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见证
- 长深高速滨州黄河公路大桥:黄河上的第一座三塔斜拉桥
- 在知爱建·一封老领导的来信 揭开沧海桑田的滨州工业史
- 绿野堂开占物华——记惠民师范生物专业班
- 从鲁北到闽南,1970年代农村娃参军是一种什么体验
- 齐东黄河大鼓,在黄河的臂弯里敲响时代强音
- 新中国的记忆|庆祝一江山等岛的解放
- 鲁北地区首例试管婴儿在滨州诞生
- 滨州对祖国的贡献:三年援川生情谊 早把禹里作故乡
- 滨州对祖国的贡献:情系青海爱洒祁连 滨州援祁屡创典型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情聚力结对奉节 打造东西协作样板
- 新中国的记忆: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战斗命令 (之一)
- 新中国的记忆:关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主要经验
- 山东省率先通过农工商综合经营实现共同富裕的明星村——邹平小田村
- 钻石DA40飞机填补山东航空制造产业空白
- 2004年滨州大事记
- 杨柳雪:周总理树立的全国“棉区的一面红旗”
- 1985年滨州医学院创办全国第一个残疾人系
- 2017年 聚力新旧动能转换 滨州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迈向更高端
- 2016年 滨州舰编入人民海军序列服役 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在滨州举行
- 2003年滨州大事记
- 2014年 滨州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引进北汽集团项目奠基
- 2013年 滨州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市委常委带头开展“联村为民”活动
- 2015年 滨州港开航运营 德大铁路开通 首船几内亚铝矾土成功运抵滨州
- 滨州新城区首个科技工业项目——滨魏工业园
- 2012年 魏桥创业破山东世界500强零纪录 滨州市政府获首届中国阳光政府奖
- 2011年 “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滨州叠加
- 2010年 省政府批准设立北海经济开发区 德龙烟铁路工程滨州段开工建设
- 2009年 胡锦涛来滨州考察 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 2008年 滨州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品牌
- 2007年 滨港铁路博沾线全线贯通 滨州市被列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
独家策划 更多>>>
-
【百年党史 滨州英杰】“一门忠烈”赵家连 保家卫国心向党
在邹平市青阳镇东窝陀村,有这样一个农民家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家人先后有8人参加革命,6人壮烈牺牲,其中5人被追认为烈士,当地人称其“一门五烈士”。这个家庭,就是赵承舜一家。赵承舜,字绍九,因见多识广,性...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铁打英雄”刘竹溪:28块弹片见证对党的忠诚
他从抗战中走来,征战十几载,四度负伤,屡建功勋,一生心系百姓,扶危济贫,逝世后骨灰中有28块弹片。人称“铁打英雄”。刘竹溪,原名刘庆濂。1920年5月出生于北京,1922年随父亲刘树勋回祖籍山东省滨县定居。他年少时就对贫...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党的忠诚战士景晓村:永远与渤海区人民在一起
景晓村,1938年1月1日参加了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不久,任鲁东南特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1939年5月12日,踏上了清河区的土地,任中共清河区特委书记。当时清河区“以胶济路南山区为...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渤海区党委书记王卓如:发动群众集中财力物力支援华东战场
王卓如(原名王立仁),1911年生出于河北省濮阳县(今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后化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是冀鲁边抗日根据最困难的时期,大部分根据地已变为游击区,形势极其严峻。时任冀鲁豫区党委秘书长的王卓如...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刘胡兰式的烈士吴洪英:严守秘密慷慨赴死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是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在滨州市惠民县,也有一位刘胡兰式的巾帼英烈,她就是吴洪英烈士。吴洪英是惠民县何坊乡王家湾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