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喜迎二十大·沿海看变化|水上发电水底养虾,沾化滨海镇“渔光一体”发展新模式助推产业振兴

  • 2022-09-25 18:57:16
  • 作者:记者 胡旭阳 通讯员 郭九涛 许婉莹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上有光伏板,下有鱼虾游,这种“上光下养”的生产模式被滨州人“玩”出了花。9月23日,“喜迎二十大·沿海看变化”主流媒体滨州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的通汇“渔光一体”现代产业园,深入了解“渔光一体”带来的蓝色产业大发展。

进入滨海镇,蓝色光伏板在水塘上整齐划一铺展开来,充分吸收着每一缕阳光。蓝天下,光伏板熠熠生辉,渔民撑一叶小舟,在其下穿梭。科技感十足的光伏板和田园牧歌式的收获景象相结合,令人不由感叹仿佛身在电影中。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滨海镇通汇“渔光一体”现代产业园的实景。

太阳和海是滨海镇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通汇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站长薛至广告诉记者,在过去,这片水域是盐田和传统养殖区,近年来,它摇身一变,将光伏发电和养殖渔业有机结合,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利用太阳能发电,下方水域发展盐田虾养殖,使水域空间得到全方位立体利用。

据了解,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7600亩,安装有86万块多晶硅电池组件,总装机量300兆瓦,年可发电4.2亿度,产值约1.6亿元,可节约标准煤1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8吨、二氧化硫866吨。除发电外,它还与滨海特产盐田虾相结合,真正实现“1+1>2”。

在鳞次栉比的光伏板下,记者看到,虾农乘着捕虾船缓缓靠岸。秋天是滨海镇盐田虾收获的季节,这种在鲁北地区高盐海水里成长起来的对虾,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海鲜市场欢迎。每年五月份,滨海虾农向“渔光一体”池中投放虾苗,历经两个月成长捕捞上岸,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盐田虾。“渔光一体”项目光伏板采用25°倾斜角固定方式安装,达到最佳发电和遮光效果,遮光后水温下降1-2度,为盐田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据了解,“渔光一体”池中的盐田虾较普通盐田虾晚成熟3-5天,肉质更加紧实、更加鲜美,更加受到消费者追捧。

“一种资源、两种产业”,通过“渔光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滨州市传统养殖业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跨界合作,工业牵手农业,二产带动一产,实现渔电双双丰收,既改善了大气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又优化了国土资源,实现蓝色产业绿色转型。

位于渤海湾畔的滨州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水域滩涂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海洋是未来滨州发展的后劲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这支光伏板下奏响的渔光曲,是近年来滨州市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高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丁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