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 “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文化品质越来越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党史研究院专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17:01

9月2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文化品质越来越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党史研究院专场。介绍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提升文化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副科长 蒲怡瑄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召开“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文化品质越来越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党史研究院专场。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张文先生;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副院长毛英全先生。

向大家介绍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提升文化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张文

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院科学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谋新篇、实干求实效、真学出真知,承接“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启动党史史志基础研究工程,成功创建中国精品年鉴1部,出版资政成果1部,6项课题编研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

一、以“创新谋新篇”,打造“滨州经验”

3月8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七批入选中国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名单,《邹平年鉴(2022)》成功入选。这是继《滨城年鉴(2019)》《滨州年鉴(2020)》后,我市第三部“中国精品年鉴”,全市中国精品年鉴数量稳居全省各市首位,市委党史研究院承担的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一)科学谋划绘好“路线图”。锚定“5年试点、全域精品”目标,结合试点要求和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滨州市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方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工作指导组和专家组,健全资料收集整理、试点工作评议规程、信息汇总、督促指导等制度,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制度、工作保障。通盘考虑全市7个县市区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精品年鉴创建路径,使试点工作精准高效推进。

(二)扎实推进标好“施工表”。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推动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高效落实。做好精准研判,联合申报县区精准分析创建工作中的弱项不足,以问题整改为导向,为创建工作找准找对方向,激发创建工作能动性。做好全程辅导,针对申报县区年鉴编纂实际,多轮次跟进指导,切实做到问题不见底不放过、解决不彻底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激发创建工作创造性。做好推广使用,指导中国精品创建成功县区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为全市试点工作提供学习借鉴;推动成功创建山东省精品的县区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精品争创工作。

(三)盯紧指导落实“任务书”。推动试点工作不仅要压实县区责任,更是突出市院自身责任担当。积极在“面对面”“点对点”“题对题”三个层面落实工作任务,成立了国家级精品年鉴评审专家牵头的业务指导组,组织业务骨干培训会,从“面上”解决资料收集、年鉴体例、文字编辑等共性问题;建立工作指导工作群,从“线上”传授解决方案和实操方法,解决工作难题;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通过实际调研和电话问询,协调指导专家组借智借力重点解决重大困难问题,保证各项创建工作高效推进落实落地。

二、以“实干求实效”,记录“滨州答卷”

牢牢把握“资政育人”工作职责,立足党史史志工作职能,主动参与中心工作,认真记录滨州高质量发展历程,做到党有所需、史有所为。

(一)高质量记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滨州的生动实践。《滨州脱贫攻坚口述实录》出版发行,全书40余万字,图片150余张,收录口述稿83篇,详实记录市县乡领导、基层干部、企业界人士等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参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历史进程,展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勤勉实干、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和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气质。同时,完成《中共滨州年鉴(2022)》改稿和《中共滨州年鉴(2023)》《滨州年鉴(2023)》组稿,启动编纂《新时代滨州答卷》,编写《滨州清廉史话》,有效工作量合计约200万字。

(二)高标准拉开新时代党史史志研究大框架。启动《中共滨州历史(第三卷)》编撰工作,着手起草《<中国共产党滨州历史(第三卷)>编撰工作方案》《<中国共产党滨州历史(第三卷)>编写大纲》,编纂《中共滨州市委(地委)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2)》,赴浙江嘉兴、宁波学习考察党史三卷工作先进经验,为滨州党史三卷编写工作奠定基础。积极开展第三轮修志前期工作,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组织开展2023年度方志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征集高质量研究论文22篇;高层次举办全市方志理论研讨和业务骨干培训班,邀请省院分管院长亲临指导,地方指导处长现场授课,进一步加强修志人才队伍建设。

(三)高水平开展新时代党史史志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四史”宣传和党史“六进”宣教活动,先后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鲁北监狱、市西街道、市图书馆等单位开展宣讲活动,赠送书籍近千册,讲好党的故事、红色故事、滨州故事。不断提升滨州方志馆管理服务水平,上半年先后接待团体、个人参观1000余人次,新入库书籍452册;组织县区赴南京、杭州学习考察党史方志馆建设等工作经验,统筹推进全市党史方志馆建设进度。出台《滨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首批评选出21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滨城区党史馆被命名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完善门户网站“渤海春秋”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开设“党史史志数据库”,先期公开史志成果22部,“滨州历史上的今天”版块恢复更新。

三、以“真学出真知”,赋能“史志发展”

聚焦过程党建大课题,积极探索“清单化、绩效化、品牌化”全流程管控机制,巩固拓展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成果,以高品质机关党建引领党史史志事业发展。

(一)强化政治建设夯实根基。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丰富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及时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高标准召开全院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学习交流、谈心谈话等多形式党员活动。深入开展党建调研,院领导班子分赴县(市、区)党史部门、基层联系单位、党建共建联盟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党史宣传宣教,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二)强化过程管控推动落实。积极探索全流程管控机制,根据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形成8大类、30项具体工作,分解制定“年度目标、月度计划、落实情况”责任清单,每月调度汇总、季度通报点评,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个人考评树优的关键指标。以“渤海史敢当”党建品牌赋能事业发展,积极发挥支委会带头作用、优秀党员骨干作用、青年研习社先锋作用,选派支部委员参加省“四进”工作队,科室长带头承担重点工作,在“急难险重”中亮身份、走在前。

(三)强化理论学习提升素质。每月举办学习讲堂,老同志登台传授经验,青年同志锻炼讲授能力,以老带新,以学促干。强化青年研习社组织运行,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和特色活动;组织全市红色主题宣讲课比赛,院机关推荐作品获前两名,全院上下比业务、比干劲、比实绩、比奉献的氛围更加浓厚。

下一步,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将深入落实过程管控机制部署要求,聚焦“品质滨州”奋斗目标,锚定“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全力履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史职责使命。

一是做“实”党建引领。落实党建管控机制,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切实把学习实践贯穿党史史志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营造争先创优的好氛围。

二是抓“实”任务攻坚。落实过程管控机制,强化“月调度、季通报”,全力推进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中共滨州历史(第三卷)》编撰工作,扎实推进党史史志宣教工作,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红色故事、滨州故事,推动全市党史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落“实”融合发展,以政治建设引领方向,以理论学习提升素养,以组织建设促进团结,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机关党建、主责主业、服务大局、队伍建设协调发展齐头并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贡献党史史志智慧和力量。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滨州日报记者:了解到市委党史研究院入选首批全国年鉴试点单位,而且是全省唯一一家。请问在推动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中,市委党史研究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发布人:毛英全

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创新实施“一揽子总体设计、一条龙全程服务、一竿子实操指导”三大工程,确保了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邹平年鉴(2022)》成功入选第七批入选中国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名单,《无棣年鉴(2023)》由省院推荐申报第八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惠民县、阳信县综合年鉴计划申报山东精品年鉴,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先期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果。

一、注重“三个设计”,确保试点工作高起点高定位。坚持“规划引领试点、设计决定一切”的试点理念,统筹试点全过程,着重做好试点工作“一揽子总体设计”。一是注重顶层设计。3月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名义起草下发了《滨州市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方案》,从6个方面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将7部县级年鉴分为3个批次,每年推报1部中国精品年鉴和1至2部山东省精品年鉴,通过5年试点,确保全市创成3部、力争5部中国精品年鉴,7部县级年鉴全部创成山东省精品年鉴的总体目标。二是注重路径设计。经过对7个县市区的整体衡量,提出了“统盘考虑、系统推进,梯次管理、动态调整,全面把关、重点指导,逐批过关、整体提升”创建路径,有目标、分批次推进试点工作,着重提升试点的高质效。针对不同的申报县区量身打造详细的路径设计,将每个县区的申报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细化量化具体化,严格执行“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三化要求,使精品创建工作沿着精准高效的路径推进。三是注重保障设计。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试点工作指导组及专家组。加强制度保障,重点健全资料收集整理、试点工作评议规程等制度。加强经费保障,明确列明了创建中国精品和山东省精品的最低保障经费,市院积极争取财政新增试点经费。加强督导保障,及时调度汇总信息数据,全面跟进,综合研判,督促指导做好试点工作。

二、强化“三个服务”,确保试点工作高标准高要求。精品创建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具体试点中,精准做好“创建前”“创建中”“创建后”的“一条龙服务”。一是强化创建前鼓劲。对每个申报县区进行深度研判,精准分析其创建强弱项,对强项指导其优化提升,对弱项提出补强补齐方案,强化身边成功创建的市县案例现身说法,通过针对性强的鼓劲,全面激发创建工作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强化创建中加油。精准扣住篇目设计、内容编纂、修改反馈三大节点,跟进式指导、跟踪式服务、保姆式辅导,集中解决框架设计想不全、内容编纂搞不精、修改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三是强化创建后提醒。积极承办全国全省精品会议,加强与试点兄弟市之间的研讨交流、对标对表,促进试点经验互鉴。指导中国精品创建成功县区做好经验总结、宣传推广、精品发布、经验分享等工作,为全市试点工作蓄能赋能。指导成功创建山东省精品的县区乘势而上,接续做好中国精品争创工作。

三、突出“三个指导”,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高效能。精品创建时间紧、任务重,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考验实操能力,试点过程中突出做好“一竿子实操指导”。一是突出“面对面”指导。市院指导组直接深入到创建团队,面对面交流,了解具体环节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强化对面上问题、共性问题的规范解答,及时纠偏纠错,确保面上工作保持高质量推进。二是突出“点对点”指导。采用微信、电话等方式,耐心解答精品创建县区具体工作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时直接点问具体人员的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了解编纂进度,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手把手地传授解决方案和实操方法,提高单兵作战能力。三是突出“题对题”指导。对篇目设计和内容编纂的反馈意见,和创建团队逐题逐句研究分析,对创建过程中出现影响创建的重大难题,采取多种措施、争取最大支持、想尽一切办法稳妥解决,进而确保创建试点工作高效能推进。

鲁中晨报记者:宣教工作是党史史志部门的重要职责,请问市委党史研究院今年以来围绕这项主责主业开展了哪些工作?

发布人:张文

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职能作用,围绕弘扬渤海老区革命传统和传播滨州优秀历史文化,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大力开展党史史志宣传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历史文脉、擦亮城市底色,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一、突出政治属性,着力增强宣传教育感召力。坚持把党史史志宣传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版发行《滨州脱贫攻坚口述实录》,加快编纂《中共滨州年鉴(2022)》《滨州年鉴(2023)》《新时代滨州答卷》等党史史志成果,陆续开展滨州党史三卷编写和第三轮修志涉及重点研究课题,跟踪记录全市开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历史进程,详实记录全市党员群众在推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中创造的“滨州经验”,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历程和光辉成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实际行动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二、打造特色品牌,着力提升宣传教育吸引力。坚持把弘扬渤海老区革命传统、传承滨州优秀文化作为宣传教育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渤海史敢当”志愿服务队作用,深入开展“四史”宣传和党史“六进”宣教活动,先后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鲁北监狱、市西街道、市图书馆等单位开展宣讲活动,赠送书籍近千册,讲好党的故事、红色故事、滨州故事。谋划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宣讲课比赛,讲述滨州历史上涌现出的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优秀代表和感人事迹;推出8期打卡红色地标专稿,在大众日报客户端讲述渤海老区党史故事,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拓宽路径渠道,着力扩大宣传教育影响力。积极参与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工作,出台《滨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首批评选出21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滨城区党史馆被命名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进一步弘扬渤海老区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方式方法,用好方志馆、门户网站等宣传平台,提升滨州方志馆管理服务水平,上半年先后接待团体、个人参观1000余人次,新入库书籍452册;创新用好网络媒体,在“渤海春秋”门户网站新开设“党史史志数据库”,先期公开史志成果22部,“滨州历史上的今天”版块恢复更新,将党史史志资源搬上网络,推进党史史志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多层次、多方位宣教格局,努力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齐鲁晚报记者:市委党史研究院一直秉承“研究立院”宗旨,请问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在党史史志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发布人:毛英全

一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院始终将党史史志研究当成立足当下、把握未来的重要基础和最大底气,强化资料征编夯实研究基础,围绕中心钻研资政成果,薪火相传培养研究力量,努力践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职责使命。

一、用文字守护“滨州记忆”。跟进记录滨州发展历程,年内先后启动《中共滨州年鉴(2023)》《滨州年鉴(2023)》《新时代滨州答卷》等编纂,出版《滨州脱贫攻坚口述实录》,继续开展强省实录第五卷滨州部分资料搜集工作,原汁原味保存了滨州人奋斗奉献、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资料。深化党史征编研究,以《中国共产党滨州历史(第三卷)》编撰为抓手,征集资料编纂《中共滨州市委(地委)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2)》,编写开展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等研究专题,努力推出高质量党史正本。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继续做好全市第三轮修志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全市方志业务骨干培训班,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征文活动,进一步夯实理论、实践、人才等保障。

二、用智慧服务“滨州发展”。充分发挥党史史志部门资政育人职能,立足丰厚红色资源和厚重历史文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彰显特殊作用。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业务资源优势,强化全市21处党史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编纂《滨州清廉史话》形成40余篇廉洁故事,推动滨州方志馆规范化提升和《滨党史》杂志时代化变革,为诠释“红黄蓝绿古”五色滨州提供党史史志服务和支撑。谋划推动全市党史史志工作长远发展,推动《滨州党史史志工作规划(2021-2025)》落实,启动党史史志专家库建设,发挥党史史志学会作用,指导部门编纂专业志书,支持县区申报名镇名村志,加强基层调查研究和县区业务指导,密切与相关单位、专家、人士的交流合作,形成共同做好党史史志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用锤炼塑造“史志人才”。将党史史志人才当成推动党史史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千方百计“聚才、育才、用才”,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实过程党建,以“渤海史敢当”党建品牌为载体,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购置理论学习书籍100多册,开展机关讲堂、院青年研习社活动各8场次,做实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提升理论素养、业务能力,严格要求与提供平台相结合,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 ,坚持以老带新、以干促学、以学促干,努力培养党史史志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学科领军人才。

主持人:蒲怡瑄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