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3月20日,记者在“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应急局专场上获悉,2024年11月,全市18个乡镇(街道)按照“市级指导、县区统筹、乡镇落实”的模式,扎实推进实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试点工作,打造基层应急管理“一张网”,形成群策群防群治工作格局,筑牢基层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于景润回答了记者提问
聚焦组织建设,在责任压实上实现新突破。健全组织体系,完善乡镇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乡镇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将基层应急管理有效融入“党建引领、网格聚力”工作机制,合理划分网格,做到定格、定人、定责,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的指挥力、动员力和抓落实能力。
聚焦机制建设,在制度完善上实现新突破。紧贴乡镇、村(社区)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应急值守、信息报送、隐患排查、预案演练、物资管理、应急保障、教育培训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做到制度上不缺项,抓工作有依据。
聚焦能力建设,在风险防范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基层安全生产风险防范能力和基层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创新公益宣传手段,普及安全知识,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危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应急模式,筑牢基层应急管理人民防线,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聚焦队伍建设,在强化力量上实现新突破。从强化应急联动入手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业企业多、经济体量大、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专业救援队伍。积极探索“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盲演拉动”的应急演练经验做法,采取应急演练和紧急拉练相结合的形式,紧急拉动基层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参加演练,熟悉救援流程,着力提升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尽最大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辖区之内、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聚焦基础建设,在支撑保障上实现新突破。在人才支持、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科技赋能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强化基层应急管理支撑保障能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真正形成上下合力,建立起常态长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