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奖背后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21-10-12 09:05:07  星期二
  • 记者 刘青博 通讯员 孙艳刚 韩彦彦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近日,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下属的滨州禾丰高效生态产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2020年度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项目有什么科研成果?有怎样的意义?带着问题,记者走进园区,采访了项目负责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粮食作物与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卢振宇,听他讲解项目的实施过程。

顶着秋日的热浪,记者在园区连片的玉米地里见到了正在工作的卢振宇。他指着周围果实累累的玉米株说:“这都是我们鉴定和筛选出来的高产、优质、耐盐碱、抗逆性强的玉米新组合。今年,这些玉米有个好收成。”

在园区的育种田,记者看到,每排玉米的长势都不同,有的植株高大,有的根系发达,有的果穗又粗又长,每棵植株都挂着写有编号的粉红色或白色小牌,果穗上都套着白色的纸袋。卢振宇解释说:“每排玉米长势不同,是因为每排的育种目标和选育品种的标准不同。我们按照育种目标将玉米进行杂交组合,然后以郑单958这一玉米品种为标准对照种,旨在选育出产量比对照高产5%以上,且具备抗旱、抗倒、耐盐碱、耐低温等抗逆指标,蛋白质、粗脂肪和赖氨酸等品质检测项指标都优于郑单958的新品种。植株上挂的小牌,粉红色代表杂交,白色代表自交。小牌上的号码就是选育品种的试验编号,是试验材料的身份证。果穗套上纸袋的作用是为了隔绝外来玉米花粉的侵染,便于按照育种目标进行人工授粉,确保育种试验材料的准确性。”

卢振宇介绍,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在2014年立项,获得了2014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的资金支持,于2018年5月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的验收。项目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成功创制了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育种材料16份,筛选出抗病自交系育种材料12份,从根本上解决了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玉米种质的匮乏问题;选育出比郑单958增产5%以上优质高产多抗的玉米新组合3个;申报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开辟了适于鲁北地区冬季玉米加代繁育的新途径,有效解决了鲁北地区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因财力不足而无法“南繁加代”的育种难题;创立了抗玉米粗缩病的强优势组合新模式,强化了抗病自交系和抗病基因的发掘及高效利用……

目前,该项目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已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得到推广应用。其中,玉米高产栽培、春玉米生产野鸡危害综合防治和北方冬季玉米加代繁育等技术,在2016至2019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8.5万亩,累计增产玉米524.96万公斤,新增销售额944.93万元,新增利润568.40万元;发明的“一种具有调节角度功能农业用玉米粒筛分装置”专利技术在2018—2020年推广应用后,累计节本增收4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董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