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1月16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身边的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体育局专场获悉:市体育局在体育兴农、体育助农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村为阵地,加快农村体育设施补短板,丰富农趣农味赛事活动供给,让农民体育成为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展示农民精神风貌,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以体育设施建设助力乡村建设,让农村更繁荣。近年来,市体育局在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场地建设与提档升级上,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紧密对接,与省“千村扶贫健身工程”、省“第一书记”帮包村、市“第一书记”帮包村、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2021年完成全市5000余个行政村健身设施的第一轮提升。自2022年持续推动轮次提升,按照每五年一个周期,每年实施1000个行政村的健身设施提升。截至目前,第二轮提升工作已累计完成了2300个村的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
以体育健身普及促进农民健康,让农民更幸福。市体育局坚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乡村、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和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持续推动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村村有”,帮助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内容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赋能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两大职责:一是负责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二是负责健身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健身场地不被占用、健身器材正常使用。今年以来,已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多名。目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超过1.8万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基本实现全覆盖。
以体育精神内涵丰富乡村文化,让乡风更文明。近年来,以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引领,广泛开展农民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基层赛事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等举办农民喜闻乐见群众性比赛,每年组织群众性赛事活动超3000余项次,引导农民通过积极投入健身活动,陶冶情操、提高身体素质,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社会风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