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介绍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滨州样板等方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解晓龙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邹继刚先生;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玉林先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相雷先生;市铁路机场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来华先生,围绕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滨州样板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邹继刚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抢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强基建、惠民生、促治理,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1.57亿元,累计争取中央车购税及省补资金14.91亿元,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铁路事业蹄疾步稳。津潍高铁、济滨高铁建设进度持续保持全线领先。滨州站、无棣站开工建设,惠民站成为全线第一座主体结构封顶的站房。《滨州市疏港铁路方案研究》编制完成。公路建设提速发力。高商高速滨州段建成通车,庆章高速、G228丹东线、G220东深线滨州段加快建设。滨州黄河大桥南延工程顺利贯通。乐安黄河大桥开工建设。“四好农村路”争取省级奖补资金2.15亿元,全省占比9.25%。港航发展成效显著。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滨州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成立全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获批全省唯一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
(二)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优质高效。一是客货邮实现深度融合。成立基层邮政快递业发展中心,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13条,运行车辆180辆,服务覆盖全市2923个行政村,实现村级全覆盖。全年收发农村快件3800万件,同比增长190%。二是定制公交创新发展。在全省率先推出宝宝巴士、动态巴士出行服务,通过信息支撑、预约出行、一站直达和安全防护,为学生和市民提供个性化定制出行服务。截至年底完成订单26.18万单,运送乘客38.3万人。三是深入实施交通惠民工程。持续实施免通行费、降公交费、特殊群体和部分区域免乘车费等多项交通惠民工程,累计筹集资金2.3亿元,年惠及乘客1600万人次。
(三)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系统规范。一是运输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全市完成绿色低碳货运量8446万吨,同比增长21.8%。泊港铁路货运量突破100万吨,实现了从1到100的跃升。滨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翻番。在全省率先启动新能源卡车绿色运输试点项目。二是行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持续推进“鲁运通行码”、电子运单应用,全市驾驶员注册率和电子运单企业、车辆覆盖率均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实行危货运输电子押运试点,我市与周边地市实现区域试点互认。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运输企业审批服务流程,办事环节由“1+N”缩减至“1”。举办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整组点验及授旗仪式、国防交通战备干部培训,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是综合执法效能持续改善。创新实施跨省治超执法区域联动,滨州市列为全省治超区域联动试点。在全省率先设立交通巡回审判点,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品质滨州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以“1+235”为基本框架的工作体系,即: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品质滨州建设和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滨州样板”为奋斗目标,统筹健全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深化物流降本增效、推动交通运输低碳高效融合发展,全力抓好项目支撑、服务保障、行业治理、转型发展、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立体多元、高效快捷、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奋力当好品质滨州建设的开路先锋。
我们将坚持担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高质量完成16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工作任务和8项民生实事;续建交通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13个,完成投资145亿元;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
一是攻坚铁路发展。津潍高铁完成桩基、承台、墩身施工,济滨高铁完成桥面系施工,开展全面铺轨,滨州站、无棣站完成主体工程,惠民站完成站房建设。滨州港疏港铁路年内完成预可研编制。
二是攻坚公路发展。庆章高速路基工程完成70%,年内开工建设长深高速大高至彭家段改扩建工程。G228丹东线滨州段、G220东深线等一批区域重点国省道项目建成通车。乐安黄河大桥完成桩基工程。
三是攻坚港航发展。加快推进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及防波挡砂堤工程。开工建设滨州港海港港区9#泊位改造工程。完成《滨州港套尔河港区总体规划》修订,推动港区提质扩容。年内完成滨州民用运输机场预可研审批,开工建设A类低空飞行服务站。
四是攻坚低碳运输。推动运输结构向“绿”,全市低碳运输量力争突破亿吨大关,其中铁路货运量2200万吨、港口吞吐量5500万吨、新能源道路货运量2300万吨。
五是攻坚民生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持续实施好免通行费、降公交费、特殊群体免乘车费等交通惠民工程。
六是攻坚综合治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守牢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行业稳定、廉政建设等一排底线,建设“平安交通”“心安交通”。
铁肩担使命,热血铸通途。新的一年,我们将凝心聚力、笃行实干,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品质滨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滨州日报记者:自去年年底滨州黄河大桥南延工程贯通后,群众一直关心何时能连通高速,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发布人:王玉林
滨州黄河大桥南延工程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2024年12月29日,南延工程已全线贯通。上次新闻发布会,我已经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
黄河大桥南延项目接入既有高速公路路网工作,是在滨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田办事处境内,设置G25长深高速公路青田收费站一处。今年以来,我们会同山东高速滨州发展有限公司,在山东高速集团大力支持下,安排工作人员盯靠施工现场,完善收费站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近400车次现场测试,完成收费系统调试运行。目前,青田收费站与全国收费系统实现并网联通。青田收费站已于2025年3月13日0时开通运营。
青田收费站开通运营后,为我市主城区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增加了一条新的便捷通道,市民出行基本实现“15分钟高速出行圈”。此外,经测算,每年可为市民节省跨黄河及高速公路通行费用1500余万元。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G25长深高速公路青田收费站是客车专用收费站,货车请通行G25长深高速公路高青北收费站或博兴收费站。请大家知悉周知。
新黄河记者:今年2月份,我市召开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滨州样板推进会议,请问我市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的工作思路是怎样的?
发布人:相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2022年5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为滨州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部署,同年12月建立由宋永祥书记、李春田市长任组长的滨州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机制,高位推动、顶格落实、强力攻坚。近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任务落实。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机制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滨州市行动方案(2022-2025年)》,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大力实施“1463”行动,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610亿元,交通运输领域真抓实干投资成效明显督查激励连续2年获省级奖励,争取省级资金2000万元。我市申报的3项全省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进展顺利,普通国省道套尔河特大桥高质量发展试点已建成并获2024年第十三届“龙图杯”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一等奖。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入选交通强国“标志工程”。
二、聚力强基固本,完善体系建设。锚定“品质滨州、交通先行”,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市建成铁路19条,通车里程426.7公里,津潍高铁、济滨高铁建设进度持续保持全线领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828.6公里,建成高速公路9条、501公里。G228丹东线滨州段、G220东深线等重点国省道项目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相关工作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生产性泊位52个,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小清河实现载货通航,全面开启河海联运新模式。成立全省首个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获批全省唯一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
三、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滨州样板。当前,政策、资金等利好叠加,交通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力军,发展前景广阔、动能澎湃。我们将抢抓机遇、用好政策,谋划实施好综合立体交通网2025年、“十五五”和到2035年中长期“三张图”,推动“四个一批”项目储量充足,高位运转。2025年作战图共有重点项目50个,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45亿元。“十五五”规划图谋划重点项目35个,计划完成投资650亿元。2035年中长期展望图谋划项目30个,预计完成投资625亿元。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将聚焦“海港、河港、陆港、空港”四港联动,统筹推进高铁、高速、普通国省道和港口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两横两纵”高铁网、“两横三纵N连”普铁网、“六横三纵两环”高速公路网、“两港四河七港区”水运网、“客货并举”航空枢纽,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齐鲁晚报记者:高铁建设是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热点工程,请问我市两条高铁的建设进展如何,今年的建设计划是怎样的?
发布人:王来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轨道上的滨州”。在各级高铁建设指挥部的统筹协调和强力推动下,各有关部门、县区和参建单位通力协作、迎难而上、披坚执锐,津潍高铁、济滨高铁的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其中,济滨高铁滨州段2024年年内完成投资20.06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1.22亿元。桩基、承台、墩身、箱梁预制和架设已全部完工;惠民站站房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成为济滨高铁全线封顶的首座站房。津潍高铁滨州段2024年年内完成投资30.15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5.28亿元。桩基完成99.3%,承台完成83.8%,墩身完成76.3%,架梁完成13.7%,其中跨S315连续梁成为全线首条顺利合拢的连续梁。“三电”及管线迁改已基本完成,其中滨州境内5条超高压电力线路迁改全部完成,有力地保障了主线工程施工。
2025年,我市也将锚定高铁发展这一历史使命,继续积极推动津潍、济滨高铁滨州段建设进度:
济滨高铁计划2025年年内完成投资8亿元,一季度全面开展接触网钢柱施工;二季度完成桥面系施工;三季度完成铺轨基地建设,开始铺轨;四季度完成惠民站房建工程。
津潍高铁计划2025年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上半年完成桥梁桩基施工,全面展开架梁施工;下半年完成承台、墩身施工,完成滨州站高架站房、无棣站高铁站房主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