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提升平安品质专场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8日 17:00     阅读量:

9月30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提升平安品质专场。介绍我市全面提升平安品质工作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 周卫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课”。近年来,滨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品质滨州建设大局,以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为详细展示平安品质滨州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滨州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庆勇;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成;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成松,共同向大家介绍我市全面提升平安品质工作进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发布人:张庆勇

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平安建设放在品质滨州建设大局中筹划,锚定“平安品质更稳”这个任务目标,持续推进系统化改革,推动从“平安”向“心安”迈进,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具体介绍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健全政法系统党建过程管控、思想方法训练、监督贯通协调、督考评用融合“四项机制”,体系化推进政法系统党的建设,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制定政法主要业务数据报送机制,严格执行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1-8月份,全市政法系统“第一议题”党纪学习21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7次,召开警示教育会75次,确保全体党员干警将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法学会政治建设,牢牢把握法学会工作政治属性,做好法学研究、法治服务、法治宣传、人才培养等工作。

二是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零容忍”严打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昆仑2024”、“清源断流”等系列专项行动,破获刑事案件4493起,现发命案、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保持全破。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坚持“打早打小”,1-8月份,起诉涉恶“十类案件”犯罪嫌疑人141人。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套路贷等新型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电诈发案数、造成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43.21%、24.74%,“两卡”线索同比下降41.58%,资金预警预后“零转账”。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扎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1-8月份共化解风险隐患7900余项,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4.6%、28.4%;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开展“稳评”280项,筑牢了预防矛盾发生的“防火墙”。

三是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力推进“一站式”矛调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实效化运行,各级矛调中心共进驻调解组织160个、品牌调解室74个,249名专职人民调解员、710名部门调解员纳入调解力量专家库,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吸附能力。1-8月份,全市各级矛调中心共受理调处婚恋家庭、邻里、劳资债务等纠纷3.4万件,按时办结率99.66%。聚焦8类重点矛盾纠纷,研究制定类案调解工作指南;聚焦16类重点行业领域,分类建立解纷机制,推动纠纷类型化、集约化解决。1-8月份,全市诉前调解案件1.8万件,诉前调解成功率63.4%,全市法院一审民事收案增幅之少列全省第三位。加快推进“多网融合”工程,推动“全科大网格”“110”与“12345”等平台高效对接、互联互通、协同服务,1-8月份,办理各类网格事项106.2万件。

四是着力优化法治服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聚力护航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依法能动履职。组织开展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年提升行动,深化“千警联千企 上门送服务”、“项目警长”联系服务省重大项目等工作措施,建立“项目(企业)+检察长”机制,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刑事、行政、民事“三合一”集中审理,打造“河海间”环资审判品牌,创新探索异地修复、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补种树木2000余株,增殖放流鱼苗50余万尾。持续推动法智护航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运行,接待服务企业家及群众1.5万余人次,开展为企服务活动573场次,调解涉企纠纷2113件。深化“凤栖梧”破产审判品牌建设,跟踪回访破产重整、和解企业121家,探索公益强制清算立案73件。推出“滨法治源”执法监督品牌,建立党委政法委执法司法监督建议书、督查督办单,法学会法学研究建议书“两书一单”机制,提升执法监督质效。深化“滨州论建”释法解案法学研究品牌,举办案件分析研讨会,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五是稳步推进“心安城市”建设。立足“平安是基、心安是魂”“心安是更高层次的平安”等理念,聚焦社会焦虑心态加剧的现实风险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破解“心源性”矛盾纠纷,在全国率先启动“心安城市”建设。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出台全国首部社会心理服务地方性法规——《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条例》,在全国率先发布“心安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在安全稳定、就业保障、生活环境、健康医疗、社会心理服务等5个方面,制定136项具体措施,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心安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心安城市”建设的实施细则》,规范20条路径53项具体推进措施,明确了43个牵头部门单位,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建立组织领导、过程管控、调度指导、宣传推广“四项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重要节点、关键要素的全过程管控。坚持抓点带面,分批开展各行业各领域“心安细胞”建设工作,首批制定13个重点领域“心安细胞”试点建设标准,培育“心安细胞”100余个,推出了一批“心安学校”“心安社区”“心安物业”“心安民营”等行业特色品牌,“心安城市”建设纲举目张、成势见效,积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和治理有序、和谐稳定、平安顺遂的社会环境。

六是持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健全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会商机制,相互通报违反“三个规定”的案件查处、督察巡查情况和相关问题线索,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育警、强警、用警、管警、爱警一体化“育才工程”,创新推出“法正清”“检润青禾”等10余个政法品牌,组织开展“长安滨州大讲堂”“业务讲堂”“天平课堂”等系列活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政法单位“联堂培训”,打造全市政法干警培训体系,进一步锻造过硬政法队伍。

下一步,滨州市政法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工作主线,聚力护航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工作,答好开创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局面的滨州答卷。一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处并举”,深入推进影响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有效防范重大风险。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摧毁黑恶势力和暴力犯罪的生存空间,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二是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法工作,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完善“滨法治源”执法监督、“滨州论建”法学研究等工作品牌,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深入实施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年提升行动,深化联系服务重大项目等工作措施,完善企业预防性合规体系,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全力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招牌。三是以高质量改革赋能高品质平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改革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政法工作运行、政法领域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数字法治等方面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政法工作新动能。四是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水平民生,深化“一站式”矛调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功能集成、机制完善、队伍建设上再发力,持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加快推进“心安城市”建设,广泛培育各领域“心安细胞”,突出法治保障、注重理论研究、强化标准支撑,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向好的就业环境、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优质高效的健康环境,改善社会焦虑心态,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五是以高素质队伍保障高标准落实,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扛牢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打好铁腕治警、正风肃纪攻坚战持久战,深化政法队伍“育才”工程,加强政治轮训,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滨州日报记者:“心安是更高水平的平安”,今年,市委提出要建设全国首个“心安城市”,请问取得了哪些成效?

发布人:王成

市委政法委按照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全力建设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出台全国首部社会心理服务地方性法规——《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条例》;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授予滨州市“中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实践基地”称号;在全国率先发布“心安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心安城市”建设有关经验先后荣获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调研滨州”应用类专项课题优秀奖。

一是社会治安更稳定。今年1-8月份,全市扎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化解风险隐患7900余项;各级矛调中心受理矛盾纠纷3.4万件,按时办结率达99.66%,平安建设考评连续5年山东省第1档。

二是营商环境更活跃。今年,新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99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1家;坚持全面深化“双型”城市建设,1000多家企业与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法智护航中心接待服务企业家及群众1.5万余人次,开展为企服务活动573场次。

三是居住环境更舒适。累计建设各类城市公园316处、城市绿道725.8公里;探索实行“阳光透明酬金制”,妥善化解房产物业领域矛盾纠纷1400多起;在全省率先建立滨州开放大学、滨州老年开放大学、滨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四是健康保障更完善。市内10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已实现“床旁入院+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一站式服务”,104家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住院免押金”;建设口袋体育公园40处,优化提升“10分钟健身圈”101处,全市累计开展市县乡村健身活动8000多项次,带动参与群众超100万人。

五是心理服务更全面。实现部门单位心理健康服务科,县(市区)心理服务中心,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卫生院心理咨询室“四个全覆盖”;连续2年对全市40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和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学生人数大幅下降。

目前我们围绕13个行业领域开展了“心安细胞”建设工作,制定了“心安家庭”“心安学校”“心安物业”“心安医院”等建设标准,打造一批兼具“心安”要素和地方特色的亮点品牌,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示范带动。同时,正组织开展“心安城市·小灵暖”案例评选活动,全面总结“心安城市”建设优秀成果。

下一步,滨州市委政法委将秉持初心、不辱使命,蹄疾步稳推动“心安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优先享受到“心安城市”建设带来的优异成果。

鲁中晨报记者:平安与法治是一体两面,司法行政系统做为法治建设的排头兵,同时也承担着平安建设的重要任务。请介绍一下,近两年来,市司法局如何以法治促平安,助力“心安城市”建设的?

发布人:王东

司法行政系统是法治建设的主责机关、重要部门和关键力量。近年来,我们树牢“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和“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践行法治为民”工作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协同发力,逐步构建起“大普法、大治理、大调处、大复议、大监督、大化解”六大体系,为平安滨州增添法治“底色”。

一是构建“大普法”体系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做好日常普法与非遗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的结合,定期组织全市公职人员进行学法考试。开展“服务制造强市·成就企业家梦想”企业三年普法行动,发起成立全省首家企业合规协会,组建“5+1产业集群法治服务团”,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法治宣讲等系列活动。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是构建“大治理”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建成集成式的滨州市法治为民服务中心,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治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法治服务产品。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3年行动,聚力打造一批“枫桥式”司法所,打通法治为民“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全力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三是构建“大调处”体系化解矛盾促和谐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非诉讼纠纷化解“1+155”大和解机制。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年行动,成立全省首个综合性大调解协会,建立3426个调解组织,诉前调解成功率达40.7%。立足我市是民营经济大市这一实际,因地制宜做强做优做大商事调解。截至目前,已调解案件3253件,标的额5.5亿元。

四是构建“大复议”体系主渠道作用更加畅通

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举办行政复议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扎实推进行政复议“入园区、进企业”,在全市设立467个惠企便民复议服务点。今年以来,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2244件,共受理1211件,案前化解1033件。市本级案前化解565件,案前纠纷实质化解率64.79%,“大复议、小诉讼”工作格局不断巩固。

五是构建“大监督”体系全力维护公平正义

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建设专项巡察,做好与行政执法监督、法治督察的有效结合,变“事后监督”为“源头监督”“过程监督”。自2023年以来,共对19个市直部门、14个镇街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专项检查,共查找法治建设领域问题368个。今年9月份,对7个县(市、区)开展了法治建设督察,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六是构建“大化解”体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以“复议诉讼+信访”“人民调解+信访”“法律援助+信访”为切入点,分类甄别,强化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有效疏导矛盾,预防纠纷升级,就地化解信访隐患。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完善“六大体系”,以法治促平安,为“平安品质更稳”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黄河记者: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已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请问,我市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此类犯罪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成效如何?

发布人:傅成松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然高发多发,这是事关人民群众钱袋子的问题,关注度高。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与社会各界协同推进“打防管控宣”,全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深化宣防教育,全力压减发案方面效果显著。坚持“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线上”新媒体与“线下”“六进”活动相联动,持续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公安机关组织全警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和“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其中万达广场的反诈互动式答题、邹平夏夜反诈主题宣防等活动群众反响热烈。公安机关与党政部门、社会组织共同推进反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络”,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讲座3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我们的主流媒体、网络平台、新媒体等传播矩阵,也开展常态化宣传,助力全面反诈;针对高危人群,公安机关坚持以案说法,重点劝阻,防诈、反诈的“连心桥”已初步建立,群众的识骗拒骗能力得到了加强。1-9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3.21%、损失金额同比下降24.74%,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精准预警劝阻,全力压降损失方面效果显著。精准预警、见面劝阻是当前防发案、降损失最有效的手段,从去年开展精准预警工作以来,公安机关制定精准劝阻机制,制发预警劝阻工作十个要点,编制预后被骗典型警示案例,基层派出所组建专业劝阻队伍,各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也全力配合,对预警对象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实现“精准预警、见面劝阻、资金管控”三箭齐发,劝阻工作机制高效运转,这也是案件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7月18日,某企业被诈骗196万元,接报警情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紧急止付机制,成功冻结被骗资金,为企业挽回全部损失。今年以来,公安机关累计拨打劝阻电话10万余次,见面劝阻被骗群众6万余人(次),紧急止付涉案资金1.31亿元,全市预警量同比下降96.14%,资金预警劝阻保持零转账,劝阻成效全省第一,这是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有力措施。

三是强化破案打击,全力追赃挽损方面效果显著。全市深入开展“云剑”“断卡”等专项行动,做强侦查研判、形成专业支撑,聚焦打击涉诈黑灰产,开展涉案“银行卡”“手机卡”治理,严格高危人员管控,坚持“专案经营、专业研判、专班打击、专项攻坚”策略,深挖案件线索、精准研判信息,侦查打击的专业性、时效性更强,今年的集群打击、大案攻坚成效创新高,9月初公安部批准实施集中抓捕的 “2024.3.18”电诈黑灰产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追回非法所得20余万元,扣押手机、电脑50余部。今年以来,全市已经查处涉诈嫌疑人2450余人,返还涉案资金1300余万元。

最后,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职业化、境外化特点突出,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兼职刷单做任务诈骗、虚假平台投资理财诈骗等仍然高发多发,大家要切实提高警惕,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轻信“动动手指就可轻松赚钱”,要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必核实”,远离上当受骗。当反诈热线96110或者0543-96110给您打电话,一定要及时接听并认真听取民警劝说。遇有电信网络诈骗,不要惊慌,请及时拨打110或者到附近的公安机关(派出所)报警求助。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出售、出借银行卡、手机卡,参与或充当网络电信诈骗黑灰产的帮手,远离涉诈违法犯罪。公安机关会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最强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决铲除犯罪土壤,守护群众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