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 83年前的今天,他们会真的剁手
- 历史上滨州各县区书院知多少
- 乐陵和阳信什么时候“跑到”博兴去了
- 荣寿双全坊、大冢宰坊,无棣古城杨氏两牌坊背后的故事
- 你知道吗?惠民历史上曾有四大书院
- 李之仪与“苏门四学士”的文缘友情
- 79年前的今天,这位抗战英雄在惠民夹河壮烈牺牲
- 邹平,古称梁邹?这事咱得唠唠
- 无棣古城缘何昌隆于唐宋时期
- 《水经注》所载“功城”应在碣石山镇南北楼底村附近
- “见钱眼开”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机制铜元
- 从清朝时一起命案管窥博兴油业发展历程
- 盘点惠民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疫情
- 六十年前胡耀邦在惠民曾拍过一张“穿越”照片,想看不?
- 1965年李先念副总理视察惠民地区始末
- 知道龙华寺遗址吗?就是“东方维纳斯”出土的地方
- 骆宾王7岁《咏鹅》诗应作于博兴
- “老乡”骆宾王生卒年是个迷案,看滨州学者怎么考证
- 实锤!!近两千年前的武梁祠画像石佐证董永是博兴人
- 刚直不阿的武定州知州唐侃
- 【史海钩沉】吴垣吃过一次天底下最有面子的豪华饭局
- 【史海钩沉】号称“兵仙”的韩信为何师事李左车
- 被慈禧点赞的无棣仨画家都是谁?
- 伏生所传《尚书》对中华文明的三大原创贡献
- 130多年前英国人笔下的邹平是什么样的
- 唐寺晓钟与船头街——古通滨镇的记与忆
- 滨州对祖国的贡献|上万青年抗美援朝上战场
- 三分钟复盘邹平城市的历史变迁
- 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尉迟恭可能不是真名
- 【史海钩沉】北宋词人李之仪与折家将可适彦质父子有生死之交
独家策划 更多>>>
-
【百年党史 滨州英杰】“一门忠烈”赵家连 保家卫国心向党
在邹平市青阳镇东窝陀村,有这样一个农民家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家人先后有8人参加革命,6人壮烈牺牲,其中5人被追认为烈士,当地人称其“一门五烈士”。这个家庭,就是赵承舜一家。赵承舜,字绍九,因见多识广,性...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铁打英雄”刘竹溪:28块弹片见证对党的忠诚
他从抗战中走来,征战十几载,四度负伤,屡建功勋,一生心系百姓,扶危济贫,逝世后骨灰中有28块弹片。人称“铁打英雄”。刘竹溪,原名刘庆濂。1920年5月出生于北京,1922年随父亲刘树勋回祖籍山东省滨县定居。他年少时就对贫...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党的忠诚战士景晓村:永远与渤海区人民在一起
景晓村,1938年1月1日参加了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不久,任鲁东南特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1939年5月12日,踏上了清河区的土地,任中共清河区特委书记。当时清河区“以胶济路南山区为...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渤海区党委书记王卓如:发动群众集中财力物力支援华东战场
王卓如(原名王立仁),1911年生出于河北省濮阳县(今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后化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是冀鲁边抗日根据最困难的时期,大部分根据地已变为游击区,形势极其严峻。时任冀鲁豫区党委秘书长的王卓如...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刘胡兰式的烈士吴洪英:严守秘密慷慨赴死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是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在滨州市惠民县,也有一位刘胡兰式的巾帼英烈,她就是吴洪英烈士。吴洪英是惠民县何坊乡王家湾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