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开门编鉴 编鉴为用 推动滨州年鉴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16:45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9月22日,记者在“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亮进度——文化品质越来越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党史研究院专场上获悉,《邹平年鉴(2022)》成功入选第七批入选中国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名单,《无棣年鉴(2023)》由省院推荐申报第八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惠民县、阳信县综合年鉴计划申报山东精品年鉴,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先期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果。

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院)副院长 毛英全

注重“三个设计”,确保试点工作高起点高定位。坚持“规划引领试点、设计决定一切”的试点理念,统筹试点全过程,着重做好试点工作“一揽子总体设计”。注重顶层设计。3月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名义起草下发了《滨州市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方案》,从6个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将7部县级年鉴分为3个批次,每年推报1部中国精品年鉴和1至2部山东省精品年鉴,通过5年试点,确保全市创成3部、力争5部中国精品年鉴,7部县级年鉴全部创成山东省精品年鉴的总体目标。注重路径设计。经过对7个县市区的整体衡量,提出了“通盘考虑、系统推进,梯次管理、动态调整,全面把关、重点指导,逐批过关、整体提升”创建路径,有目标、分批次推进试点工作,着重提升试点的高质效。针对不同的申报县区量身打造详细的路径设计,将每个县区的申报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细化量化具体化,严格执行“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三化要求,使精品创建工作沿着精准高效的路径推进。注重保障设计。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试点工作指导组及专家组。加强制度保障,重点健全资料收集整理、试点工作评议规程等制度。加强经费保障,明确列明了创建中国精品和山东省精品的最低保障经费,市院积极争取财政新增试点经费每年20万元。加强督导保障,及时调度汇总信息数据,全面跟进,综合研判,督促指导做好试点工作。

强化“三个服务”,确保试点工作高标准高要求。精品创建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具体试点中,精准做好“创建前”“创建中”“创建后”的“一条龙服务”。强化创建前鼓劲。对每个申报县区进行深度研判,精准分析其创建强弱项,对强项指导其优化提升,对弱项提出补强补齐方案,强化身边成功创建的市县案例现身说法,通过针对性强的鼓劲,全面激发创建工作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创建中加油。精准扣住篇目设计、内容编纂、修改反馈三大节点,跟进式指导、跟踪式服务、保姆式辅导,集中解决框架设计想不全、内容编纂搞不精、修改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强化创建后提醒。积极承办全国全省精品会议,加强与试点兄弟市之间的研讨交流、对标对表,促进试点经验互鉴。指导中国精品创建成功县区做好经验总结、宣传推广、精品发布、经验分享等工作,为全市试点工作蓄能赋能。指导成功创建山东省精品的县区乘势而上,接续做好中国精品争创工作。

突出“三个指导”,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高效能。精品创建时间紧、任务重,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考验实操能力,试点过程中突出做好“一竿子实操指导”。突出“面对面”指导。市院指导组直接深入到创建团队,面对面交流,了解具体环节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强化对面上问题、共性问题的规范解答,及时纠偏纠错,确保面上工作保持高质量推进。突出“点对点”指导。采用微信、电话等方式,耐心解答精品创建县区具体工作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时直接点问具体人员的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了解编纂进度,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手把手地传授解决方案和实操方法,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突出“题对题”指导。对篇目设计和内容编纂的反馈意见,和创建团队逐题逐句研究分析,对创建过程中出现影响创建的重大难题,采取多种措施、争取最大支持、想尽一切办法稳妥解决,进而确保创建试点工作高效能推进。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