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2025年,市大数据局聚焦“三大战役”“三大行动”“八大品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19:31     阅读量: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3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大数据局、滨州数据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场,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市大数据局坚持实干当先、勇争一流,紧抓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国家数字经济监测分析重点联络点试填报市机遇,按照“11353”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2024年,市大数据局按照“1+3+N”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

数字强市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印发《2024数字强市十大行动》《滨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全省首家开展全市数字领域评估,统筹谋划和精心部署数字强市建设任务。组建数据发展协会、黄河三角洲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开展数字强市专题培训2次,形成全方位、多维度推动数字强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成势。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经济监测分析,建立数字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近40个,4个入选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专班直引落地项目15个,签约金额53.32亿元,较既定任务实现“双翻番”。3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完成首单数据资产入表融资,全市数据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数据赋能“十百千”系列活动,助推31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全覆盖,2个社区获评标杆社区,争取省级奖补资金533万元,加快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施政履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2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端办理,22个“一件事”申请实现数据共享。全省唯一在“鲁通码”和“电子签章”两个领域入选试点,数据领域4个省试点通过验收;实现110项高频电子证照证明应用,“鲁通码”在13个领域3899个场景全面应用,“无证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打造“城市大脑”智能中枢,构建19个领域1620项指标体系,覆盖领域和指标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搭建“三大战役”专题模块、经济调度“滨数智”系统,不断提升“七库”应用水平。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级。公共数据汇聚实现全覆盖,数据汇聚60亿条、开放19.6亿条,开放数林指数全国第九;完成数字加油站省级试点建设,监管平台“滨州版”全省复制应用;搭建政务云信创资源池,全省唯一政务领域IPv6全国试点通过验收。鲁北算力中心建设纳入全省大数据工作要点,魏桥国科智算中心二期建成投用,智能算力超2000P,规模全省第三。

2025年,市大数据局将紧紧围绕“113388”工作体系,以党建为统领,让数据赋能成为品质滨州建设新引擎。

聚焦“三大战役”,奋力改革攻坚。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监测和数据赋能“十百千”活动,建设升级数字经济园区和特色集聚区15个以上,推动30个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招商专班,编制图谱清单,确保完成既定招引任务。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度融入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搭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打造数据产品和应用场景50个以上。不断夯实数据基础设施,推进算力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综合算力规模突破5000P;建设综合性、行业性数据基础设施,打造5个可信数据空间。

聚焦“三大行动”,强化支撑保障。强化“无证明”服务效能,优化“爱山东”滨州分厅,接入事项达4000项;推动80类电子证照证明规范制发,在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等13个领域打造高质量“无证明”服务场景,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建设云网数一体化安全管理平台,构建管理、技术、运营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开展数字素养、思维和能力培训,全力打造“数绘品质滨州”党建品牌,不断擦亮“心安‘数’服”服务品牌,提升内生动力。

聚焦“八大品质”,全面创新突破。坚持规划引领,启动数字强市、数字经济规划编制,统筹谋划发展方向和路径。打造数字政府一体化综合改革滨州样板,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一体化政府运行新形态,打造一批智慧化应用场景;升级“城市大脑”,实现涵盖20个领域200项指标数据动态更新。强化数据支撑,实现数据汇聚新增10亿条,开放新增4亿条。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智慧社区覆盖率达90%,持续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