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音
- 珍贵老照片 | 滨州治黄事业发展之领导关怀
- 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地契长啥样,先看十张开开眼
- 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途经惠民在干部群众合影
- 滨州市为抗战老战士颁发纪念章
- 里则办事处组织在职职工考试,考啥题呢?
- 2003年时黄河八路与新立河交叉口处就这样
- 中共滨州市委揭牌
- 富裕起来的无棣农民买彩电赶时髦
- 1996年黄河一号洪峰来袭,就连小娃娃都冲上一线
- 东方红旅社小广场成为街头宣传“常规主场”
- 沾化县永丰乡组织拍卖荒碱涝洼地
- 1990年代初的出租车大多是三个轮的
- 老北镇渐成历史 看一眼少一眼了
- 1980年代的蒲园
- 昔日的东方红旅社
- 曾经大名鼎鼎的惠民师范,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 央视《国宝档案》——“丁公陶文”
- 央视《国宝档案》——博兴蝉冠菩萨像
独家策划 更多>>>
-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耿沛芳:踏着改革开放的足迹一路成长
我出生于1980年,虽然我不知道改革开放前是什么样子,但我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过程,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说我是踏着改革开放的足迹长大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1987年左右。我们村有一所小学,一间教室,一间办公...
-
打渔张引黄灌区渠首为何不在打渔张
打渔张引黄闸始建于1956年,是黄河下游最早的引黄水闸之一,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项目,为山东省重点工程。该闸的修建,是黄河变“害河”为“利河”的一次成功尝试,打渔张引黄灌区的博兴、广饶、垦利等县上百万亩的...
-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曹同章:“请进来走出去” 滨州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共滨州地委、行署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扩大开放的许多改革举措。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除调查研究,规划设计...
-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李树坤:老家的水井“下岗”了
“叮铃铃……”“家里通上自来水了,还安装了电话……”听得出,电话那边,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那是2000年中秋节的一天,母亲的那个电话至今在我脑海里萦绕,难以忘却。村里通上自来水后,全村人都像过年一样高兴,特别是那些经历...
-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刘宝德:参与筹办首届阳信梨花会,探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华夏大地,国门打开为经济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舞台。阳信鸭梨就借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实现了快速发展,闻名海内外。(刘宝德与滨州学院学生交流)日前,笔者采访到了原阳信县文化局副局长、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