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滨州市“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专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5:55     阅读量:

3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专场。介绍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方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副科长 蒲怡瑄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专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普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刘秀村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苗福亭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会斌先生,围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王普

2024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和“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工作主线,坚持党建统领,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12161”民生实事6项、市委改革事项5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任务7项,持续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

一、手续办理更加高效,项目审批速度快

一是租赁土地办手续改革做法在全国首推并产生广泛影响。出台《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租赁土地办理工程手续的实施办法》,有效解决了“谁的地办给谁”的问题,不断健全完善配套措施,拟定土地租赁规范性合同,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该做法被写入全省“十大创新”提升行动文件,入选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二是全国首创工程建设项目“十证联发”。为进一步压减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审批时间,我们印发了《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十证联发”实施办法》,实现了项目开工4大要素保障和26个事项集成联办。办法实施以来,全市共接到60个项目申请,为每个项目节省了100余天的手续办理时间,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3亿元,解决就业4300余人,为全国解决类似难题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经验。

三是全省首推一般工业项目“联合评审”。印发了省内首个《关于加快推进一般工业项目联合评审的指导意见》,明确阳信、沾化、博兴为3个试点县区,将一般工业项目涉及的环评、能评、水土保持、取水许可等评估评审类事项,实行“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等多种形式的联合评审,实现“一次申报、一次踏勘、一次评审、一次办结”。去年完成联合评审项目29个,为企业节省审批时间500余天。

二、政务服务更加便利,群众办事体验好

一是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成立了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推进落实专项工作组,建立起“1+3+N”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一件事”落地实施。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推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远程勘验“一件事”等特色服务场景。截至2024年底,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全部出台工作方案,并制定办事指南,依托线上线下渠道为群众提供服务。

二是打造1+5+8“心安大厅”服务体系。聚焦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建设,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全力打造“心安大厅”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温馨大厅、高效大厅、数字大厅、文明大厅、阳光大厅、和谐大厅、法治大厅、清廉大厅”八个大厅,挖掘政务服务“心安细胞”,助力“心安城市”建设。

三是倾力打造“1530”政务服务圈,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为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我们构建了“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的政务服务圈,建成了1610家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同时与银行、医院、园区等合作建成146家示范网点,为群众提供企业个体注册登记、人社医保、公共卫生许可等服务。此外,我们在全市91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中介超市”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实现“中介超市”直达镇街,去年共完成镇街中介项目选取1329件。

四是实行“一门、一网、一窗”改革。编制进驻事项清单和未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开展“晾晒工程”,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公布公示,巩固提升“7+1”类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2024年,市、县两级梳理“7+1”类事项14700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14658项,占比99.71%,实体进驻人员2347人。

三、数智赋能更加快捷,精准服务效率高

一是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网上办事区”全覆盖。为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网厅融合”,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建设“网上办事区”,配备帮办代办员,提供全流程业务咨询和现场辅导,提高网上申办率。2024年,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建设“网上办事区”59个,配备帮办代办员175名。

二是完成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无证明大厅”建设。印发了《滨州市“无证明大厅”建设运行实施方案》,梳理出商事登记、公积金、不动产、人社医保等领域500余项高频事项,同时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系统,完成与电子证照库接口的对接及调用测试,让企业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可通过“扫码亮证”等方式,实现电子证照等证明材料“免提交”。

三是创新实施“远程勘验+电子签章”模式。我们突破了企业电子印章跨域应用技术瓶颈,实现了企业、个人、政府电子印章“三章融合”,同时打造“电子印章+远程勘验”的服务模式,推动远程勘验系统与电子融合签章系统深度集成。实施以来,为企业节约勘验里程14.3万公里,压缩审批用时约3000小时。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目标、真抓实干,为提高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质效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加快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我们将不断健全完善党建过程管控机制,抓牢抓实“一月一评、一事一评、一日一访”过程党建。创新“党建+”模式,深入推进“1+3”党建联盟,持续优化民生诉求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满意度回访、“企业会客厅”恳谈会、“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以党建统领带动政务服务提升。

二是坚持改革攻坚,持续推进项目服务效率提升。加强推广租赁土地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十证联发”等改革举措,创新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改革,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探索实施“多证联发”“集团化审批”模式,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打造“政企圆梦大课堂”,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能手为企业讲政策、讲手续办理,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便民服务体验升级。扎实推进2025年国家第一批12个“一件事”落地实施,推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持续加强与银行、医院、商场等合作,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1530”政务服务圈。优化“中介超市”平台管理运行,打造农产品“中介超市”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心安政务大厅”建设,在全市打造500个“心安窗口”,让群众办事安心、放心、舒心。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深入推进云上服务智慧高效。全面推行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打造“电子执照+特色服务”的滨州模式。搭建“五位一体”线上帮办平台,制作不少于100个“线上帮办”指导视频,让政务服务秒懂好办。进一步优化升级“跨域办”,通过远程“虚拟窗口”,提供异地远程指导、远程帮办、远程勘验等服务。探索实施智能化审批,完善工程审批管理系统功能,让企业申报更加方便。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以党建为统领,全力服务“三大战役”,坚持实字为先、干字为要,持续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为加快推进品质滨州建设贡献审批力量。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滨州日报记者: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工作,请问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今年将采取哪些举措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发布人:刘秀村

去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会同市级各“一件事”牵头部门,线上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机构设立相应的“一件事”窗口,推动2024年度国家、省2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实施。2025年,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严格落实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依托前期建立的“1+3+N”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指导作用,制定“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实工作流程,明确牵头部门,倒排工期,强化调度,指导各“一件事”牵头部门出台工作方案、编制办事指南、畅通办理渠道,高质量推动2025年度第一批国家确定的12个、省级确定的2个“一件事”落地实施。

二是实行“揭榜挂帅”,创新服务场景。充分调动部门积极性,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提升首创能力,围绕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揭榜挂帅”,将需要到多层级、多部门办理的多个事项,通过流程再造,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再推出一批滨州特色的“一件事”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工作成效。根据各“一件事”工作进展,常态化组织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以企业、群众身份,深入服务窗口,登录办事系统,体验“一件事”改革成效,找准服务堵点难点,靶向整改提升,不断迭代升级服务方式,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为塑强“滨周到”品牌贡献审批力量。

新黄河记者:请问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便利企业开办、市场准入等方面推出了哪些举措?

发布人:苗福亭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持续推动企业开办、准入准营、变更注销等关键环节流程再造、服务升级,助力经营主体“生得快”“转得顺”“退得易”,全市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局在便利企业开办和市场准入等方面推出的举措。

一是在全市推行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实施经营主体“数字身份证”工程,建立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信任源点的数字化认证体系,将传统以纸质执照为核心的“主体资格”证明,改变为电子营业执照为主、纸质执照为辅的全新模式,原则上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打造“电子执照+特色服务”的滨州模式。

二是全面深化个转企“一件事”改革。实行“个转企”事项联办,实现了营业执照、社保、公积金、税务、银行、印章等6个涉企服务事项的并联办理。线下在市县两级11个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开通“个转企”绿色通道,设置个转企“一件事”专窗,配备专业人员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帮办代办等服务。

三是持续推进企业迁移登记、信息变更、注销登记“一件事”。2024已分别印发实施方案,编制服务指南,整合办事环节、精简办事材料、压减办事时限,实现企业跨登记机关辖区变更住所或主要经营场所时,只需向拟迁入地登记机关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完成住所迁移。对企业信息变更包含的7个事项进行集成化处理,办事时间由法定7个工作日压减到承诺1个工作日办结,办事环节由7个集成为1个,申请材料由17份减少为5份,压减幅度达70.59%。对企业注销登记包含的8个事项进行集成化处理,除涉海关事项外,办理时间由法定17个工作日压减到承诺1个工作日办结。2024年,全市办理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业务503笔、信息变更“一件事”业务33508笔、注销登记“一件事”业务17694笔。今年,我们将持续提升企业准入退出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成效,进一步优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

四是推进涉企证照“一照关联”“一码通行”。上线滨州市“企业码”与电子营业执照联展联用系统,关联电子证照191项,完成纸质营业执照与电子营业执照的“二码合一”,实现企业对“企业码”统一管理、统一展示和统一应用。去年全市新设立经营主体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98.25%、存量经营主体下载率84.97%,连续两年均位居全省首位。今年我们将拓展智慧应用场景,深化证照关联应用,打造“一照通办”全服务,构建“一码通行”新生态。

齐鲁晚报记者:请问,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今年将会有推出哪些政策措施?

发布人:苏会斌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压缩手续办理时限,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2025年我们将围绕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创新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审批改革。今年我们将加强市场调研,精准搜集市场主体诉求,创新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审批改革,将明确“桩基先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先行对桩基工程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可先进行桩基施工,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

二是深化租赁土地办理工程建设审批手续改革。完善租赁土地办理工程审批手续审批服务链条,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合同(范本)》,明确出租方和承租方双方责任、纠纷解决方式以及租赁期满地上建筑物的处置方式等,以降低企业履约风险,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落地。

三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十证联发”改革。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建立政策实施反馈机制,制定政策实施效果台账,不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同时,不断优化滨州市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功能,推行智能引导,根据企业需求系统会自动生成全流程服务清单、审批流程图,让企业报建更加方便快捷,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建设。

四是打造“政企圆梦大课堂”。采用线下集中、线上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围绕惠企政策推送解读、要素保障研讨、许可事项办理、审批流程优化等事宜开展“政企圆梦大课堂”活动,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能手讲政策、讲手续办理等,同时培养不低于100名精通政策的报建人员,让企业办理报建手续更加清晰顺畅,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

五是提供“线上帮办”视频指导服务。围绕项目立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施工许可等高频事项,以企业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方式,制作100个线上流程指导视频,方便企业参照视频办理审批事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