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 把筷子填进枕头里?沾化东部婚俗你知道多少
- 周总理曾为四位无棣人点赞
- 《无棣文征》编纂者到底是谁
- 祖孙进士父子进士叔侄进士兄弟进士——海丰张氏盛产进士
- 滨州黄河大桥31年收费历史将结束
- 说起滨州移民史,数这篇文章写得全
- 老家不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明初大移民或是一次南民大北迁
- 渤海区剿匪司令马千里
- 钱正英导演“三庆安澜”,迎接新中国诞生
- 滨州各县区共有多少革命烈士大盘点
- 博兴籍烈士牟洪儒:用一支短枪13发子弹与土匪周旋六小时
- 马谷山寺残碑断碣为碣石在无棣又添一铁证
- 临池古城李化熙家族“一门五乡贤”
- 72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滨州儿女多壮志,直教浙南换新天——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第三支队第四大队南下纪实
- 从渤海之滨到巴山蜀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第三支队南下四川纪实
- 听六名老兵讲“惊悚”的战场故事
- 冯景恩创建无棣县第一个党支部
-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第三支队第三大队南下纪实
- 兵发阳信,剑指天山——渤海军区教导旅1团沿革征战纪实
- 一战期间有多少滨州籍华工魂断欧罗巴
- 青阳东窝陀村“一门五烈士”
- 那个孤独而伟岸的身影——写在徐霞客诞辰430周年之际
- 80多年前邹平的风俗跟现在有何不同
- 二战期间日军强掳了多少滨州籍劳工
- 袁守侗有多能?乾隆皇帝这么依仗他
- 历史上有名的“千童城”究竟在哪
- 烈士宋金山:堪称“男版刘胡兰” 面对敌人铡刀从容赴死
- 南北朝时邹平境内曾设侨置郡县三郡三县
- 无棣县大觉寺“塔林”在哪里
独家策划 更多>>>
-
【百年党史 滨州英杰】“一门忠烈”赵家连 保家卫国心向党
在邹平市青阳镇东窝陀村,有这样一个农民家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家人先后有8人参加革命,6人壮烈牺牲,其中5人被追认为烈士,当地人称其“一门五烈士”。这个家庭,就是赵承舜一家。赵承舜,字绍九,因见多识广,性...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铁打英雄”刘竹溪:28块弹片见证对党的忠诚
他从抗战中走来,征战十几载,四度负伤,屡建功勋,一生心系百姓,扶危济贫,逝世后骨灰中有28块弹片。人称“铁打英雄”。刘竹溪,原名刘庆濂。1920年5月出生于北京,1922年随父亲刘树勋回祖籍山东省滨县定居。他年少时就对贫...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党的忠诚战士景晓村:永远与渤海区人民在一起
景晓村,1938年1月1日参加了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不久,任鲁东南特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1939年5月12日,踏上了清河区的土地,任中共清河区特委书记。当时清河区“以胶济路南山区为...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渤海区党委书记王卓如:发动群众集中财力物力支援华东战场
王卓如(原名王立仁),1911年生出于河北省濮阳县(今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后化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是冀鲁边抗日根据最困难的时期,大部分根据地已变为游击区,形势极其严峻。时任冀鲁豫区党委秘书长的王卓如...
-
【百年党史·滨州英杰】刘胡兰式的烈士吴洪英:严守秘密慷慨赴死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是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在滨州市惠民县,也有一位刘胡兰式的巾帼英烈,她就是吴洪英烈士。吴洪英是惠民县何坊乡王家湾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