项目、京博集团投资221亿元打造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综合体项目、滨华新材料公司投资128亿元建设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鑫岳燃化有限公司投资46.25亿元建设清洁能源加工项目、齐悦科技公司投资35.4亿元筹建医养联合体项目、海纳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投资11.6亿元建设汽车零部件项目、山东润龙风电装备制造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这些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发展景象令人鼓舞。

魏桥集团 、京博控股、创新金属、渤海实业、滨化集团、香驰控股、山东永鑫、无棣鑫岳、三星集团、中裕食品等民营企业成为滨州发展的顶梁柱,带动了滨州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据悉,2020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评选,以2019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等经济指标为依据,入围门槛为103亿元。

在大企业的带动下,我市中小企业驶入快速发展道路。截至8月底,全市市场主体经营户数达36.56万户,同比增长14.8%。1-8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9.3%,列全省第2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列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1%,列全省第4位。

一系列直达企业、直抵人心的政务服务和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普惠企业的阳光更加灿烂、雨露更加丰沛

企业经营无国界,然企业有根脉、企业家有归属!一年多来,滨州上下营造起了“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企业在滨州注册、创业、发展,沐浴着“阳光雨露”,获得了“茁壮成长”。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建设十条意见,设立优秀企业荣誉旗帜广场,成立企业家协会,举办6期“滨州企业日”活动,为企业家发展、培训、生活、子女入学等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建立起惠企暖企政策体系,以“帮扶是最好的监管”理念,全省率先颁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4号公告等53条对冲疫情政策,1090名干部与1316家企业建立联系,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忧。强化普惠金融支持,实施“3511”工程,加快改善金融生态,8月末不良率较年初再下降2.61个百分点,创27个月以来新低,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上升29个位次;今年以来为“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13.32亿元,为“待增信”企业发放贷款37.84亿元,产融综合服务中心解决资金需求57.08亿元。

为打造“滨周到”政务服务品牌,我市出台全国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是标准,并联审批、帮办代办是底线”工作方法,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上升8个位次,列全省第6位。

共建、共享、共赢“双型”城市,加速富强滨州整体成势

革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在百年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滨州怎样战略转型、全面崛起,如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科技创新是滨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将是滨州赶超跨越的最强跳板。落实“六问八策”,践行“七富七强”,滨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建产教融合型、实业革新型城市为主抓手,推动政府、企业、社会聚焦实业、矢志革新,共建、共享、共赢“双型”城市,智者自信、智创平台、智能制造、智享未来,为未来滨州高质量发展积淀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本,加速富强滨州整体成势。

推进科教强市、实业兴市、服务活市,我市形成了“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创新体系。鼓励企业深入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变革,实现价值创新、内涵发展,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共同创新。

魏桥集团与国科大共建魏桥国科研究院、京博集团携手高校打造“N1N”大学、愉悦家纺筹建山东康养职业学院,搭起成果转化的“先行地”、校企合作的“样板间”。应运而生的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突出八大功能,立志打造立足滨州、辐射全国、服务实业的智创高地。

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5%,列全省第3位。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1%,列全省第2位,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9.36个百分点;中高端铝制品占比由2018年的24.7%提高到42.5%。1-8月份,“四新”经济完成投资增长54.5%,列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能耗分别下降15.37%、3.8%。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滨州“双型”城市建设将探索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要素配置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革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成本降低模式、探索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使人才培育体系逐步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水平明显提升、实业立市成效显著增强。

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滨州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滨州将加快“互联网+制造+服务”聚合裂变,构筑“双型”城市发展根基,推动民营经济焕发新动能。

责任编辑:董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